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奋斗在民国> 第一章 赣南罢工事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赣南罢工事件(2 / 2)

奋斗在民国 糖菠萝 更新时间 2019-09-14

胡汉民的反应却没有像高振预想的那样,似乎早有预防:“忠革,你说的正式我想的。我觉得你可以回去以后加紧一下对**师的整编,争取能够在2个月里形成战斗力,到时候好成为灭刘歼杨的主力。如果真想你我判断的那样,这场仗一定要快速的开始,然后快速的解决,才能为革命政府带来威慑力,甚至是为国民政府的成立做好铺垫。”

接着胡汉民的声音转为严厉,表明了欲要**师作为主力的决心:“粤军、校军他们最近这段时间和对方交战不止,士兵们疲惫不堪。即便是我这这个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只有一个渴望上战场证明自己的军队才能够完成这次的战事,而我们革命政府的军队中,无疑就是**师。还需要忠革回去后要多加努力,严格训练,凡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尽可能的跟我说。”

高振点点头,想要吞并杨刘的部队是事先已经计划好的,你不这么说我也会做。谈完了这件事,胡汉民也一时找不出谈资在留下高振,再次叮嘱了一遍之后,才放高振离去。

第二天,高振便携带者孔祥熙和江西地质的资料赶回赣南。孔祥熙在孙中山去世之后,担任了治丧处主任,悉心为其料理后事后,本来可以陪同宋庆龄暂时留在北京,却放弃了这次机会。原先欲去美国游历的想法也转变成了来赣南,被高振凭请为赣南临时政府财政部长。

孔祥熙在收到高振的邀请时,仔细的考虑了一番,并非为一时之兴起而答应的。他原先就是一耳光富有经商头脑的人,若不是其发妻染上肺病撒手西去,国内又爆发“二次革命”,也许孔祥熙依旧在为经销“壳牌”火油而忙碌。也不会成为一名政客,即便是现在,他身上仍然表留着商人的铜臭味道。而他接受高振的邀请,也是因为看到高振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已经坐拥赣南,同时还有一个德械师的军队,可谓前景光明。而高振又真诚的凭请他为赣南财政部部长一职,无论是从资历上,还是从政治资本上,都是一个好的积累,也正是因此,孔祥熙才答应了高振的请求。

在高振离开的这段时间,赣南发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变化最大的就是工人这一块,按照临时政府的规定,企业除了要对工人经行文化和基础培训之外,也要制定出等级制度的工资。刚开始的时候,企业主们还是很上心的,做好了,不仅能够解决掉一直困扰他们的罢工问题,更多的是能够理直气壮的跟工人们座谈关于工资的问题。可是渐渐的,也出现了问题,就是各家制定的工资等级不一样,工资也不一样,挖人跳槽事件时有发生。而为了工人的事情,拿着告状到法院者也有,好在最后临时政府官员给了他们一个建议,就是由这些企业组成一个商业联盟,统一制定出工资等级和相应的工资。

工人这一块先开始也有不少人抵触,上完班,累了一天后还要参加什么工厂内部培训对他们来说有些强人所难,好在这些培训是自愿的,上不上都可以。慢慢的,不参加的人发现经常参加的人除了工资涨了以外,连平时说话也开始文嗖嗖的,偶尔还拿着报纸跟那里断断续续的念来念去,纷纷的对于这个培训感到好奇。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培训是有针对性的,企业不仅请来高级职工给这些学童们培训,还请来一些小学教师给他们上课。看到有直接利益后,这些不愿意接受培训的员工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走进了晚上举办的培训教室当中来。

工业罢工这一块先开始倒是没有过,无论什么问题,都由政府组织三方会谈。而对于工会提交的过分要求,政府直接否决。然而渐渐的,工会好像琢磨透了政府的行为,在有一次提交罢工失败时候,私自的组织了一次罢工行为。对于这次罢工,临时政府直接派宪兵队经行镇压,所有主策划者皆被送往法院,参与者也视其行为严重与否处于了拘留,少部分人被监禁了起来。广州各报纸也对此事进行了相关的跟踪报道,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是仅说赣南的市民和各界大部分人士对于政府的这次行为还是表示理解或是谅解。这和政府组织的报社是分不开的,一直以来,政府都在报纸上三令五申说明临时政府的条例问题,每天都会在报纸的一页专门讲述该条例是针对什么原则而制定的。

就拿这次罢工而言,工会组织向政府提交了申请罢工,原因是抗议企业联盟把初级工资定位12块钱每月,要求提高到20块钱每月,以此为基础,各级翻一倍。政府先对此次罢工的申请在各报上作出了答复,根据原来赣南企业平均工资,初级工资平均为5元,现在为12元,从原来日工资0.16上涨到了现在0.4;此外,政府在各刊上还以上海为例,工人平均工资仅为9元左右,日工资在0.3左右徘徊。同时,也根据赣南的物价向工会和各界人士说明,一个初级工人的12块钱工资足够一个5口之家的日常消耗,如果他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有工作能力的话,可以向政府报批,获得补助金。

因为以上所述之,临时政府再次拒绝了通过罢工的无理要求之后,之后又在赣南各界报纸再次刊登了此次关于否定罢工的缘由,向赣南各界解释了决绝的原因。在临时政府三令五申之后,工会依旧举行了罢工,临时政府只得根据条例对罢工进行镇压,抓获了为首的数名组织人员,及30多位在抓捕过程中反抗的工人,和70多为参与者。

并开始向各企业征询此次参与的工人名单,最后总共有将近200余人先后被捕,这些人都在上交了2块钱的行政罚款之后,被处以48小时拘留。组织人员则被送往检查机构,检查机构在搜寻完所有人证、物证及损失之后,代表临时政府把他们起诉到临时法院。

开庭的时候,各界人士,媒体都对此事开始了更多的关注和报道。最后法官在接受了陪审团的建议后,对几人处以了罚款50元,义工200小时,和驱除出赣南的刑法处决。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受到了媒体、民众的监督,大部分人士也对临时政府的处理和法院的判决的结果加以好评。但是仍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而这种论调在赣南并没有获得多少支持,却在广州、湖南等地引起了共鸣,纷纷在各自报纸上批评临时政府这种做法有破坏三大政策的嫌疑,广州革命政府也对此事展开了调查,最后却让这些人大为失望,就是连廖仲恺也在公开场合上声援赣南临时政府,声称这次临时政府的行为在为未来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处理劳资问题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启示和处理方针。

随着有人刻意的让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件事随后也开始不了了之。而那些被临时法院判决的人,在赣南的街道上,扫了200个小时的马路之后,给检察机关礼貌的送出了赣南地界之后,也再没有出现在众人视野当中。<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