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道缘儒仙> 44、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归双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4、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归双凫(2 / 2)

道缘儒仙 鬼雨 更新时间 2019-09-16

王妃快步上前把兰儿搂在怀里,说道:“正在想你们过年会不会回来,你们就真的回来了。还没吃饭吧?先去吃点儿早饭!”说着领他们向膳房走去。

新春将至,正是欢乐无边的时候,辛苦一年的人们都在寻找安逸温馨的感觉。尤其是王府这种大富大贵的地方,更是早早的将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四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用完早点后,兰儿跟着母亲到内厅说悄悄话。叶昊天跟王爷继续慢慢的品茶。

王爷长叹一声道:“皇上有一年多没露面了,现在全是摄政王在说话。满朝文武大都望风使舵投奔摄政王而去。前些日子八王府大兴土木,附近的民房全被他逼着拆除,新建的王府比原来大了十倍不止。这不,他昨天送来帖子,请所有的王公大臣、大小官僚在腊月二十八日去他府上祝贺‘摄政王府’落成,据说皇上也会亲自前往,你说是不是有些奇怪,我到底该去还是不该去?”

叶昊天有些担心的道:“爹,八王爷是不是好几年没有请过您了,怎么现在忽然请您去?会不会是个圈套?还有,他们干嘛逼皇上前去?”

六王爷沉思了一会儿道:“即使是圈套也不是针对我一个人的,否则就不会一下请那么多人前往,你身为棋待召大概也在被邀之列。我仔细想过,他请那么多人主要还是为了扩张势力和测度人心,如果大家都站在他那一方,只怕不久之后他就要逼皇上退位了,就像赵高当年指鹿为马一样。赵高硬是把一只瘦瘦的鹿说成是一匹马,满朝文武谁敢说不是?”

叶昊天点点头道:“这件事不能让他那么容易得逞。如果事事顺利的话,将会有更多的大臣投到他那边去,局面将更加难以挽回。”

六王爷叹道:“问题是如果有人敢当面反对的话,只怕无法活过当夜。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你说谁不想活了?自己不想活不要紧,一家老小怎么办?”

叶昊天明白其中的凶险,于是道:“爹,不管怎样您都不要出面,去还是要去的,您就一直装糊涂好了。其余的事让我来想想办法。”说到这里他陷入了沉思。

到底应该怎么对付这些妖人?直接冲进去乱打乱杀吗?那样痛快是痛快得很,痛快之后恐怕就是头痛了。八王府到底有多少妖人?其中有没有功力达到神仙榜排名万名之内的超级高手?普通的妖人固然不可怕,然而会不会打草惊蛇?万一泄露自己的身份来历怎么办?对方一直在寻找身怀乾坤锦囊的人,幸亏先前逃走的那人以为自己是天琴星来的,若是给对方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份,只怕从此之后不单自己要四处躲藏,就连整个中土亿万百姓大概也永无宁日了。那时不单是真神的门徒,恐怕所有的修真人都想到中原来碰碰运气,若是他们像在天琴星一样掘地三尺寻找乾坤锦囊的话,那场浩劫恐怕比现在的九阴教还要严重得多。自己固然可以一走了之,然而老百姓呢?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看来在交手的时候还是不能轻易动用那些神器,一旦用了就要将对方一举成擒,不能使一人漏网。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京城人这么多,万一伤了百姓怎么办?纵然没有伤害百姓,他们会不会将消息传扬出去?若是走漏了消息,惊动了真神四大弟子级别的高手,自己又准备逃到哪里去?

叶昊天思前想后给自己定下了行动的原则:不能动用开天九宝,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必须采用侧面迂回的方式。可是到底应该怎么迂回呢?

这时他想起了那七位自己亲手打造的仙人来,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在哪里,说不定可以让他们适当出手,自己在旁边协助。

想到这里他将龟镜取了出来,试着查看京城的妖气分布。结果发现整个京城特别是以八王府为中心的地方黑气弥漫,极黑极浓,看来聚集了不少功力很高的妖人,说不定不但先前聚集在骊山的那些人都来了,而且还来了新的级别更高的妖人。王献臣被关在一个名字叫做“还魂阁”的楼里,那里的妖气更是恐怖,看来对方已经明白自己两次冒死救大儒的目的了,所以看守得无比严密。他又用龟镜查看七位仙人的下落,发现他们聚集在阁皂山阁皂观。

他仔细琢磨了好久,才对一直在旁边看着的六王爷道:“爹,看来我还要出去安排一下,不能在家里陪您老人家了,请您原谅。腊月二十八日那天我一定会赶到摄政王府,我会把聚会搅成一锅粥。”

王爷早已看见龟镜上妖气弥漫的情形,心情沉重的道:“我知道了,你去吧。谁让现在是多事之秋呢?我去将兰儿叫出来,让她给你帮忙。我也能看得出,这次回来她的修为明显提高了很多。”

叶昊天忽然道:“还有一件事想请爹帮忙。您能不能提供几个死心塌地跟着摄政王的官员的名单和他们的住处,越详细越好。我或许用得着。”

王爷点点头道:“这很容易,我立马写给你。跟着摄政王的官员已经超过了所有官员的半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死心塌地的最少有二十多个,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血腥,我写几个给你,你有机会最好将他们全都除掉。千万不要心存怜悯,那些人除掉一个是一个。”说着命人备好笔墨纸砚,提笔写了十个名字,然后起身到内厅去找兰儿和王妃去了。

叶昊天待墨迹稍干,将名单收了起来。等了好大一会儿,看到兰儿换了件崭新的衣服出来,手里还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看来王妃给她准备了不少好东西。

兰儿走近前笑问道:“公子,这次又要去哪儿?”

叶昊天笑呵呵的答道:“我带你去游山玩水,保证是你没有去过的地方。”然后两人跟父母告别,出了京城后驾祥云向西南方向飘去。

过了一会儿,叶昊天轻抚着身边的白云,眼望脚下不断掠过的大地山峦,开口道:“我们先去阁皂山,然后再去一个更远的地方。”

兰儿很感兴趣的问道:“阁皂山在哪里?我好像听说过,还真没去过。”

叶昊天答道:“阁皂山位于江西清江县东南,以山形如阁,山色如皂而得名,共有九十九峰,绵亘两百余里,为道家第三十六福地。相传葛玄曾在那里修真悟道,后云游四海,最终仍回到阁皂山,并在骆驼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炼丹数载,终成‘九转金丹’。他服丹飞升后,被尊为‘太极仙翁’。”

不久阁皂山到了,两人按落云头飘身来到离阁皂观不远的地方。放眼望去,但见绿树掩映之中现出一个极为高大的宫殿,门楣上面写着“金阙寥阳殿”,殿后隐隐约约有数十间房屋。阁皂观的大门完全敞开着,游览进香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两人随着人流拾级而上,一路经过金阙寥阳殿、昊天殿、正一堂、靖应堂来到祖师殿,周围的人渐渐少了。

叶昊天烧了几炷香,然后在功德箱里放了十两银子。旁边守候的小道士立即惊异的看了他一眼。

未等小道士说话,叶昊天抱拳道:“小师傅,我有几位朋友在此,请您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我姓叶,前来找他们有事。谢谢了。”

小道士有些不解的看了他几眼,见他不怒而威,身上隐隐然有一种说不出的神气,那种神气非道非佛,堂堂正正的令人不敢不从,于是急忙转身跑了进去。

兰儿忽然道:“我不想见那些和尚、道士。他们看我的时候眼神都怪怪的,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要隐身练功了。”

叶昊天哈哈笑道:“他们都是大德高僧、上仙真人,难道会有什么不良企图?他们看你这小姑娘一眼都是你三生修来的的福气呢。”

兰儿明眸一闪道:“只要公子每天看我几眼,我的福气就够了。别人看多了我还觉得吃亏呢。”说着飘身进入乾坤锦囊。

刚过了一会儿,小道士飞速的跑了出来,毕恭毕敬的道:“请仙长入内,师祖们在等着您呢。”

叶昊天跟着他穿过一个又一个殿堂来到后面的一处宅院里。院中早已站了数人,除了他要找的七人外,还有一人并不认识。

南宫铧看见他率先冲了上来,拉住他的手高兴的叫道:“先生,我已经将家父救出来了!家人也救出了一半!”

接着武当天玄道长指着多出的那人介绍道:“这是阁皂观的观主天风道长,以前曾经是我的师弟,所以我们挑了妖人的分舵后就到这里来休息。”

叶昊天连忙上前见礼,然后询问众人别后的经过。

大家七嘴八舌的报告各种好消息,看来短短的十来天收获真的不小。

过了一会儿,少林长老静观面现愁容的道:“人是救出了很多,可惜近乎三成的人身中剧毒,现在只是靠我派大还丹吊着,根本无法彻底解毒,这样终究不是个办法。”

听了这话,每个人都沉默下来,南宫铧更是咬牙切齿,眉头皱得像座小山一样。

叶昊天见了笑道:“大家不用愁,解毒的药材我已经找到了。待我炼点儿丹药出来,应该可以解除那些人身上所中的剧毒。”

众人都惊喜的看着他,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天风立即让人去取丹炉来。

叶昊天摆摆手道:“不用丹炉,拿菜刀、面板和饭碗来。”说着从乾坤锦囊中取出两株还魂草。

华山掌门孙克兴见了立即惊叫开来:“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还魂草?一株能还魂数百人?”

叶昊天点点头笑着夸口道:“别说是身中剧毒,哪怕是死了一天,只要尸体还没坏都能救回来。”

大家伸直了舌头看着他,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那种奇草。

一会儿工夫,所需要的工具都拿来了。叶昊天将还魂草放在面板上,取菜刀“啪啪”的剁个不停,片刻之间将还魂草剁成粉末,收进一只大碗里。接着他往碗中倒了些斑竹清泪和少许蜂蜜,调和均匀后对众人道:“好了,丹药已成,我给它取名为‘竹泪还魂丹’,药材除了还魂草还有斑竹清泪,这两样都能解除百毒。下面捏成药丸就是你们的事了,注意,别捏太大,像绿豆一样大就行了,多了就是浪费。”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天玄道长叹了一口气道:“我炼了两百年的丹药没见过这种炼法。”

叶昊天笑道:“炼丹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杂质,调和药性。炼的时间长是因为药中的杂质太多。其实炼丹的关键还是要找到好的药材,也就是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天风苦着脸道:“我炼的丹每个都是大若龙眼,绿豆大的丹怎么捏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捏是肯定能捏的,就是费点儿工夫罢了。

令狐瑾上前一步道:“要不让我来吧。我家传的青玉掌中有一招‘玉珠走盘’,可以将大的玉块捏成芝麻大小的珠子,现在用来捏药丸想来也可以。”

众人听了都很高兴,天风立即让人拿来一个大大的盘子,要看他表演“玉珠走盘”的神功。

令狐瑾将盘子放在桌上,又在桌上稍远的地方铺了张很大的蜡纸。然后伸手抓了一把调好的药泥,迈步走到八尺开外,十指轻弹,一个又一个的药丸准确的落在盘中,转了一圈变得溜圆,然后弹出盘外落在蜡纸上。他弹得极快,盘中的丹丸靠得很近,几乎成了一条线,落在蜡纸上的时候却又远近不同,片刻之间蜡纸上整齐的排列着一行行的丹药,真的每个都如绿豆大小。有人在蜡纸满了之后立即换了新的蜡纸。旁边的人帮着将蜡纸用刀划开,然后将一个又一个的丹丸紧紧的包了起来。

叶昊天叹道:“令狐大叔要是去做牛肉丸保证是一绝,满城的人都会挤着观看,生意肯定好得不得了!”

令狐瑾笑道:“你说得不错,等铲除妖人天下太平之后,我就带上老婆孩子去卖牛肉丸。”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道:“唉,妖人太狡猾了,我家的几个高手都不知道被关在哪里,想想就让人担心。”

南宫铧也道:“是啊,我们家被捉去十几人,现在才救出六个。要是能找到妖人每个分舵的位置就好了,那样就不用再千辛万苦的四处寻找。”

叶昊天闻言接口道:“让我来想想办法,请我给找间静室,我要起一卦,看看妖人的分舵都在哪里。”

天风早就将他视作天神,闻言急忙领他来到自己的丹房,然后掩上房门走了出去。

叶昊天看看周围没人,探手将龟镜取了出来,一边推动龟镜运转,一边在镜面上写道:“请镜兄给查查九阴教的大体分布,尽力而为,如果觉得困难就算了。”

龟镜转了一会儿显示出一幅幅的地图来,清清楚楚的标明了妖人所在的位置。他急忙取纸笔描绘记录下来,过了好半天才走出丹房。

此时“玉珠走盘”的表演已经结束了。丹药被包成无数个蜡丸。叶昊天走上前率先抓了几十个,然后让众人每个人身上带足百粒,剩下几百粒交给静观长老保管。

分完丹药之后,他将刚才所画的妖人分布图拿了出来,一一讲解给众人听。这次众人更是无比佩服,觉得面前这人简直是无所不能的了。

华山掌门孙克兴激动得道:“太好了,我们可以按图索骥,一个个的将妖人的分舵全部拔除。大家看看先从哪里拔起?”

叶昊天拦住他道:“目前有一件大事需要大家帮忙,救人的事可以先等等。”眼看众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他接着道:“妖人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京城,当今的摄政王就是妖人假扮的,他将在腊月二十八日在王府大宴群臣,借机宣扬实力,甚至逼皇上退位,所以我希望大家前去搅局。”

南宫铧首先叫好:“先生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跟你去!”

令狐瑾也跟着点头,表示愿往。

其余众人却有些疑虑。

静观长老道:“我们少林一向不准介入皇室纷争,这事怕有违寺规。”

他的师弟静思却叫了起来:“师兄!那不是皇室纷争,而是正邪纷争!”

叶昊天闻言接口道:“对,这是正邪纷争!原来的八王爷早就被妖人害死了,现在的摄政王确实是妖人假扮的,我怀疑假扮的人就是大家都没有见过的青冥真君。当今圣上的施政纵然有些过错,但毕竟还不算太坏,而且他怎么说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如果被妖人夺去了皇位,随后必然是大肆宣扬神教,不但百姓要遭殃,你们少林、武当所有寺庙宫观都会被改成‘神殿’。所以请大家仔细考虑一下。”

听了这话,华山掌门和少林静观长老再也坐不住了,都热血***的表示应该去。

只有武当的天玄道长犹豫着道:“我派曾经立过重誓,若非有圣上旨意任何人不得入京,这件事真的好生为难,我们当然想去,但是……”

南宫铧和令狐瑾当即骂道:“死牛鼻子,火烧眉毛了还管那么多?别说是诛妖,就是造反又怎么了?他们搞得我家破人亡,我也要弄得他们不得安生!你们不去拉倒,我们是一定要去的。”

天玄道长口中嗫嚅着道:“你们不知道我当初发下的誓言有多毒,这,这……”

叶昊天摆手止住众人,大声对天玄道:“你要圣旨吗!我给你写一个出来!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将传国玉玺取了出来。

众人看了看大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令狐瑾却道:“看样子是传国玉玺,想不到小兄弟竟然掌握了这种东西。不过凭空写圣旨未免太过于儿戏了,即使写了也没有号令群雄的能力。要想号令群雄只有监天尺!可惜监天尺早已不见了影子,否则神尺一出,谁敢不从?”

叶昊天闻言才知道自己好生无知,没想到监天尺不但可以号令朝廷兵马,连天下群雄也要听令,那简直太好了。此时他不及细想,探手取出监天尺来,喝道:“好!大家请看,这又是什么?”

众人见了立即单膝跪地,口中齐声呼道:“神尺一出,天下皆从!盟主号令,莫敢不遵!”

天玄道长补充道:“武当数千门人愿为盟主效劳!”

叶昊天觉得匪夷所思,此时笑也不敢笑,喝道:“我命你们移形换貌,五日后进京!这里有几个人的名字住处,你们到京城之后拿下名单上的几人,化作他们的样子,于腊月二十八日前往摄政王府,搅乱摄政王的好事。神尺令出,不得有违!”说着取出六王爷写的妖人死党的名单。

众人齐声应道:“是!”然后待静观长老接过名单后他们才敢站起身来。

天玄有些不满的叫道:“盟主不早说,害得我天人交战,让大家跟着看笑话。”

叶昊天做了个鬼脸道:“我哪里知道还有这事儿?到现在也不知道你们为何叫我盟主。静观长老,请你说说看,为何见了监天尺你们就称我为盟主?”

静观先是哭笑不得然后又毕恭毕敬的道:“此事说来话长,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能说这是华夏民族陷入危难之时大家奋力自救的一种方式。据说此尺最早由岳飞掌管,岳元帅领兵抗金,天下群雄纷纷响应,后来虽然他身死风波亭,但神尺早已在大家的心目中被奉为号令天下的令箭。到了文天祥大人领兵抗元的时候,神尺已经正式被尊为盟主箭印,当时在福州武林大会上,数百门派共同相约:‘只要是民族危难的关头,各门各派都要聚集在监天尺的周围,驱逐鞑虏,兴我大汉!如有敢违者群雄共讨之。’所以到后来朱英领兵逐元的时候得到了天下群雄的响应,因而百战百胜,无往不利。此尺本来被呼为神尺,只是进入本朝才被叫作监天尺。盟主之令只有在民族危难抵御外侮的时候才被遵从,而对于本族的内部纷争是没有用的。”

叶昊天听了心下明白,这些说法跟几位大儒所言一致。可能是大儒会在其中暗暗做了很多工作,最后终于使“汗青丹心尺”获得了天下群雄的认可。此中的秘辛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了。<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