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惠帝之子> 浅析古代帝后服饰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浅析古代帝后服饰发展(2 / 2)

惠帝之子 木皿言 更新时间 2019-09-12

冕服的真正恢复和正式使用,是东汉孝明帝永平二年的事。据蔡邕《独断》云:汉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诏有司采《尚书·皋陶谟》篇及《周官》、《礼记》定而制焉。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襄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於其端是为十二旒,组缨如其绶之色。三公及诸侯之祠者朱绿九旒,青五珠;卿、大夫七旒,黑五珠;皆有前无后;组缨各视其绶之色,旁垂黄纩当当耳。郊天地、祠宗庙、祀35明堂则冠之。

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冕板的规格较《周官》、《礼记》中所载的广八寸、长尺六寸小了一些。但有些文献也有不同记载,例如《汉礼器制度》和阮谌的《三礼图》便云:"皆做冕板广八寸,长尺六寸。"可见此与周制相符。但是,记叙的不同却是冕旒有前无后。而

《汉礼器制度》说:冕旒还是前后都有,此又与《独断》之说相悖。好在这个问题在山东出土的画像石中得到了解决,画像石中有二人戴冕旒者,其形制均作前后冕旒之状,这就证明《汉礼器制度》的记述,是正确可信的,并与实际情况相符。然而,汉代文献中记载的冕服与前代所述冕服的明显不同,在于冕旒前后的长短上。按周代之制,冕旒前后的长短一致,而汉制冕旒是前长而后短。究其原因,则与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文化和服饰文化心态有着密切的关联。秦汉时期,秦汉皇帝为表示受命于天,在建立新王朝后,便依据五德终始说改定正朔,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服色制度。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获水德,于是服色尚黑。西汉初年沿袭秦制,但服色却崇尚赤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o4年)时,曾采纳司马迁等人的建议,颁行"太初历",于是服色又尚黄。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式定为火德,服色则改为尚赤。如果按阴阳五行之说,南方主火,南为"朱雀",故尚赤;又,皇帝登极,天子皆面南而坐的原因,故冕旒前面甚长(朝南之向)而后短(北向)。这正与东汉统治者自以为获火德的心态相吻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冕服的样式、规制,大致沿袭汉代的制度,所不同的是:在冕服的章纹方面,按魏制,天子的衣裳章纹,皆用刺绣制作,群臣用织成的章纹图案。

到了晋代,冕服较汉魏小有改动,主36要是将冕綖加于通天冠上,上衣下裳的颜色则分别采用皂色和绛色。

又据《晋书》记载,"冕饰以翡翠珊瑚柔杂珠",而"冕旒用白玉珠"。这些记述表明,当时垂旒所用的珠饰甚杂。在冕旒的使用上,其具体规定为:王公八旒,卿七旒。而冕服的其它规制却与前代并无多大区别。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政权交相更迭,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融合的局面,南北对峙,国号朝立夕改。在这种政治局面甚为混乱的状况下,其服制的变化也颇多、颇繁:宋齐时,冕服制度仍袭魏晋之制;梁陈时,对冕服的规制作了更易和改动,具体而言,按梁制仍用介帻通天冠,上覆冕綖,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垂门玉珠十二旒,其长齐肩,衣裳十二章,其它黄广纩珫铒以玉瑱及素带等同,赤皮为韠(此时改韧韍为韠),赤舄,佩白玉,垂朱黄大绶,革带,带剑。陈依梁制,略有增减。

皇太子衮衣九章,诸侯等助祭时,皆用平冕九旒,青玉珠,有前无后,画山、龙以下九章,五彩大佩,赤舄绚履。北齐武成帝河清年间(562年)时,制为天子平冕黑介帻,垂白珠十二旒,用五彩玉,衮服皂衣绛裳,十二章,绲带,朱韍,佩白玉,带鹿卢剑,黄赤大小绶,赤舄。皇太子的平冕则是黑介帻,垂九旒白珠。这时冕服种类最多的要算是北周。当时,冕制繁多,仅天子就有十二种冕服,有苍冕、青冕、朱冕、黄冕、素冕、元冕、象冕、鷩冕、衮冕等主要冕服服式。其使用的仪礼与规制,据《通典》记载:

后周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冕。祀昊天则苍冕,五帝各随其方色朝日用青冕,夕月用素冕,地祗用黄冕,神州社稷用元冕,享先王加元服笄用象冕,享先帝食三老耕籍等以衮冕,视朝大射等以山冕,视朝临法门适宴等以鷩冕。冕服均服十二章,六章在衣,六章在裳,衮冕九章,山冕八章,鷩冕七章,通用十二疏。除天子十二种冕服外,公、诸侯、伯、子、男、37上大夫、下大夫、士服用方方冕、衮冕、山冕、鷩冕、火冕、毳冕;三公又有祀冕、火冕、毳冕、藻冕、绣冕。还以冕及章数分别其差降,细分为九章、八章、七章、六章、五章、四章、三章等,以示区别。

公元579年,北周宣帝传位于太子后,自称天元皇帝,冕旒之数,加至二十四旒,前后共计四十八旒。据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冕服样式与规制,因大改古制而变得杂乱无章,几乎到了无制可循的程度。隋唐时期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其服制又有修订、更改;冕制的标准则"窃见后周制冕"。据《隋书·仪礼志》记载:隋文帝制定舆服之制,令衮冕为垂白玉珠十二旒,以组为缨,其颜色与所佩之绶一致,用?纩充耳,并配以玉笄,玄衣,纁裳。衣的章纹依次用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章;常用藻、粉、米、黼黻四章。革带,大带,素带朱里,外面上朱下绿缘于带边。韍则随裳色,用龙、火、山三章。鹿卢玉具剑,火珠镖盲。垂白玉双佩,六采双大绶和与大绶颜色相同的双小绶之间施三玉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