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元地雷(1 / 2)

 超新星爆发并没有使世界的每个地方都发生巨变,比如,这个中国西南深山中的小村子,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不错,是没有大人了,但在公元世纪,平时村子里的大人也不多——他们都出远门打工去了。现在孩子们干的农活,也真不比那时多多少,他们每天的生活与那时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起大人们在的时候来,他们现在对外部世界更是一无所知。

但在大人们离去前有一段时间,这里的生活似乎真的要发生巨变了。那时,村子旁边修了一条公路,那路通到山里边,通到一个被铁丝网封起来的山谷里。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大卡车拉着满满的东西进去,然后都空着出来。那些东西要么用绿色的篷布盖着,要么装在大箱子里,没人知道是什么,但要是把它们堆起来的话,怕也有村后那座山那么高了,因为路上的那些大卡车像河一样昼夜流个不停,都是满着进去空着出来,有时还有那种顶上转着电扇的飞机飞进山谷,下面吊着个什么东西,飞出来时那东西就没了。就这样过了半年后,这里才又平静下来,那条公路也被推土机推掉了。村里的孩子们和已经病重的大人们对此都很不理解:公路不用就算了,干吗要费这么大劲儿毁掉呢?很快,翻起的路面上长满了草,看上去又与周围的山地差不多了。把山谷封起来的铁丝网也被撤掉了,村里的孩子们又可以到那里去砍柴打猎了。他们去后发现,山谷里没什么变化啊,树林还是以前的树林,草地还是以前的草地。他们不知道那上千名穿军装或不穿军装的人在这里的半年都折腾了些什么,更不知道那河水一样的车队运进来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那一切都像一场梦似的,渐渐被忘却了。

他们不可能想到,在山谷的下面,已埋下了一个沉睡的太阳。

历史学家们把它称为公元地雷。之所以这样称呼一枚洲际导弹,一是因为它身处世界上最深的发射井中,有一百五十米深,井口上部又覆盖着二十米厚的土层(所以即使在山谷里挖得很深,也不可能发现这个巨大的秘密),在发射前,要由一次定向爆破掀开土层,才会露出发射井的出口;二是因为它无人值守,只是等待着触发的信号,很像一颗埋在这个国土上的超级地雷,耐心等待着触发者的来临。公元地雷有九十米高,如果立在外面,看上去很像一座金属的孤峰。它在发射井中处于沉睡状态,只有一个时钟和一个接收单元在工作。接收单元每时每刻都在静静地聆听,在它所锁定的频率上,一定能听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嘈杂的声音,但它只是在等待一个长长的数串,这是个大质数,如果用世界上现有的最高速的计算机进行试算,到世界末日也对不上。而这个大质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副本,它就存贮在五人观察组的那台笔记本电脑中。当计时器走到315360000秒,也就是它启动后的第十年时,公元地雷的寿命已尽,它将醒来,启动所有系统,飞出发射井,飞出大气层,在五千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自毁,那时,即使在白天,人们也会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在空中闪亮十几秒钟。

但就在计时器启动后23500817秒时,接收单元收到了那个大质数,于是,它便继续接收后面的信息,那是两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接收单元中一个简单的程序对这两个数字进行了检验,如果它们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别超出了0~180和0~80的范围,那什么事也不会发生,接收单元将继续聆听下去;但这次,这两个数字虽然接近范围的边缘,但仍在范围之内,这就够了,它并不关心更多的事。这时黎明将至,西南的群山仍在沉睡中,山谷中笼罩着一层薄雾,公元地雷唤醒了它沉睡的力量。

温暖的电流在一瞬间流遍了那巨大的躯体。它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接收单元中把那对经纬坐标值提取出来再送入目标数据库,它立刻变成了数据库那十万分之一的世界地图上的一个点。中心电脑在瞬间生成了飞行轨道参数,同时,它从目标数据库中得知,目标位于一片平原上,于是立即把弹头的起爆高度定在了两千米。如果它有意识的话一定会感到奇怪,因为在它被装配完成后,曾经进行过无数次模拟发射,以检验系统的可靠性,在所有的大陆中,这个目标区所在的大陆是唯一没被试过的——但这不关它的事,一切仍按程序进行。在它的电子意识中,整个世界是极其简单的,有意义的只是那个遥远南方大陆上的目标点,世界其余部分只是标明那一点的坐标,那一点在地球透明的球面坐标系的顶端熠熠闪亮,引诱着它到那里去,去完成它那无比简单的使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