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血色中华> 第十七章 民族之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民族之殇(2 / 2)

血色中华 寒光逸3 更新时间 2019-09-11

要瞒着法国人把军火弄到手,江河镇这样的小地方是想都不用想了,大家一合计,去河内吧!好歹是个有2o几万人口的古都,实在不行了就闯一趟都西贡。

越北大地上,一列蒸汽火车头顶喷着卷卷黑烟,如黑龙翻江,“轰轰隆隆”地向着河内奔去……

张绍华靠在窗前凝视着不断往后退的异国景色,思潮起伏。

来到这里几个月,他现自己对这片投注了大家无数心血的土地有了种说不出的情感。

啊!越南,这个又叫安南的国家,其北方的大片土地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他还记得,在秦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於象郡管理。

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越南北部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我国古代政权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和南汉)的直接管辖,是汉民族领土的一部分。

后来即使是独立了,越南也还是中华的附属国,他们世世代代沿用汉字,一直到18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在法国人的帮助下才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法文的变种——越南文。

根据后世所知,那就是无论法国还是美国,都不能真正征服越南。事实证明,用武力来征服一个地方或民族,都只能是短期的,决不是长久之计。

只有文化上、思想上的征服,才是永久的、彻底的、可怕的。

想到这里,张绍华不禁低头笑了笑,他坚持在中华村范围推广中文教育,甚至用适当提高工资来刺激非华裔的工人来学习中文,但这还不够,这次回去,要着手把小学中学也办起来……

想起办学,大学生邱健的身影在他脑海晃了晃,他嘴角的笑容逐渐隐退,眼底露出担忧之色。

他确实有点担心邱健,这个提起参加抗战就兴奋的热血青年,现在去到哪儿了?不知能不能胜任?

当初他力排众议,把邱健秘密派去和散落在山区里的抵抗殖民统治组织接触,以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充分利用法国人和越南人之间的矛盾来帮助当地人建立武装抵抗组织,用游击战术来打击法国人,消耗越南人,为将来建立华人政权做准备。

邱健一听这个计划就兴奋异常,他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位军人,现在有了机会去打游击,还不怕死人,再大的伤亡也没事,只要自己能保住生命就行,死的还都不是自己人,他兴高采烈地接下这个“无间”任务,带了2o名华越混合的护卫队队员就离开了中华村。

沉思里,河内市到了,张绍华站起来拉了拉有点起皱的衣服,提起行李箱就走下火车。

虽然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邱健,你小子可要给我争口气!

在一间华人开的旅店安顿好后,张绍华迎着黄昏的微微细雨徜徉在华灯初上的河内市中心。

这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原称大罗,在公元7世纪就开始修筑城池,曾为越南李、陈、后黎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

目前,这里并不是都,仅仅是“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的所在地,但也聚居了相当多的贵族商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法国统治,这里充满法国情调的建筑物林立,和以前各王朝留下来的中式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殖民地的痕迹处处可见……

谁能想到,这里在几十年后,会变成一个拥有4oo万人口的都市?张绍华感慨着,在街上慢慢踱着,偶尔飘进耳里的英文告诉他,这里也有不少来自英国美国甚至荷兰的人在此地淘金。

前面隐约传来一阵轻松的鼓乐声,张绍华抬眼一望,看到间看起来相当高档次的夜总会,大门上方用闪闪的霓虹灯绕出“1anuitaparis”几个大字,三三两两的白人在那里进进出出,大门内有穿着缀满珠片低胸短裙的酒女在娇笑着接待来客。

“巴黎之夜”?张绍华默读那夜总会的大招牌,忽然心血来潮,抬步就打算走进去见识见识。

“先生。”站在大门外左边的黑衣侍应伸出手拦住他,嘴里冷冰冰地说:“这里是高级场所,不招待越南人。”

张绍华扬起剑眉,用标准的法语说:“我想你误会了,先生,我不是越南人,我是中国人。”

没想到那高颧骨一脸黝黑的越南侍应露出鄙夷之色,看都不看张绍华,很牛地冷笑:“华人……我们更加不招待。”

这时,两个日本人喝得半醉,互相搭着肩膀,嘴里哼着小曲,摇摇晃晃地走近,对面的另一名侍应忙点头哈腰把他们迎到里面去。

霎那间,仿佛被人一刀刺进心脏,张绍华真切地感到自己的心脏痛得抖,在收缩,在撕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