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民国之风流人物> 第224章 冀东事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 冀东事变(2 / 2)

民国之风流人物 七匹孤狼 更新时间 2019-09-15

鉴于「冀东防赤自治委员会」成立后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声,殷汝耕此时心虚了许多。在12月2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声称:”本府决修明庶政,贯彻初衷,但不脱离华夏民国,故不自制国旗,仅于二十六日通告各国,宣布成立,不要求他国承认,亦不承认他国;唯『满洲国』因接壤故,事实上不能不发生外交关系。“

“无耻!”金钊将手里的报纸一把拍在了桌子上,气愤的说道,“我就不明白,秦桧夫妇已经在那里跪了近千年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争着抢着去当汉奸!”说着金钊伸出手将军纪扣解开,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领章上镶着三颗闪闪发光的金星。

不要因为这三颗金星,就以为我们的金钊已经晋升上将了,其实现在的金钊还只是个中将,确切的说应该是中将加上将军衔。

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军衔制度,1931年4月,南京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例如刘和鼎升任三十九军军长之时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金钊出任第七路军总指挥也是上将军衔,一些地方军阀,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现在国内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南京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而且新颁布的规定,上将军衔都有名额限制,特级上将限额一人,老蒋专用。一级上将九人,二级上将总共限额22名。这样一来,因为名额限制,便有许多原来的上将只能改授中将军衔,包括金钊这样的。其实按照金钊现在的实力来说,授予一个二级上将绰绰有余了,但是老蒋却故意挤兑金钊,说金钊的资历太浅,只给了个中将军衔。

但是不满的不只是金钊一人,很多改授中将的都对新出台的军衔制度表示不满,后来为了平息众怒,军委会便又增设了这么一个中将加上将军衔。中将加上将是指合于晋任上将者,因为员额所限,先加上将衔。待二级上将出缺,正式授予上将军衔。中将加上将,其服制军衔与上将相同,行使上将职务,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不是不想直接给你个上将,但俺们没名额。先给你配上将军衔、你先干着干上将的工作,但俺们可说好了,没名额,所以只给你中将工资!就这个意思。很可爱吧。

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的时候,就是中将加上将,死后追授上将军衔(二级上将、下同)。所以很多人说他并非上将,而政府官方的宣传则称他是以“上将”军衔殉国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就是这么来的,因此说中将加上将军衔,也勉强能算是上将了。

金钊也因此被授予了中将加上将军衔,说是等二级上将出缺之后,便能晋升二级上将,但是金钊却知道,有些人至死都没能晋升二级上将,当然了如果战死的话,理论上都可以追授二级上将,但是金钊可不想死,反正军衔,职位都是虚的,手里的权利才是实实在在的,金钊也就不在乎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