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女主是个事业狂[快穿]> 第60章 060王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060王妃(2 / 2)

一次五行,一个人就能很轻松的播种盖土。

“我准备让木工师父做这些农具卖。”元锦回头往缙国的方向看,“缙国的土地大多松软,用这样的工具很合适。”

这个结构很简单,控制豆子数量的出口,人力扳动,从竹筒内落下来的豆子,每次两到四粒不会太多。

“阿姐生财有道。”曲如云笑着打趣,“织布坊到下月建完,纺出来的布也能卖银子。”

元锦笑着点头。

登城一切走向正轨,百姓对新的律法接受良好,城内经过改建面貌一新。

进入八月,请木工做的风力水车送到,安装好之后大大解决了水田缺水,粮食减产的问题。

元锦让工匠按照水渠和溪流的大小,又定制了一批,准备送到下面的村镇。

登城守备的营房建设完成,将士们住进营房,训练的热情明显提升。

这边诸事慢慢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元锦开始将重心放到兴城。

两城之间通商后,登城的一切都被兴城百姓羡慕。

元锦进入兴城后,将之前分完以开荒耕种后剩下的土地,进行再分配,并划定林地的区域。

现在社会哪怕交通和资讯高速发展,新闻不报道,普通老百姓也未必知晓省内都有那些区、县,发生了什么。

古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为落后,县与县之间的讯息传递,但凡有心就能控制住。

且这个时代的百姓,大多不识字,有饭吃有地种就不会多想别的。

兴城完成人口登记、户籍登记后,原先没分到土地的百姓终于分到土地,拿到府衙给的地契,元锦的名声随之传开。

人人都知晓登城城主是对百姓极好。

未免赵英武那边暗中积蓄力量给自己插刀,元锦花几天时间,自制了一支‘钢笔’。用简体字参照社会主义下的官员体系、民生体系、律法体系,用一个月写了一本《新国策》,做旧后带去驻军大营见赵英武。

“这是你在来兴城的路上捡到的?”赵英武翻开手中的《新国策》,一边称奇一边琢磨里头自己不认识的字,思绪复杂。

女儿在登城和兴城做的一切他略有耳闻,难道这就是天命所授?

这本奇书当中所讲的政策、律法、民生,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男女同工同酬、都可读书做官、做学问,各种水渠的布置、取水装置的安装,各种新式农具。

军队的分编也有涉及,各式营房的训练重点,军务管理,条条都说到他心坎上。

若真照着这本《新国策》为百姓谋福祉,何愁不成明君。

赵英武越看越爱不释手,“爹爹年纪大了,当不了一国之君,但我们家阿锦可以。你想做什么便去做,爹爹帮你守住棱谷关,守住登城。”

女儿已管好登城,兴城虽比登城大一些,只需多费些力气也能管好。

“女儿谢过爹爹。”元锦扬起笑脸给他倒茶,“这书上的许多字我都不认识,也还未参详明白,一切得慢慢来。”

她在书上写明,非第一个捡到书的人,若有抢功之心会遭到反噬,家破人亡。

没办法,赵英武手中有兵权,朝廷拨过来的新兵虽不足六万,但也有四万人。打仗她不怕,但没必要打,能利用这个时代固有的想法,减少自己的敌人最好不过。

赵英武因曾收过原身身故的消息,对上京的家人颇有怨言,断了书信往来。

家破人亡死的也不过是他和女儿,他不会乱来。

“不急,北地十一城你如今才拿下两城,边学边做。”赵英武一脸欣慰,“需要爹爹帮忙你只管开口。”

“女儿晓得。”元锦安下心,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几分。

离开大营回兴城,元锦当日便下令禁了青楼,在城内增加治安所,清理收拾城内的地痞、恶霸,颁布新的律法。

衙门和登城那边一样,新增部门分散管理。

兴城老百姓见过知府大人苏永章被绑着的一幕,对新颁布的律法、政策老实接受。

虽还有人诟病她开学堂,允许女子上学,录用女官的做法,但是不多。

边境之地,百姓求的是温饱。

从青楼里带出来的姑娘,元锦尊重她们的意愿。想回家的送回家,不想回家的去织布坊、糕点铺、成衣铺、养殖场、糖果铺、酒楼工作,每月按时领工钱。

年纪小读过书,愿意跟着她的,送去再学习同时参加特别训练,交给莲心管理。

忙到秋收后,第一年的粮食收成出来,比头年甚至比没起战事之前更好,几个粮仓全部装满。元锦试种的抛秧田产量不止没降低,还比正常插秧的水田还多出来两石。

元锦将心得写下,安排人建暖房负责育种可驱虫的草药苗子,准备在第二年全面推广。秧盘的制作方式也公开给登城的百姓,让他们自己去准备,并教授育苗之法。

兴城事了,她带着五个班的特训将士、莲心以及从山寨里带出来的几十个姑娘,进入距离兴城最近的邑井城。

经过半个月的摸底工作,元锦掌握了城内城外的基本信息,带人闯进县衙绑了知县,将城内富户、地主、乡绅、世家家主都绑了,请他们交出多余地契。

愿意合作的,家宅和部分财产不动,不愿意合作的则抄家。

邑井城的知县和县衙的官差都被绑在一起,就丢在县衙公堂的行刑区,又气又恨,“如此土匪行径,本官定会上奏朝廷,派兵灭了你们这帮匪徒。”

“知县大人,我做之事与你当官不冲突,你且看着便是。”元锦打量一眼这个年轻的县令,好笑扬眉,“你寒窗苦读十几载,求的是功名利禄还是为百姓做主?”

县令别开脸不看她,“与你何干!”

“自然与我有干系,你若求的功名利禄,一年之内邑井城必定变样,你上可交差下可对得起百姓,事情还不用做多少。”元锦踱步走到他面前,伸手挑起他下颌轻笑,“若求的为百姓做主,那你更该高兴才是,本城主会给你最大的平台。”

“一派狂言。”县令咬牙切齿,“姑娘难道不知男女授受不清!”

“不知道,在我的城内,百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元锦撤回手,敛去笑意转身,“女子不必拘在后宅,而是可与男子一同读书做事。”

受的教育不同,年纪再小也是一脑子的封建思想,要彻底改变这种思想得温水煮青蛙。

但愿那几个皇子,不要太快出手,多给她一点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