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争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佛道之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佛道之势(2 / 2)

争隋 虎贲氏 更新时间 2019-09-11

“如今成都为天宝大将军,在昏君身边颇受重用,大哥不妨想法让成都得掌兵权。”宇文智及知道自己两兄弟因为过去的事情,在杨广心中不太受待见。因此却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宇文成都身上。

“算了,还是不要太过操之过急。如今昏君越喜怒无常,你我还是先观望一阵再说。”宇文化及看了宇文智及说道,他一直都想当个,能让儿子骄傲的父亲,对于父亲宇文述临终前把宇文家交给长子,宇文化及心里始终都是有些在意。

看到守文化及回绝自己的建议,宇文智及心里不由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大哥虽然在父亲过世后,变沉稳了不少,可就是还是太在意这事情。不过他却不好去劝,也只能保持沉默罢了。

前往江南的海面上,张仲坚看着前方一望无垠的大海,心中充满了豪强壮志,他终于可以离开形势混乱的中原,去江南成就自己的基业。

“大人,江南诸般势力都不足为惧,只是大人若想要成大事,那茅山宗却是不能不交好。”杜伏威在张仲坚身后,沉声说道。

江南虽然因为开皇初年,均田一事逼反了不少世家大族,最后给杨坚和杨广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了下来,但是江南自西晋衣冠南渡之后,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四朝,一直都是自诩汉人正统,而那茅山宗自创派以来,历代宗主都是官宦世家的子弟出身,尤其是上代宗主陶弘景更是号称山中宰相,可左右南朝政局,便是大隋一统天下后,杨坚,杨广为了安抚江南,同样对茅山宗礼遇有加。

杨广自为晋王时,在扬州便以弟子弃匕奉茅山宗这一代的宗主王远知为师,登基为帝以后,亦是一直对王远知和茅山宗极为优待,去年征辽时。杨广更是派人去江南去请了王远知到辽东,在涿郡建了道观,亲执弟子礼。

“茅山宗之名,我亦知道,只是没想到竟然这般势大。”从杜伏威口中知道茅山宗隐隐有能够左右江南不少世家的力量,张仲坚亦是不由有些势大,“难怪杨广要以那王远知为师。”

“大人,这天下佛道的势力可小瞧不得,当年周武帝灭佛。不知道得罪了天下多少僧众和信佛之人,杨坚篡周,未尝没有那些僧众在民间为其造势,杨坚登基以后,大力崇佛,导致天下佛寺兴盛,到了杨广手里,杨广看到那些佛寺的坏处,才抬高道门的地位,想以道制佛,去年征辽,杨广为征辽饷,可是强令拆毁佛寺,勒令青壮僧众还俗,所的钱财田地甚多。”杜伏威对佛教没有什么好感,只因自北朝崇佛以来。那些佛寺便是最大的地主,那些僧众仗势欺人,欺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干,杨广去年强令拆毁佛寺的起因,便是有僧人行淫祀,掳掠妇女,才给杨广名正言顺地行了一把“灭佛,之事。那天台宗的灌顶便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千里迢迢赶往辽东,想要在杨广面前挽回这件事情的影响。

“看起来那些寺院果然是富得流油。”张仲坚在东海干那无本的强盗买卖时,便曾听那些大隋的海商们说过中原的佛寺之兴,那些世家大族的土地甚至不如佛寺的多,那些善男信女的香油钱足以让佛寺打上纯金佛像,当时的张仲坚可是恨不得去抢光那些佛寺,如今听了杜伏威的话,心里这个想法也是越来越盛。

杜伏威不知道张仲坚心里也打起了如杨广一般的主意,想要从那些寺庙和和尚手里弄钱粮赋税,不过便是知道他也不会加以反对,毕竟去年杨广“灭佛,之事,让佛教大受打击,如今乱世将至,手上有兵。那些佛寺便是养得膘肥的待宰猪羊,任他们予夺。

就在张仲坚打定主意到江南之后便亲往茅山宗拜访王远知,以获的茅山宗的助弈时,王远知的大弟子潘师正却是带着几个随从正往涿郡而去。

道门自五斗米道衰落之后,北朝有寇谦之重整五斗米道,形成了北天师道和一统南方的上清派茅山宗并立的局面,不过茅山宗底蕴深厚,历代宗主都是官宦世族中的杰出人物,再加上南朝文风鼎盛,不是北朝可比,因此北天师道一直都走向茅山宗请教学习,不过自北周武帝宇文笆灭佛,道,删卜真周以后。大力扶持佛教“原本受到打击的道门便呢讹删行事。即使是杨广登基以后,抬高道门以制衡佛教,王远知也从未介入过太多世俗中事。

只是如今这天下行将大乱,北方北天师道衰微,而和关陇世族往来密切的楼观派抬头,王远知为了上清派的道统和汉人正统,却是看中了郭孝恪。

天下有能力得天下者,在王远知眼中除了郭孝恪之外,无不是关陇世族,或是北方汉化的胡种,而只有郭孝恪才两者兼得,唯一可惜的便是郭孝恪不是华族出身。

潘师正奉师命前往涿郡其实便是要亲自看看郭孝恪是否有得天下的真命天子格局,他们茅山宗是上清派正统,自开宗起便一直和南朝的政局息息相关,说句不客气的话,佛教看着势大,可是和道门比在上层的势力,根本没得比,要不是北朝的了天下,再加上杨坚崇佛,茅山宗也不止今日之势。

对于王远知,潘师正和上清派来说。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里,是一步也不能行差踏错,去年征辽时,王远知自从见过郭孝恪后,便留意上了郭孝恪,后来郭孝恪果然是一路连打胜仗。从一个小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为上柱国大将军,手握两府兵马,一下子成为一方之主,都是让王远知更加重视,这次杨玄感起兵反隋,在涿郡和郭孝恪对峙的消息传出后,王远知便派了自己最看重,日后继承自己道统的潘师正去涿郡,只要郭孝恪能打败杨玄感,手上的实力足以争天下,他就打算豪赌一把,把上清派的道统和汉人正统都压在郭孝恪身上。

潘师再带着几个随从到达涿郡的时候,正是裴世矩抵达涿郡,带来了杨广诛杀范阳卢氏三族的圣旨,潘师正正好亲眼看到了范阳卢氏数百口人在刑场被处斩的惨况。

范阳卢氏是汉末忠臣卢植之后,传家六百年,也是华族高门,汉人正统,虽然曾经出仕北朝,可在潘师正眼中,算得上是“自己人”如今看到范阳卢氏的下场,对杨广则是越地厌憎起来。

潘师正最后在城中住了下来,然后打听起范阳卢氏的事情来,范阳卢氏是山东高门,这次被诛三族。对其余的山东高门来说,难免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即便剩下的人不敢响应杨玄感,但是暗中提供粮草辐重是绝对免不了的。

郭孝恪军中,随着裴世矩的到来,郭孝恪也不再有太多的闲暇功夫陪李建成,而李建成也不以为意。这些天的功夫里,他实际上已经和郭孝恪达成了结盟之议,两家表面仍旧是为敌的样子,做给杨广看,但是私底下则是互为盟友。

太原缺好马,而李建成向来就不同意私底下和突厥人互市,毕竟比起郭孝恪,突厥人是更加直接的敌人。如今两家互相结盟,让李建成可以从郭孝恪这里买到战马。

对于战马,郭孝恪虽然知道这是战略物资,不过他立足的幽州,缺钱缺粮缺人,虽然说临朔宫内的府库够大,但是也禁不起十几万大军的消耗,更何况即使他不和李家做战弓生意,李渊还是会和突厥人互市,所以与其那些钱让突厥人赚去。还不如他来赚,只要控制数量就行了。

“将军,李家图谋不虽然战马可以卖给他们,但是关陇一带,却是需得尽快布下眼线才是。”郭孝恪的帅帐里,魏征皱着眉头道,郭孝恪和李家结盟,本就是他的主意,不过只是这战马买卖一事,实在是叫他也难以心里平静。

“探子一事,玄成不必担心郭孝恪见魏征担忧,却是笑了笑。这次他和李建成达成盟约,为表示诚意。他欣然同意李建成让李秀宁回太原一趟探亲的请求,同时还安排张出尘一起过去,张出尘过去在司空府为红拂侍姬之,不单单是她当刺客的本事是一等一,这刺探情报。练死士,张出尘都是极为出众,郭孝恪让她去太原,便是要张出坐在那段时间里,好在太原建立一张探子网,可以打听关陇世族的动静。

“将军既然已有主意,征便不再多言,只是那裴世矩,乃当世鬼狐。将军当千万小心。”对于裴世矩。魏征始终都戒备提防着,虽然他觉得以裴世矩之能,看出这天下行将大乱,却是打算重新选择明主的耳能性更高一点,但是他从来都是小心谨慎的人,因此方才出芊劝谏道。”玄成之言,我记卜。”郭孝恪点了点头,他和裴世矩虽然有些交情,但是他也不敢确定裴世矩是真心投靠他,而是防备些的好。

“将军,今日城中来了几个道士。听口音像是南边来的。”帐外,一个堤骑的军官在苏吉利的带领下。进帐禀道,自从杨玄感起兵,涿郡得到消息以后,这涿郡进出城门的检查便严了许多,四座城门口都有缓骑的人监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