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1908远东狂人> 第129章 说客(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说客(上)(2 / 2)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更新时间 2019-09-17

穿越者可以看清历史发展的方向,可这也注定了他必然是孤独的。

英雄寂寞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陈其美的话来看,现在同盟会对袁世凯的看法与历史上有很大不同,这或许正是赵北干预历史进程的结果,或许在同盟会看来,袁世凯的反清并非是出自本心,而是被他赵振华地那封“迥电”给逼的,袁世凯是逼上梁山,所以,没必要再给他更多好处,一个虚位总统已经足够了。

当然,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同盟会也不愿意把全部权力交到袁世凯手里,所以同盟会才会被宋教仁改组成国民党,用扩大议员人数的办法在国会中占据主动,通过控制国会来约束袁世凯的行动,正因如此,史学界通常认为宋教仁的遇刺身亡与袁世凯有密切关系,因为袁世凯从中得到的好处最多,随着宋的去世,国会里地反袁势力迅速烟消云散,袁世凯不仅掌握了内阁,还控制了国会,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

现在看来,同盟会依旧不愿意将全部权力交给袁世凯,不过他们现在采取的办法似乎是拉拢南方实力派,直接在立宪问题上给袁世凯下绊子,用责任内阁将总统的权力限制住。

不过这只是同盟会的打算,总司令另有谋划。

就在赵北走神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地汪兆铭说话了,他拉了拉陈其美的衣角,说道:“英士,总司令说得没错,咱们中国是需要一位强人来主导,咱们同盟会派别众多,人心不齐,有时候为了一件小事可以争论几天,没有战斗力啊。袁世凯手握重兵,威望又高,放眼天下,中国第一强人非他莫属。当年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一开始不也是大权在握吗?可是后来不也放弃了权位回乡伺候庄稼去了?焉知袁世凯成不了世界第二华盛顿、中华第一华盛顿?”

“他成不了华盛顿!”陈其美不屑地哼道。“他最多,能成拿破仑,还是滑铁卢的拿破仑!”

“扑哧”,陈璧君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北和熊成基等人也不禁莞尔,这个比喻很贴切,但只有赵北知道,这绝不仅仅只是比喻,袁世凯确实成不了华盛顿,甚至也成不了拿破仑,这不仅是历史已经证明了地,更重要的是,现在他赵北穿越过来了,这“中华第一拿破仑”或“中华第一华盛顿”地头衔无论如何也不能戴到别人头上去!

“所以说国情决定一切。华盛顿之所以出现在美国,拿破仑之所以出现在法国,都是由这两国的国情决定的,法国不可能出现华盛顿,美国也可能出现拿破仑,这与道德和素质无关,只与国情有关。”

赵北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做了总结,这几话看上去像绕口令的话一说,众人便是一阵沉默。

“那么中国呢?中国会出现华盛顿还是拿破仑?”杨度自言自语道,像是在问他自己,也像是在问别人,但没人回答。

“可能是拿破仑吧。”赵北在心里回答。

不过他到底是没有说出来,所以这话题自然而然的转移了。

“振华,这位陈英士先生说得不错,袁世凯确实是指望不上的。”熊成基拍了拍赵北的肩膀,打断了他“世界第二拿破仑”的美梦。

“这位是?”杨度看了眼熊成基,虽然熊成基这两天暴光率很高,但并没有引起杨度的兴趣。

“他就是安庆首义功臣,熊成基熊大都督,字味根。”赵北说道。虽然他才是安庆破城第一功臣,但现在光复会和同盟会在拼命宣扬的却是熊成基,至于赵北,似乎已经被有意无意的遗忘了,如果不是共和军声势浩大,并在实际上起着革命顶梁柱的作用的话,恐怕赵北已经被人踢到一边去了。

这让赵北有些受伤,好歹他也是光复会干部啊,介绍人还是熊成基呢。

这就是革命,既是革旧势力的命,有时候也不得不革一下同志的命,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革命者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只不过,最后能够实现理想的人只有一个,那个胜利者的奖赏就是整个天下。

现在的问题在于,赵北不是同盟会员,自然不会被同盟会高看一眼,而光复会却又山头林立,自从并入同盟会后,不少有威望的光复会员都加入了同盟会,光复会后来之所以得以重建,只是因为同盟会在领导权问题上发生分裂,一部分反对孙文的人由于相同的目的走到一起,这才重组了光复会,但是重组后的光复会缺少一个真正有能力统率会员的领袖,陶成章威望不足,章太炎过于张扬,会中与他们资历相差不远的人不少,两人都不能很好的整合光复会里的那些山头。

若论革命功绩,赵北倒是有资格在光复会立起自己的山头,可他并不想过早的卷入这种内部斗争,而且也没有信心压服那些老资格的会员。

所以啊,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军队里比较明智,实力决定一切。

“熊成基?没听说过。”杨度的话倒是让总司令那颗受伤的心得到了一点安慰。

“只听说安庆新军哗变的时候,若没赵总司令的那颗大炸弹,此次‘戊申革命’或许根本就挑不起来。”

光复会和同盟会在努力宣扬熊成基事迹的时候,赵北也没闲着,利用时政宣讲队,将自己的光辉事迹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现在,不仅湖北、湖南知道了他那颗“威力巨大之炸弹”的关键作用,就连远在河南、江西的百姓也都在传诵着“赵振华孤胆破坚城”的英雄事迹,除此之外,在袁世凯“反正”上赵振华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置的,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在说“一封通电定乾坤”的故事,说得就是赵北的那封“迥电”。(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