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1270宋末求生> 第八十八章 河畔镇的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河畔镇的发展(2 / 2)

1270宋末求生 我有懒猫 更新时间 2022-03-09

从前是因为大宋还能支撑,很多人不愿离开故土,可是当战败的消息传遍天下,全国人心惶惶,已经有不少人不再那么抵触。

之前拜托丁见山帮忙寻找工匠的事情也有了转机,前不久还从泉州接走了一些造船工匠。

说道泉州,不得不说到蒲家,蒲家现在对高山算得上是冷淡了,前次拒绝了高山的购船请求,而后还想将蒲东海召回家族,蒲东海也是铁了心的要跟在高山身后,再也没提过蒲家。

蒲家在泉州的势力庞大,大小船只有百余艘,其中大海船更是数不甚数,未来这些船高山一定要夺到手中,就算不能得到,也要将他们毁了,否则,当有一天蒙元知道了河畔镇的存在,一定会利用这些船来攻打的。

虽说后期传说蒙元有战船数千搜,但是多是那种只能在近海航行的船只,能跨过大洋远距离渡海的并不多,而且也不可能都派来攻打他,所以不能让蒲家的海船为蒙元所用。

蒲东海算是得到了高山的信任,只因在他和吴宗昌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入广州海商圈,又在占城和陈朝建立了商栈,虽然初创,却已经将几地连接在了一起。

未来还计划开辟前往前往东瀛的航线,那里有他需要的硫磺,他不知道的是流求也有。

同时他也一直通过各种方法寻找硝石,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所谓的智利硝石、印度硝石,想要得到硝石,只能用土法,可是那可怜的产量,不过聊胜于无,他下令建造那么多茅厕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卫生、积肥。

为了防备以后彻底的失去火药供应,王顺也在各地收购民间制烟花的火药,或是硝石。

再就是兵事科,掌管所有军务。

三屿国与摩逸国的战事以摩逸国的惨胜而结束。

当摩逸国的五千大军即将攻入三屿国王城的时候,从北方和西南方得到消息的援军赶到,想要里应外合消灭侵略者,可是兵力上处于劣势的三屿国夹击失败,只是给摩逸国造成了大量伤亡,无法支撑下去的摩逸国只能略微劫掠一番就退兵,损失了大量士兵的他们也不知道劫掠的这些财物能不能弥补他们的损失。

当然,高山是乐于见到两家两败俱伤的,若是他现在有一支大军,他一定南下,趁机背刺一波,趁火打劫。

现在他只有一百人的正规军,是从上次战斗中最是敢打敢杀的人中挑选的,外加三百五十人的昆仑奴仆从军。

虽然全民训练的惯例还在保持,但是毕竟没能脱产,相当于预备役民兵吧。

正规军是完全脱产的,完全由小镇财政供养,暂时沿用宋军的编制,做出些调整,设伍、队、营,他现在的人只有这么点人,后面的暂时也没敢多想,五人一伍,五伍为小队,两小队为中队,两中队为大队,正好一百人。

在许以未来能够成为自由民的承诺下,昆仑奴仆从军纷纷献上忠诚。

这样他就有了一个不满编的营,营满编五百人。

仆从军和正规军进行同样的训练唯一不同的就是军中搏杀技,正规军由贾似道的亲卫教导,张青云带着二十亲卫最后还是留在了贾似道的身边,只有当初被派去护卫贾蕙南下的十人来到了河畔镇,而后让他们兼任教头。

仆从军只接受队列训练,他们的武力其实并不弱,还接受了大食人的调教,一对一这些亲卫都不敢说轻松拿下。

这些人日日在河西操练,如今河西的林木已被砍到一大片,整出了大片空地,便成了军营的所在,未来这里还将建起一座堡坞,一旁还要修座军港。

还有就是他们的装备,正规军用上了铁皮盾,手中拿着锋利的钢刀,克敌弓已经试制出来,只是材料有限,最终也只凑出来五十副。

昆仑奴主要配备木盾短矛,辅以短刀,其中还有一个大队弓手。

东升号也被王顺开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高山都不会离开河畔镇。

牛二的掷弹队也被抽离出来,重组成一个小队,不作战时就充为他的亲卫。

阿冬等土人也想加入,被高山以暂时不需要为由拒绝了,他现在还需要这些人劳作,而且这些人的体格也不适合从军,达不到他心中的标准。

元宵过后,高山就要派出一个中队,向南方探查,即使现在人手紧张,也必须要去,随行的还有一些工匠,其中以懂得辨矿的铁匠为主,因为在南方,发现了疑似铁矿石的石块,那里可能有铁矿,为此,金矿的开采计划将由可能再次被大大延后。

不过那里靠近三屿国,趁着三屿国无暇他顾,特意去探查一番,未来说不得又要打上一场。

如今和大宋的贸易算是断了,对于金子的需求没有之前那么迫切,金子的主要出售地在泉州临安这些地方,再卖过去也不过是等着被蒙元人抢走,而且这些金矿他还想留到未来发行货币用。

他必须要有自己的铁矿,否则完全依赖占城那边和阿卜杜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来的铁锭,他的铁储备迟早要入不敷出。

占城范文同的铁矿主要是从陈朝弄来的,蒙元灭宋之后,不久就会再次攻打陈朝。

最后就是民事科,这个很简单,就是主理小镇大小事务管理,诸如户籍、教育等,还有就是财务暂时被并在这里,主要是能负责的人太少。

高山现在是分身乏术,担任镇长,兼管兵事科、民事科,不但要镇内处理大小事务,主抓军事训练,还要开展教育工作。

其一是非汉人的汉化工作,要学习汉话,学习汉文化。

其二是汉人的识字问题,这与他们未来的待遇挂钩,简单来说,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识字。

本来在所有人的认知中,能够读书就是高人一等的事情,如今还能免费学习,未来还要推行义务教育。

苏铭担任副镇长,兼管工、农。

海事这块暂时由王顺几人负责。

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巨大的海滨城市,连贯东西南北,将南洋与西方还有北方串联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海洋力量,将蒙元困与陆地之上。

在高山的眼中,城市的形状已然成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