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之仙欲> 第三百五十一章 转移视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一章 转移视线(1 / 2)

重生之仙欲 随着风启航 更新时间 2019-10-08

 “长对海涛工作的肯定,就是对海涛最大的鼓励!只要华夏能够富强,只要老百姓能够真正的奔小康过上好日子,咱们这些人,哪怕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比起革命先烈来,我们的基础更好,形式更好,如果咱们还比不过那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把华夏基础工业和华夏军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建设起来的先辈,那咱们就太辜负祖国人民对咱们的期望了!”杨海涛知道长最喜欢用成绩说话。

当年长说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展思想,并且说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论调,自己能够在安南以及东海大搞经济建设,在两地大搞改革,也正是附和了长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反正试点的影响面不大,如果改革有问题,可以马上进行纠正,而杨海涛在两地进行的改革,已经初步得到认定,安南的经济改革和展策略已经推广到整个东南省,这还多亏了杨明峰的全力支持。

现在整个华夏论展度,只怕除开南江省和东海市就数东南省了,杨明峰在东南省任职近二十年,可以说整个东南省都被他打造的如同铁板一块,想要推行什么新的政策和措施,只要省委一声令下,省政府和各级市县政府就会全力配合。

没有有心人干预,没有各级政府的扯皮和推脱,各种政令能够上行下达,思想能够完整的贯彻下去,就能够让这个内6省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散出耀人的光芒来。

东南省的改变,就如同在侧面证明了杨海涛的论点是有效的,而且也让不少想借此机会攻击杨海涛的人,纷纷闭上了嘴巴,由此可见杨明峰这一步棋走的多么正确。

当然这也多亏了杨海涛当年在安南培养出来的一大批干部,而且安南这么多年一直走在东南省最前面。甚至东南省地省会东方市都比不过安南,这让东南省其他兄弟市谁想的通?

合着你安南就能展起来,我们这些市难道就是后爹养的,展不起来吗?东方市在得到杨明峰许可之后,派遣了大量的干部到安南去学习经验,在杨海涛离开安南后。东方市也引来了新的展春天。

各级政府开始精简办事机构,开始以经济展建设为中心,开始尝试扶持民营企业的展,开始按照安南地规划模式,把东方市里的国营企业工厂分批迁往郊区,市区空余出来的土地,全部用做商业开。

仅此一项就给东方市创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十几条商业步行街和大型市场建立,大型公交公司和大型市商场建立。着实让东方市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面,生了大变样。有了安南市和东方市作为样板,东南省十几个地级市开始了变革。大批安南和东方市的干部被借调到这些兄弟市,支持他们的改革和展,为他们的领导队伍培养新的人才。

可以说。杨海涛地报告一上来。长让秘书把报告当作内参下到省部级干部手中。杨明峰马上就把东南省这几年地展报告递交了上来。可以说是直接用行动支持自己儿子地改革。让那些想出来讽刺几句地干部逼上了嘴巴。

短短十年地功夫。一个小小地安南市。就从一个普通地地级市。展成为赶省会城市地大型现代化都市。一个拥有机场、铁路、国道等一系列交通运输地副省级城市。一个人均收入名列全国前十地城市。

这样地成绩放在哪都能引起重视。更何况杨海涛在东海地5年多时间里。整个东海也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其中最引人瞩目地就是沪东新区地展。轮成立时间。沪东新区是杨海涛到了之后才成立地。

可是论展度。沪东新区却是整个东海展最快地区。而且是以金融和实业、交通、商业、服务等为一体地大型商业区。经济实力在整个东海位列第一。展度位列全国第一。人均收入全国第一。

没人能说杨海涛在经济领域不行。就连和实干派不对头地东海派和共青系都不得不承认杨海涛确实是干经济展地一把好手。5年地时间。就让一个从无到有地新区。成为全国第一。这样地实力华夏有哪个干部能做到?

不说沪东新区地展得到了整个东海市政府地支持。得到了长地支持。只说在同等条件下。华夏有哪个干部能做到杨海涛这样?他当年在没人帮助地时候。可把安南展成为全国地经济模范城市。

因此长对这个华夏的经济干将可是喜欢的很,这次杨海涛捅出这么大地篓子,也没有舍得有什么过分地批评,并且还大力支持杨海涛的报告,虽然在一些方面让杨海涛有些失望,可是这也是最好地结果了。

“杨明峰同志在东南省二十年,整个东南省的gdp增长比例,位列全国各大省市的第7名,把一个内6的穷省,展成为经济和工业齐头并进的强省。

你的报告杨明峰通知有过大规模推广和普及的经验,我觉得让杨明峰同志到燕京来,主持全国经济改革工作,你看如何?”长突然对杨海涛说出这么一个提议,顿时让杨海涛有些纳闷了。

不过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长这是在保护自己啊!如果自己提出改革意见,自己再上来主持工作的话,不说下面会有多少带抵触情绪的干部,就说燕京这些既得利益者,就足够让自己焦头烂额了。

在政治上父亲比自己更为老成持重,在经验上比自己也要强过不少,燕京不少老同志都是父亲那个年代的同志,很多政策的推广,父亲比自己更合适,阻力也相对少了许多,怎么说父亲也是数十年的老革命工作者了。

不敢说门生故吏遍及全国,至少在实干派当中,父亲的威望无人能及,有父亲在。那些有心为国出力的干部,才会聚集起来,全力支持父亲的改革。

而且万一父亲改革出了什么差错,也能保护到自己,毕竟父亲年纪也大了,再干一届就能够退休了。而自己正是年富力强,如果自己在这次改革上面栽跟头,那么想站起来就难了。

因此长才会提议由父亲前来主持改革工作,也只有父亲才会赌上仕途和名声,来支持儿子的改革工作,除开父亲,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长,我觉得国家计划委员会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革,现在咱们已经普及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已经成为过去,因此咱们得重新定义这一部门。”杨海涛地话一说,长就明白了杨海涛的意思。

感情杨海涛是想杨明峰到这个部门主持工作。看来他还真是思维敏捷啊!刚一听自己的意见,马上就拿出这么一个部门出来安排杨明峰,长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难道杨海涛这个小子早就在打计划委员会的主意了?

真是敢想敢做的年轻干部,一个省部级干部,就能够打计划委员会的主意,真不知道杨海涛还有什么不敢做地,不过计划委员会的职能也确实要改了,自己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对这个委员会进行改革。现在既然杨海涛提出让杨明峰来,那就听听杨海涛的意见再说。

“说说你的意见!”长再次点燃一根烟,看着眼前的杨海涛,一脸笑意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