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第十章 你的人脉价值百万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你的人脉价值百万2(2 / 2)

如做出就业保证、规定工作做到何种程度员工就可升职等。

2.注重人才的吸收、慧眼识人。

不仅要吸收技术能手,还要吸收那些适合在团队中工作的、敬业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3.集思广益、表彰先进。

也就是说,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并互相交流。

表彰先进时,不仅要表扬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也要表扬做出小贡献的人。

4.重视人才培训和选拔。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培训可以使他们发挥最大的能力。

同时,除了技术培训外,公司还要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

只有这样,他们的价值观才会与公司保持一致。

如果员工在培训方面成绩显著,就应该奖励他们。

5.奖励。

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基础,拨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奖励性工资。

有关授权,最后还需注意如下一点:一旦进行授权,就会让自己有机会寻找更多的挑战和责任;同时,管理者也将帮助下属成长。

授权要成功,一定要确信参与者是否有共同承担风险的勇气和决心。

要知道,富人的精英团队可是最富挑战性的团队。

只要你很好、很有计划性地授权给你的下属,他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同时,又同时实现了他自身的价值。

这样,有才能的人才会心甘情愿为你服务,你的财富依赖着这些人才才能水涨船高。

当你雇用的人比你更优秀时,就证明你比他们更聪明。

——R·H·格兰特

把“双赢牌”的蛋糕越做越大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不多久功夫,皆有不少收获。

旁边的看客十分羡慕,纷纷买竿一试。

但看客们不谙此道,怎么钓也毫无成果。

两位钓鱼高手性情各不相同。

一位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另一位热心、豪放、爱交朋友。

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对看客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

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

看客自然乐意。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以同样的条件传授钓鱼术。

直到傍晚时分,这位热心的钓鱼高手也没碰一下自己的钓竿,他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却收获了满满一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备受尊崇。

同来的朋友闷钓一整天,钓的鱼只有他的三分之一,更没有享受到朋友亲和的乐趣。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

双赢是最美好的事情,有谁不愿意干呢?

有钱人认为,双赢是现代经营者理性的明智选择,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人们意识到“你死我活”独占欲望的结果是一无所有,得到的只是比以前更坏的境遇。

而双赢则可以改变这种境况:使双方从对抗到合作,从无序到有序,从短暂的存在到永久的矗立,这些都显示出双赢代表着一种奋进的精神,一种公正的理念和一种精明睿智。

有钱人认为,双赢理念的目的是为了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联中赢得更好的结果,它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而是以理智的态度求得共同的利益。

因此,对人而言,双赢的态度是积极的,它的精神是奋进的,它拒绝消极回避、悲观无为的思想,而以积极追求的心态求得预想的目的。

一些人认为:双赢的背后就是认输,是不求其上、只求其次的庸人表现。

有钱人则认为,双赢是基于对自身的环境的科学分析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是积极的判断和果敢的行为。

有钱人认为,双赢作为一种理念,它体现了一种公正的价值判断,这种公正性不仅表现在对别人利益的尊重上,也表现在对自身利益的取舍上。

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种共存共荣的社会,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时代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必须赢得他人的帮助和合作才能发展和壮大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利益共享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才能取得别人的帮助,使自己成功。

这种利益共享的合作双赢理念正是公正精神的体现,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双赢不仅表明它是一种现代理念,同时它也是现代智慧的结晶。

没有对自身条件的分析,没有对周围环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则不能形成双赢理念;有了这种理念,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明智的行为、超常的胆略,也不能产生双赢的结果。

威尔逊与捷奇相识于1963年,当时威尔逊在捷奇叔叔的顾问公司里工作。

1974年,威尔逊加入了马里奥特公司,第二年,他便雇用了捷奇。

1982年捷奇转到巴斯公司任职。

1984年,他非常机敏并艺术地处理了涉及巴斯公司用一块土地与迪斯密公司交换25%股权的棘手问题。

后来,他又干脆为迪斯密公司设计了一整套可行性计划,为此,他花去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同年,威尔逊也进入了迪斯密公司,并担任最高财务主管。

他们为迪斯密公司工作,可以说是赚进了万贯财宝:捷奇得了5000万美元,威尔逊则得了6500万美元。

1989年,两人共同出资,再加银行的巨额贷款,买下了西北航空公司。

经过多年的经营,西北航空公司为二人带来了难以计数的好处。

显然,正是因为双赢的理念才使得二人互补互惠、互助成功的。

同样大的一块儿蛋糕,分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到口的就越少。

由此,我们可能会去争抢食物。

但是如果我们是在联手制作蛋糕,那么,蛋糕做得越大,我们就越不会为眼下分到的蛋糕大小而感到不平了。

因为我们知道,蛋糕还在不断做大。

而且,只要把蛋糕做大了,根本不用发愁能否分到蛋糕。

但穷人呢,总是喜欢相互拆台。

根源正是穷人的抢占思想。

穷人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必欲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计代价,形成过度竞争,结果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都受穷。

穷人认为你多我少,你死我活,因此就以杀伤对方来获得自己的成长。

但是,过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无法获得持续增长。

在这种意义上讲,穷人的不合作思想,使之难以成为真正的富人。

有肯德基的地方,基本都有麦当劳。

他们虽是竞争关系,但是,肯德基却没有发动个什么“战役”把麦当劳给消灭了,相反,他们在互相竞争中促进彼此的进步,共同培育了市场。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是如此。

他们互相视对方为主要竞争对手,但是却从来不搞恶性竞争,甚至连促销活动往往都有意错开。

这就是双赢的最好明证。

而在国内,蒙牛的发展是个很好的例子。

短短6年,它就崛起为中国乳业的领袖型企业,获得中国成长最快企业的称号。

1999年的时候,蒙牛还名不见经传,但是,它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拼命打压竞争对手。

相反,它几乎投入血本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了“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旗帜”。

在它的广告里面,有其重要对手伊利,还有其他竞争对手。

这样做的结果是:内蒙古的乳业整体发展迅猛,建立了中国乳都的地位,而蒙牛也借此迅速崛起,乃至最后与伊利双雄并立。

“同城相生”的本质,就是一种共存共赢。

在现代社会,商业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

现代商业社会讲的是在竞争中合作,最后大家一起成长。

所以,你要想成为富人,必须懂得共存共赢这个致富之道。

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泰戈尔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古时候有个故事说:一个老汉养了十个儿子,但儿子们老是互相拆合、不团结,后来老汉想了一个主意,他把儿子们叫过来,每人分一根筷子,比比力气,看谁能折断。

十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将筷子折断了。

他又每人分了十根绑在一起的筷子给儿子,结果谁都折不断。

通过这件事的教育,儿子们开始醒悟,明白父亲的用意了。

众人齐心,其利断金。

只有众人通力合作,才能有力量。

亿万富翁懂得齐心协力之下能实现得更多、更快、更容易。

而且大家能够看到各自的“盲点”,彼此鼓励,填补空白与弱项。

一个团队的前进速度更能够快一些,好比一个接力组比一个人单独跑完全程的速度要快。

那些成为亿万富翁的人都懂得,如果想要速度,就需要一支队伍。

成功不是单打独斗的,你不可能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因此,要想达到目标就需要与人合作。

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们能取得成就的程度就很有限。

要知道,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前进得越远,就越会体会到真正重要的不是现金、思想、热情,而是人。

金钱、思想、热情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人的支持,其他的因素显然是不够的。

合作最重要的是找到优秀的合作者。

在多数的情况下,想成功,必须仰赖合作者的帮助。

人们知道大雁通常以“人字形”飞行,这些大雁定时变换领导者,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

科学家曾在“风洞试验”中发现,大雁以“人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72%的距离。

人类也是一样,只有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

整合你的人际资源,充分利用你的人际资源,你会发现,你的空间正在不经意间扩展,而这一切,正得益于存在于你身边的人们。

西门子公司,在德国被称为“一个打破一切增长比例和法则的经济巨人”。

它拥有30多万名职工。

而这些职工分别来自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

这家公司,在12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公室、科研实验院、测试台、经理处、学徒车间、生产车间。

这个经济“庞然大物”是靠什么培养雇员的亲和力,防止离心倾向和个人主义的呢?

据说,西门子公司是靠两股凝聚力使30多万雇员团结在一起的。

一股凝聚力是:企业以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来对付激烈的市场竞争,确立自己不败的地位。

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迫使西门子公司不断进行新的巨额投资,公司的“元件”生产部门几乎一夜之间就发生了令人刮目的变化。

这种“实力”使雇员一踏入公司就有一种荣誉感,想离开亦舍不得离开。

另一种凝聚力是:尽可能使技术进步通过一大批研究集体的共同努力而取得。

西门子公司注意制定、协调和集中计划,并提供复杂而昂贵的试验设备,使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脱离公司将一事无成,因此,想离开亦无法离开。

在激烈的商品经济竞争中,我们的老板要团结自己的雇员投入竞争,强调企业凝聚力时,也应该在努力改善企业自身形象上下工夫,在发挥集体力量、集体作用方面动脑筋,使个体雇员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折不断”,“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这些套话经常在我们耳边拂过,几乎成了老生常谈,使人厌烦。

但是,企业活力还真离不开雇员的向心力,要真正办好一个企业,老板不能不团结自己的雇员。

把众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克服企业成长、市场竞争中的种种困难,只有培养起雇员的敬业爱岗精神,增强责任感,产生向心力,企业才有光明的前景。

当有人在拜见松下幸之助先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经营的诀窍。”

他回答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松下幸之助在最初创建“松下电器制作”时,尽管生意不大,然而每到年底他都要把所有的人召集起来,把一年来的财务情况和盘托出,讲明盈利多少,征询下一年的经营意见。

年复一年,形成了习惯。

他总是在充分倾听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基础上,确立下一步的经营目标。

做好思想准备,始终如一,百折不挠,向着目标迈进。

由于及时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使松下幸之助每前进一步,每上升一个台阶,他都已经想到下一个目标,下一个台阶。

松下公司的骨干,员工无不表示:“无论多重要的问题,经理松下先生都当机立断,不管到何时,他那超人的判断力令人佩服。”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他在做出决策之前已经多方面地听取了所有能为“松下”经营献计献策的人的意见。

可见,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如实准确的财富“硬件”是致富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期间,洛哲斯与哈特开始创作最受欢迎的、百老汇式的歌舞剧《女朋友》、《一位来自康涅迪格的北方佬》和《老友阿财》。

此后,他们继续合作,制作了7部好莱坞影片,直至1943年哈特去世为止。

洛哲斯的第二位合作人,是哈玛史坦二世。

他们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就是创作了获普立兹奖的《俄克拉何马》。

接着,他们又撰写剧本,并创作出了突破票房纪录的《南太平洋》、《国王与我》以及《音乐之声》等歌舞剧。

合作,也是一种事业婚姻。

所以,当婚姻破裂的时候,结果也是一场浩劫。

西门和葛芬柯两个人是同乡,而且年龄相当,生日只相差3个星期。

14岁时,他们同在当地的合唱团里唱和声。

24岁时,他们两个就有了第一张高居排行榜首的唱片《寂静之声》,人们看好他们将会成为流行歌坛中的最成功的歌手。

接着,他们创下了歌坛纪录:唱片《回家的路上》、《我是一块滚石》,脍炙人口,红极一时。

影片《毕业生》中他们所唱的主题歌《罗宾逊夫人》,一经唱出,便风靡了全国。

他们的唱片集《恶水上的大桥》不但赢得了五项“葛莱美奖”,还售出了1500万张。

不过,这是他们合作的最后一张唱片。

29岁那年,西门和葛芬柯两人终于分手了。

从此,他们各走各的路。

共同携手进行的唱片业的时间,只维持了6个年头。

分手之后,两个人谁也没再次获得当初合作时所取得的成就。

他们合作时,是西门作曲,葛芬柯演唱。

也就是一个是幕后的创作者,一个是台前接受掌声的歌唱家。

西门在提到《恶水上的大桥》唱片集时,表情很无奈地说:“歌是由我写出来的,我也知道得由葛芬柯来演唱才行。

可是,他是那样的成功、受崇拜,而我却在一旁受到冷落,眼睁睁地看着荣耀都堆在了葛芬柯一个人身上,心中真是承受不了。”

恰恰是成功,扼杀了西门与葛芬柯之间的友谊。

如此完美且有益的搭档,就这样分崩离析,实在是令人扼腕痛心。

我们生存在一个合作努力的时代中,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在某种合作的形式下经营。

我们只要每天都浏览一下当天报纸上的新闻,就可能会看到这种类型的报道:在同一管理机构下合并的企业,创造了无比的力量。

今天是一群银行合并,明天又是一群铁路公司合并,过几天又是几家钢铁公司联合起来。

这一切的联合行动,其目的全是为了运用高度的团结及合作,发挥出无比的力量。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如果没有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和谐与谅解的关系之后,这一联盟中的每个人将因此倍增他们自己的成就能力。

刘邦用张良、韩信、萧何,得以创建帝业;刘备用孔明、关羽、张飞、赵云,得以三足鼎立天下;宋江是一遇大事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的主儿,幸好有梁山一百多位兄弟“哥哥休要惊慌”的辅佐占据八百里水泊;唐三藏西天取经,没有孙悟空一路的降妖伏魔,猪八戒、沙和尚的鞍前马后,岂能取得真经,普度众生?

不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不论你所处的是什么职位,你要做的工作都需要和别人协调配合,你不可能不需要任何人的协助独立完成一件事情。

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一件事情不需要大家相互之间的协作。

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大家打成一片,不仅需要热情和信心,在同事需要帮忙的时候,在朋友忙不过来的时候,也许有些不是你分内的差事,但是由于你的帮忙和协助,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你不仅自己学习了新的东西,也会赢得别人的感谢。

礼尚往来,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也会同样伸出援助之手的。

合作,可以让我们做到我们原来所做不到的事情。

我知道以耐心、温和的态度对待下属和同事的价值——有利于实现目标。

还是一句老话:要想别人怎么待你,你就先怎么待别人。

——约翰·D·洛克菲勒

亿万富翁总是很谦虚地向适当的人士请教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网中,并不是单指某一位是你的致富指导,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指导。

只要对致富有利的人,他都可以成为你的致富指导。

然而大多数人却很少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致富的经验,而忽略这一资源的富有性,导致我们不能致富。

因此,那些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总是会很谦虚地向适当的人士请教,学得致富的经验。

罗斯福总统在打猎的时候,总会请教一个猎人,而不是政治家。

他有政治问题的时候,会去请教一个政治家,而不是猎人。

某次,罗斯福在牧场做工时,同他上面的一个头目麦利菲德在培德兰打猎。

他们看见一群野鸡,罗斯福便追着去打。

“不要打。”

麦利菲德喊着。

罗斯福对于这命令毫不理会。

当他的眼睛正盯着野鸡的时候,忽然从树丛中跑出了一只狮子,从罗斯福眼前掠过。

罗斯福想拿出他的手枪,但是已太迟了。

麦利菲德红着眼珠,责骂罗斯福是头等的傻子,并以命令的口吻说道:“我每次举起手的时候,你就要站着不动,懂吗?”

罗斯福安然地忍受着同伴的怒气,因为他晓得同伴是对的,日后他也驯良地服从猎人的命令。

他之所以服从是因为那个猎人对于打猎表现了高超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求教于人时最容易走错的路,便是我们总是找那些使我们心中觉得舒服的人,要那些人说我们是对的。

然而实际上我们要追求的乃是真理。

瓦烈梅克曾经说:“年轻的人征求别人的意见,并不是想追求真正的智慧,或是利用长者已有的经验。

他们不过是想让别人肯定他们自己的结论,如果得不到这种同情,他们仍按照自己的计划而行。”

无论你的感觉好坏,要紧的是求得真理。

你可以找到可靠的人,获得你所需要的见解。

要知道,丢掉使你觉得舒服的意见,终究是值得的。

你要养成一种对于别人的意见无成见的态度,要使你的判断与你的感觉完全独立不相关。

当你需要别人指导的时候,须先自问:“这个人对于这个特殊问题,能够贡献出什么新意见吗?”

如果他能够,就可以向他请教。

如果他不能够,则无论他是你多么要好的朋友,或是他对于另一方面多么的有才干,你还是不要去问他。

本田宗一郎是日本著名的本田车系的创始人。

他对日本汽车和摩托车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获日本天皇颁发的“一等瑞宝勋章”。

在日本的汽车制造业里,本田宗一郎可谓是一个很有影响的重量级人物。

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1965年,在本田技术研究所内部,人们为汽车内燃机是采用“水冷”还是“气冷”发生了激烈争论。

本田是“气冷”的支持者,所以新开发出来的N360小轿车采用的都是“气冷”式内燃机。

1968年,在法国举行的一级方程式冠军赛上,一名车手驾驶本田公司的“气冷”式赛车参赛。

在跑至第三圈时由于速度过快导致赛车失控,赛车撞到围墙上后油箱爆炸,车手被烧死。

此事引起了本田“气冷”式N360汽车的销量大减。

技术人员要求研究“水冷”式,仍被本田拒绝。

一气之下,几名主要技术人员准备辞职。

本田公司的副社长藤泽感到事态严重,就打电话给本田本人:“您觉得您在公司是当社长重要,还是当一名技术人员重要?”

本田在惊讶之余回答:“当然是当社长重要。”

藤泽毫不留情地说:“那就同意他们去搞水冷引擎。”

本田醒悟过来,毫不犹豫地说:“好吧!”

后来本田因开发出适应市场的产品而使公司的销售量大增。

那几个当初想辞职的技术人员均被本田委以重任。

1971年,本田公司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天,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西田与本田交谈时说:“我认为公司中层领导都已成长起来,您是否考虑一下该培养接班人了?”

西田的话很含蓄,但却表明了要本田辞职的意愿。

本田一听,连连称是:“你说得对,不提醒我倒还忘了,确实该退下来了,不如今天就辞职吧!”

由于涉及移交手续问题,几个月后本田便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了河岛喜好。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你再聪明,总会有一些小缺陷,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在某方面比较擅长,那就可能在其他方面有不足,因此,要想在创富过程中无往不胜,就必须向适当的人士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取长补短。

这样你才能少犯错误,平安前行。

批评你的人是你最好的朋友。

——杰克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