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女主是个事业狂[快穿]> 第163章 163哑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163哑妻(2 / 2)

元锦微笑点头。

即便不当这个总司令,她也会想办法说服李政委,抽调兵力去开采石油。

就是钻井的机械她得自己设计,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江宁这里开了无数的工厂,石油开采机械工厂,放到其他地方去比较好。最好是离得近的,好运送,出了问题维修方便。

送走李政委一行。元锦将新战机开回组装的厂房,进行涂装。

虽然耗时有点久,但性能很稳定,比她预期的要好一点。

……

从第一届力学院学生中选拔出来的,符合飞行员要求的学生,男女一起只有40个。

元锦亲自挑选后,只剩下20个人。

没办法,她只好把娘子军都叫回来,又选了一遍。

这次加上韩霜一起,选出来20个人,和力学院的学生一起组成40人的飞行员班。

第一关是体能训练。

之前宋云策帮忙训练了一段时间,但强度和力度都不够,而且器械准备也不足。

元锦将人挑出来又过两天,训练用器械完成安装。

把所有人丢在训练场训练体能后,她找到宋云策,询问他的地质学学的如何。

师范学院的老师基本到位,农学院那边,林先生表示只要有教材,他可以带头组成一套班子,边学习边试着教。

农业大学的专业教材,她能帮着编写的只有电气工程和土木工程,数学化学原本就已经有教材,不用重新编写。其他的,是她的知识盲区,记忆里一点相关的知识都没有。

“我学过但是没做过相关工作,你是想找石油?”宋云策一点就通,“有探测仪器的话,我可以带队去找。”

元锦眨了眨眼,用手语说,“探测仪器有,但没有钻井的器械,你先带着工兵旅去找。稍后我也过去设计原油输送管道,加工厂,以及加工后的成品油输出管道。”

“现在就出发吗?”宋云策苦笑连连,“学校的课谁来上。”

开元大学成立两年,第一批学生还有半年才毕业。虽然取消了寒暑假和周末只给半天时间休息,上课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强塞给学生各科的知识。

尅他们当中吸收得比较好的就没几个。

现在国民政府和东三省联手,原本有意来中央临时政府管辖区的留学生,纷纷打消了念头取消行程。

学生的课不能丢,石油也不能不开采。

元锦笑了下,继续比划手语,“我手里还有六个工程师你忘了?他们上物理和化学以及其他学科没有问题。”

他们原本就读的理工专业,这两年跟着她折腾战机,他们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开元大学所有分科的科目,他们都要了一套教材回去自学。

两年时间,学生没法毕业,本身就已经毕业了的留学生水平足够教这些学生。

“阿姐……我马上安排,你调好了人跟我说一声。”宋云策哭笑不得,“是我想的不够周全。”

他利用空余时间,写了很多的自己学过的科目教材,药厂实验室的研发能力也比之前提升很多。

药厂的生产能力,满足战需绰绰有余,给医院的药也十分充裕。再过一段时间,可以开设国营的药店,减轻医院的压力。

苏省第一家人民医院目前已动工,建成需要一年左右,科室安排完全按照现代医院来。

许多常用药,他已经不用专门去带,实验室的几个研究员就能自己弄出来。

他目前在打算开一所完全以西医为主的医科大学,争取多培养一些医生出来。出国留学学医的人很多,老师会有不少,眼下的难题是如何让他们相信,中央临时政府是正确的政府。

连续两年招生,医学院的学生都比力学院多,护理班开设后人数更多。

外面战火纷飞,眼前的平静不知能维持到何时。

他把所有事的计划妥当,就没想到,阿姐会让他先去找石油。

“对了,我想把医学院分出去,成立苏省医科大学。”宋云策放下手里的笔,语气有些迟疑,“理工科目的老师还需要继续培养,医生大学的老师有现成的。”

元锦抿着唇想了一会,点头同意下来,用手语回他,“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得等半年,我找人把原来的私立女子中学改建一下。”

江宁的几所私立女子中学,因公立中学开设后,生源日渐稀少。其中两所办不下去的,她买下后又把旁边的地给买了下来,改建成苏省农业大学。

另外一所女子中学,她原本想改成公立高中。把医学院分出去也不错,到时候开元大学可以开航空航天学院,开设建筑学院。

“你同意就行,李医生那边有不少的同学,学校建成后他能帮忙推荐不少人。”宋云策脸上的笑容扩大,“什么时候出发?”

元锦回头看韩霜。

跟他一起去探测石油的人由李政委调拨,她这边只负责提供探测设备,负责设计油田输送官道,设计开采机械、炼油厂、还有运输车辆。

牵一发动全身。

这些事全部完成下来,最少得两年。

好在现在战机已经组装出来,且完成了涂装。党内所有的理工人才都集中到江宁由她调遣,而不是只靠她和宋云策两个人去完成。

“人员已集结完毕,一个旅大概八千人左右。”韩霜将册子递过去,“这八千人都是当地的驻军,这边会给开过路的介绍信。”

元锦听完愣了下,才想起身份证是很久以后才有的事。

现在还没有。

“那我收拾一下就出发。”宋云策听说已经集结了八千人,当下便不敢再耽搁。

这事得尽快办好。

元锦留韩霜帮宋云策准备行李,自己先下楼。

飞行班学员结束一天的训练后,要上理论课,这些课由韩霜来讲。

全部上完,时间已经很晚。

元锦惦记着身份证的事,让苗贵送自己去临时政府办事处。

所有人都没睡,办事处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外面战事吃紧,国际舆论也在偏帮国民政府,中央临时政府处境依然艰难。

她平复了下情绪,拿着身份证办理的计划书,上楼去敲门。

中央临时政府区越稳定,管理越成系统化,就能赢得更多百姓的信赖。

占领一城就办理一城的身份证,打土豪分田地,两边都不耽误。

“是小陶来了?”李政委笑着示意她坐下,指着桌上的电报点了点下巴,“主席那边刚来的电报,我还想着明天去找你,听听你的意见。”

她说的地方,工兵集结完毕,开采需要的工具和器械没法满足,问她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安排。

元锦拿起电报看完,拉开椅子坐下来,拿出纸笔写字:开采工具和器械需要去当地生产,这边的工作安排清楚,我就动身过去。

“那我一会让通讯员回电报。”李政委笑道,“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急事吗?”

元锦把自己写的身份证办理、户口办理计划书推过去。各省身份证编号方法她都写了,证件样式也画了简单的图。

石油开采成功后,她会组建团队搞计算机。

只要苏省不乱,到自己离开时,无论是科技还是工业,都有了雏形。尤其看光刻机的一整套技术和各个配件的制作、生产,这次决不能再落后了。

“身份证?户口本?”李政委看了一会她的计划书,随口问道,“这些都是今后因为发展而出现的?”

元锦乖巧点头。

“我研究下,回头有了结果就告诉你。”李政委慢慢往下翻,脸上浮起欣慰的笑,“社会进步真好啊。”

这个身份证和户口本,确实更方便管理,人口流动起来也方便。工作证、身份证一对就完了,不用担心身份被冒认。

连怎么防伪她都写的清清楚楚。

李政委笑着抬头看她,又问,“我记得你说今后还有更高的科技,出门就戴一块表,所有的个人信息都能调用?”

元锦微笑拿起笔写道:科技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服务。

她不记得自己离开上一个世界是什么时候,脑海中的战机资料到了第十代,火星基地项目进展到安排宇航员训练。

这个世界最终能发展到哪一步,她可能没法看到。

……

10月初,江宁开始给城内居民办理身份证,户口本。

六省混战的局面没有丝毫缓解,国民政府从国外购买的40架新战机到港,一起运过来的,还有大批陆军用的武器。

中央临时政府这边,空军的第三架战机完成涂装,挂弹待命。

飞行员班经过几个月的苦训,终于开始第一次上初教机。

所有教练机都是元锦一个人去江城开回来,停在空军基地。

40个学员不分白天黑夜的训练,进入空军基地,看到教练机都兴奋异常。

元锦示意寒霜出列讲话。

她是第一个学会开初教机的学员,因常年跟在她身边,很多话不用仔细说她自己就能理解。

这些飞机都已做过改装,用来当教练机勉强能用,中教机她不打算弄了,直接上高教机。

“由于我们没有更多的教练,因此要轮流上机飞行,其他暂时没轮到的学员,可以上其他的教练机熟悉控制系统。”韩霜穿着飞行服,沉声道,“我们的时间有限,要争分夺秒学习,上机后千万不要分神。”

其他学员都挺直了脊背应声。

韩霜叫到第一个上机学员的名字,空中忽然飞过三架飞机。

就在这时,基地响起巨大的动静,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