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逃逃跑(1 / 2)

 殷鞅原以为皎皎说得这么信誓旦旦, 第四次出逃一定很快会到来,没想到过了半个月,她还是没有半点声响。

闲了没事去马场的时候,殷鞅发现她骑马的姿态愈发娴熟。渐渐的, 除了那匹乖巧的枣红马, 其他彪悍脾气躁的马也不畏惧了。

她成长得实在太快。

马术越来越好, 人也越来越沉稳。

殷鞅明白她的打算:她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让她彻底脱身的机会。

可这个机会哪有这么好找?

营地里处处是人, 她要想逃出去,当真是痴人做梦。

那一晚从泉衣处得知皎皎的名字,殷鞅其实想了许久该如何处置她。

他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她不过是个鲁莽的燕女,还是他打算拿来对付崔二的把柄, 他每日供她吃供她学还不够?他没继续把她关在帐篷里已是宽宏大量。

可是想起她红肿的眼,再想起国师的龟卜, 殷鞅心里又有些不得劲——其实她要学骑马也没什么,左右她根本逃不出去,他何必非要和她闹成那样?她是国师口中的“大吉大凶”,是神灵的指示, 他逆着她和逆着神灵又有什么差别。

瞧, 他不过小小戏弄于他,神灵就降下了惩罚, 他的伤口又裂开了。

殷地信奉神灵,小到红白之事、出门远行, 大到春耕秋收、战争结盟, 全都要询问神灵。

殷地王室自认是凤凰后代, 殷鞅从出生开始, 接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违逆神灵的旨意。他的名字、太子之位都是是神灵赐予的,国师说他是“贪狼转世、紫微帝星”,他十三岁上战场果然一战成名。

殷鞅出生之前,越人连夺殷地十二郡,一度兵临埕陵,一举歼灭殷地王室。可殷鞅出生之后,一度是六国盟主的越国却开始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

相反,差点灭国的殷国连续五年粮食丰收、蒸蒸日上,不仅接连夺回了曾被越人夺走的十二郡,还有从西北向中原扩张的趋势。

幽平郡地处三国交汇之地,一向是兵家重地。

幽平郡被攻下的消息传回埕陵后,饶是殷人不苟言笑,还是欢欣鼓舞了三日三夜。

国师说:“帝星降临,天助我殷地,我等殷人入主中原指日可待也。”

殷鞅在殷地的声望自此达到顶峰,便是他生父——当今的殷王,在面对他的时候,也是慈爱中带了三分的恭谨的。

比起太子,在殷人的眼中,他更像是一个“活着的神灵”。

殷鞅当然是信神灵的,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他比谁都更加相信自己是凤凰后人。天佑殷地,他是来帮助殷地完成大业的。

前些年他没忤逆过神灵,因此顺风顺水,殷地也蒸蒸日上,殷人所向披靡。

仔细想来,这些年他只违逆过神灵两次,两次都吃了亏。

一次是在他伐越前夕,国师说他有大凶之象,他坚持继续征讨越人,果不其然中了越王的计策、胸口被捅了一刀。另一次就是在对待燕女的事情上。

墨老说她像是国师口中的贵人,所以有她在一侧,他才能数次从越人的刺杀中脱险。

殷鞅不信,所以伤口愈合又撕裂,怎么也好不了。他原本是个身子康健之人,现在却成了病秧子,时不时就要捂唇咳嗽。

得得得,殷鞅终于认命,她是个惹不起的人。

墨老于一月前归去埕陵处理事情,最近寄来信件。

信中提及国师最新的龟卜:“国师请太子务必将燕女带在身边——国师说,天命不可逃,她是来替您挡灾的。您命中有一劫,唯有此女可挡。”

她还有如此大的作用?一介女子还能替他挡灾,她那身板能挡什么。

殷鞅把信收起来,心想,这下该是多少金了呢?国师的这封信得收好才是,不能教她发现。

不能怠慢,也不想对她太好,那就随她去。

殷鞅想,等夺下越人一座城,杀杀他们的气焰,他就带燕女回去埕陵,让国师当面好好再给她卜一卜——她哪里有这本事,能影响得到他的运道。

时间转眼已到八月半。

皎皎还没盘算好怎么离开,一场刺杀忽然到来。

那一日皎皎正在训练场看骑兵们训练,恰巧殷鞅也在。两人俱是冷了脸一句话不说,默默地看着训练场中的殷人将士。

一切都和往常无异。

身旁有四人推着辘车经过,车上是从他地运来的马具和刀剑、弓箭等武器。

谁也想不到这四人会是潜伏进营地的越人。

短匕从黑色袖中露出,霎时间杀意乍现!

皎皎原本正看着训练场中的殷人出神想着什么,突然感到背后一凉。在一种近乎直觉的危险预警下,她回过头,恰好对上扑过来的一人的目光。

那目光太冷又太决绝,比他手中的匕首还要锋利。

皎皎被惊得下意识退了一步,而正是这一步,恰恰挡住了刺杀之人扑向殷鞅的方向!

匕首已经无法收回,或许是这段时日的锻炼起了作用,在这危急时刻,皎皎身子急急一转,竟然硬生生往一侧躲过去几分。

可这匕首太快,还是刺入她的肩膀。

皎皎当即觉得肩上剧痛,她面色一白,险些栽倒。

为首之人刺杀不成,他身后几人又接二连三要扑上来,目标当然是殷鞅。

可殷鞅的反应也不慢,几乎是皎皎动作的瞬间,他就偏过身回头看来,等察觉皎皎肩上受伤,他已是暴怒:“大胆越人,竟然潜伏进我营地!”

殷鞅的身手自是不用说的,只要不是一击必中,他必然无法被击杀。

更何况殷鞅身边还有随从,这些人个个反应神速,还不待剩下几个越人冲过来,他们已经先提刀上前,很快拿下这几人。

这算是一次挡灾么?

殷鞅神色复杂地命泉衣带皎皎回去,又请大夫去给皎皎治伤。

皎皎这么多年第一次受这么重的伤。

匕首刺进她的肩膀,她疼得恨不能昏死过去,面色惨白如纸。便是一向不喜怒于色的泉衣,见她冷汗直冒地上药时,眼里也多了怜惜。

她揽住皎皎,庆幸道:“还好偏开了一点,没有伤到心脏。”

皎皎却笑不出来。

没有麻药,她要生生承受所有的疼痛。她疼得想哭,却怎么也昏不过去,脑袋反而愈发清醒。

皎皎明白,是剧情又来了。

它又来书写她注定要死的命运。

哪怕身在殷人营地,身边是几万殷人,可那又怎么样呢?

她还是差点死了。

怔怔出神间,皎皎听到帐篷外传来越人狂怒的咒骂声。

似乎是被人从殷鞅的殷鞅的帐篷里拖了出去,他骂了什么后又哈哈大笑,笑声张狂肆意,无畏无惧。

可他笑了不过两声,声音便戛然而止。

皎皎闭了闭眼,猜到他的下场。

她轻声问泉衣:“他说了什么?我听不懂他的话。”

泉衣替她理了理凌乱的发,怕她的发触碰到肩上的伤。

她低声道:“奴曾听太子说过,数百年前姜王室在六国推行雅言,那时候越国也是人人说雅言的。不过上任越王即位后,自封六国盟主,自认越地方言比雅言来得动人,便在国内废除雅言。越地于是人人说方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