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女主是个事业狂[快穿]> 第308章 308白月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8章 308白月光(1 / 2)

 村里的卫生所只有一些常用药, 处方药都很少,村民生病了很多不看病硬挺。要不就是用草药,自己根据以往的经验熬水喝, 偏远地区的乡村,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平时有摄影师过来拍鸟还好, 真有情况, 实在严重的话找他们帮忙他们也会帮。

没人来的时候, 有病人要送医院, 就只有燕芝兰的那辆二手□□。

元锦没法动, 趁着车子还没开过开来,翻出南桥市一院急诊科的电话打过去, 简单说明这边的情况请求他们携带肾上腺素,出车来接。

急诊科表示立即安排救护人员赶过来。

“我这边也安排了人送患者过去,她开红色□□一路打双闪, 跟你们的司机说看到后相互按喇叭三下, 就地停车进行抢救。”元锦语速飞快, “患者休克时间已有半个小时,必须尽快抢救。”

急诊科那边同意她的方案, 并告知派过来的救护车车牌。

元锦结束通话, 燕芝兰也把车开了过来。村民们七手八脚把阿姨抬到车上, 阿姨的女儿哭着跟上车。

“燕老师,我已经联系上市一院的急诊科,他们已安排救护车过来, 车牌是2120。你一路开双闪,看到救护车马上按三下喇叭,就地找地方停车抢救,争取时间。”元锦紧急交代, “不要慌,好好开车。”

燕芝兰点点头,飞快上车加速开出去。

元锦目送车子开出去,心还是放不下来,眉头深深蹙起。

她的腿受伤了,不然就自己开车送阿姨去医院,速度会更快一点。

“卫生所只有常用的感冒药、退烧药和一些普通病症的处方药。”村医扯了下嘴角,开门请她进去,“来看病的村民不多,他们都舍不得花钱。”

卫生所从国家开始扶贫就安排有,这两年来看病的村民多一点,前几年都是她听说有人生病主动上门医治。

驻村医生考核也逐年正规化,高要求化,薪资福利却有些跟不上。因此大多是三四个相邻的村子建一个卫生所,安排一名驻村医生一名驻村护士。

她在这边工作了好几年,市卫健委一直没招到医生和驻村护士,增开卫生所。

“附近的卫生所多吗?”元锦环顾一圈里面的布置,随意打听,“这一片的村子离镇上都挺远的,30公里开摩托车或者电车,也要蛮久。”

“这一片大概10个村子就我这一家卫生所。”村医耸了耸肩膀,去给她倒茶,“国家的扶贫工作还没结束,乡村医疗建设也需要投入,腾不出钱也腾不出人手。”

学医的年限长,毕业难,从医的人越来越少,都是问题。

“10多个村子就一个卫生所?”元锦皱眉,“不是有政策每村一所吗?”

她住院期间看了不少国家对乡村医疗建设的政策。

“招不到医生,每村一所的政策很难执行到位。”村医将水杯递给她,“你也是医生?”

自己接到电话赶过来,只听到她喊人开门看卫生所里有什么药。

“是。”元锦含笑接过她递来的水杯,说了声谢谢,继续打听,“像村里的卫生所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钱?”

她住院期间赚了不少钱。

办乡村卫生所的钱肯定够。怎么保证自己脱离世界时,所有的乡村卫生所纳入国家的管理系统,不会出现医生和护士因为不符合要求,或者是其他原因被辞退的问题,得提前考虑好。

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政策,跟实际执行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

“投入多少我不是很清楚,卫健委每年都有乡村医生招聘,每年都招不满。”村医坐下来拿起一份报纸递给她,“合同制医生,工作地点是乡村,工资给的也不够高,很难吸引到人才。”

各地财政情况不同,经济好的地方驻村医生的工资也不低。经济差的地方,大家宁可挤破头进县里的医院,再不济去镇上也行,没人愿意当村医。

而且村里真不是谁都淳朴,遇到蛮横不讲理的村民,被讹诈都是小事被打被恐吓都有发生过。

她刚来那年就因为一个老太太患了流感没及时治疗,送来就已经不大行,结果死在卫生所,差点被老人家的儿女打。

“确实有点难办的样子。”元锦接过她递来的报纸,看到卫健委的招聘公告,若有所思。

南桥市的平均工资是5000左右,驻村医生的工资3000,还是合同制的医生,招不到人太正常了。

这点工资,随便找一家私立医院都比当驻村医生拿得多。

元锦看完报纸递回去,捧着水杯低头喝水,大脑高速运转。她可以成立一个支持乡村医疗建设的基金会,通过基金会来运作乡村卫生所的事。

十五年时间,差不多可以在缺少医疗资源的乡村,都建立起卫生所方便百姓求医看病。

基金会直接移交各地卫健委一起管理,谈成的问题不大,有问题的是工资和今后的福利发放。

基金会的医生工资肯定不会比卫健委给的低,甚至会高出许多。移交过去,这些医护的工资仍旧由基金会发放,难免有人想要把基金会的医生挤走,换成自己的人。

直接给医疗系统钱也不行,钱不在她手里,就没法插手项目和人员安排。

元锦仔细想了好几个办法都理不清思绪,索性决定做了再说。

世界是在发展的,经济和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事情不做就永远不会出现问题。有问题就去解决,没什么可以难倒她。

打定主意,她笑着放下水杯,再次开口,“我能不能问下,你接诊的病例中,哪些病比较多。”

刚才那位被蜂子蛰休克的阿姨应该不算常见。

这会天气暖和,山上的杂草比较多,不小心踩蜂巢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体质差异,也不是谁被蜂子蛰了都会过敏休克,自己办乡村卫生所时,可以准备一些急救药,过期及时更换。

“感冒咳嗽,肠胃感冒,过敏,发烧比较多。老人基本上都是慢性病,或者是天气变化引起的感冒,小孩有急性腹泻、高烧、手口足病这些。”村医笑着拿出病例登记本翻开,“去年整年大部分都是感冒发烧、腹痛腹泻,被毒蛇咬伤的有一个。”

“都是基础病症。”元锦点点头,也笑起来,“谢谢你跟我说这么多,我就不打扰你了,听村民说给你打电话时你在忙。”

乡村卫生所建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市内医院的各门诊科室压力。

医疗设备配备齐全的话,还能加快诊断速度。

“我确实有些忙,你是来养伤的,我明后天就不怎么忙了,到时候你可以过来看看。”村医有些抱歉地解释自己忙碌的原因,“我租了些地来钟,这会春耕,得尽快把秧苗种下去。”

“是我没问清楚就拉着你说话,等你忙完了我再来。”元锦听她这么一说,不禁有些尴尬,“我在这边养伤,估计会住上几个月。”

“是得好好养,这儿空气不错环境也好,挺适合养伤的。”村医笑着站起来,低头看她的轮椅,“要我帮忙吗?”

“不用,这是电动轮椅,我能自己控制。”元锦冲她笑了下,调转方向,控制轮椅滑出去。

村卫生所门前有无障碍通道,虽然做的很简陋,也能用。

跟着村医在民宿门外分手,元锦回到房里打开电脑,埋头写计划书。

差不多写完时,燕芝兰来电话,接通就听到她哽咽的声音,“阿姨救过来了,我们正在去市一院的路上,办完手续我就回去。”

“人救回来了就好。”元锦悬着的心放下,“路上注意安全,晚上等你一起吃饭。”

距离燕芝兰开车送阿姨去医院,刚过去一个小时多一点。

能救回来不容易。

“好,我回村直接去民宿找你。”燕芝兰的嗓音里多了些笑意,“要不要给你带水果?”

“不用,我自己带了不少。”元锦弯起唇角打趣,“把自己好好带回来,别让人拐走。”

燕芝兰笑起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

元锦结束通话,稍稍调整了下计划书,列出执行步骤。

基金会的手续她可以委托妈妈去帮忙办理,跟卫健委的合作,得自己去谈。

……

被蜂子蛰休克的阿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消息,在第三天传回村里。

大家听到后都放松下来,并根据阿姨说的地址,组织村民做好防护,上山去烧蜂巢。阿姨碰到的蜂巢就在路边,不及时处理掉,还会有人被蛰。

烧了路边的蜂巢,大家又在山里转了一圈,找到另外几个蜂巢一起烧了。

燕芝兰专门就这事给学生们上课,提醒他们去野外时要注意草丛里或者树枝上的蜂巢,避免被蜇伤。

元锦在学校办公室拆快递,安排另外一位老师,帮自己把乐器放好。

她买了古筝、笛子、洞箫、扬琴、箜篌、二胡、琵琶和双面股。快递送了整整一车的箱子过来,堆满了办公室。

“牧医生,这些乐器你都会啊?”帮忙拆快递的老师叶语一脸惊奇,“我就会弹一点点古筝。”

“我学的东西比较杂,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不精。”元锦笑容俏皮,“够糊弄小朋友。”

叶语扑哧笑出声,“那确实,他们看到这些乐器一定很开心。”

她和燕芝兰同一年下来任教,很多学生别说才艺,上课都不爱来。

经常到了打铃前一分钟,才从外面匆匆跑进来,坐下就开始睡觉。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传统乐器,还有老师教他们,应该会有兴趣学。

“开心就行,万一我们能挖掘出有天赋的孩子呢。”元锦抱着古筝拨了两下,扭头去看墙上的挂钟。

还没到下课时间,等会下课了她可以试试琴声能不能引来好奇的小朋友。

“说不定能。”叶语脸上的笑容扩大,“他们很聪明的,就是缺乏约束不好管。”

她和燕芝兰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让所有学生安安生生的天天过来上课。

“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挺让人发愁。”元锦想起自己去支教老师的经历,禁不住苦笑。

家校联合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家长不在身边,很多学生根本不怕被骂,离那么远,父母又不可能特意跑回来打他们一顿。

拆完所有的乐器,下课铃声响起。

元锦把古筝放到轮椅的扶手上,抬手弹奏自己很喜欢的一首小调《早春》。这首曲子是在忘川学的,很轻快的一首曲子,两分钟左右长度。

叶语停下来看她,隔壁办公室的老师估计是听到琴声,陆续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