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 第135章 恻隐之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恻隐之心(2 / 2)

顾烈看了一眼锦衣近卫。

“斩。”

锦衣近卫上前捂住左成岚的嘴巴,将他拖下去,推出午门斩_首。

群臣伏地不起,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

没跪下的狄其野看着顾烈。

这个至高无上的大楚帝王,好似一瞬间老了两三岁,连鬓边的霜白,都像是更斑驳了些。

他也会老,他们都在一年年变老,狄其野自认心底很清楚很清醒,根本不知道顾烈在担心什么。

可就在这个瞬间,仿佛瞬间老了两三岁的顾烈,让狄其野忽然心头一慌,像是踏空了一级阶梯。

而顾烈也在看着狄其野。

顾烈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经做尽了一切,已经为狄其野做出了最合适的安排,就算自己出现意外撒手人寰,狄其野也不会落入千夫所指、孤立无援的境地。

可顾烈还是担忧,还是怕。

他怕自己先走一步,狄其野在这世上毫无留恋地活着;他怕狄其野在自己死后过得不自在、不开心……

就好像只要遇上这个人,顾烈所有的冷静善谋、英明决断都成了百无一用,只能无休止地担忧着,连身后事也担忧起来了。

“陛下,罪人左成岚伏诛。”

顾烈颔首应了,并不搭话。

狄其野单膝落地,求情道:“陛下,罪人已死,事还没议完,让诸位大臣起来吧。”

顾烈瞪着狄其野,把他那双桃花眼瞪得怒目圆睁,这种时候,你出头求什么情!

数天没给好脸色的狄其野对顾烈眨了一下眼睛,别生气。

顾烈心里恨恨地想,一点都不知道体谅人的倔驴,你不要以为你卖乖有用!

顾烈清了清嗓子,冷静道:“平身。”

“谢陛下。”

群臣一一站起,顾烈看了看袁斐,还是问了句:“你呢?”

袁斐本想喊冤,可也知道对着这个铁面无情的陛下喊冤是没有用的,而且陛下刚被左成岚挑衅过,面色铁青呢,但是不喊冤他就要死了!他就是想讨好上司,他没想要惹出这么多事来啊!他辛辛苦苦考上的探花!

袁斐脑子里一团浆糊,面对顾烈的问话,嘴巴抖得厉害,但就是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哇地一声叹道在地,放声大哭,一直喊着:“陛下……陛下……”

这阵仗看着是够可怜够难堪的,与当初那个金榜题名、金殿说笑的探花郎,简直是云泥之别了。

群臣都难免动了恻隐之心。

顾烈问他:“假若,那个无辜枉死的新妇泉下有知,得知你这个糊涂官罪有应得,你猜她现在是在哭,还是笑?”

袁斐闻言一怔,随即趴在地上不停地叩头,还是哭喊着:“臣知罪,臣知罪,可臣罪不至死啊陛下……”

群臣难免把刚才的恻隐之心收了回去。

顾烈微微摇头,摆手道:“都带下去吧。”

结案入封。

顾烈看着满朝文武,听不出语气地说:“诸位爱卿,咱们君臣,都一日三省吾身,好好为民办事,好好当官,啊?”

群臣悉数跪地,应诺道:“陛下教诲,臣等谨记于心。”

数日后,针对此案中僧侣妖言惑众之事,政事堂商议过后,发了律令。

大楚这些年来重农利民,渐渐废除了人头税,而是实行摊丁入亩,按照亩数收税。譬如,一家三口只有一亩田,那就只收一亩田的税,而不是收整整三个人的税。

这件事暴露出来了僧侣人数过多、无赖地痞投身僧道的问题,不利治理,不利民间风气,顾烈有心整饬风气,于是连带着道士一起倒了霉。

针对这些不事生产的僧侣道士,大楚宣布按人头收税,仅收一般农户的六成,但不论僧庙道观,一律必须劳作耕种,不得用香火交税,必须自耕自种,亲事农桑。

此举成了大楚年间道士和尚打架的源头,自此道士和尚斗殴不绝,但也确实有效遏制了懒汉无赖投身僧道的现象。

大名鼎鼎的楚初十五年袁斐案,自此全数了结。

此案一结,群臣们明显收紧了松懈之心,狄其野也没有再横眉冷对,顾烈的心情就松快了许多。

但顾烈的心刚放下,就不得不又悬了起来。

祝北河病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