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昆虫记> 第四章 舍腰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舍腰蜂(2 / 2)

昆虫记 [法]亨利·法布尔 更新时间 2022-05-30

等美餐结束,幼虫就开始做自己的茧。这种茧是一种白丝袋,纯洁而又精致。有一种东西,它能使丝袋更加坚实,更好的保护自己。这种东西是幼虫身上生成的一种液体流质,像是油漆一样。这些东西在浸入丝袋的网眼中之后,会慢慢变硬,形成一层保护壳。幼虫还会在茧下面增加一个硬的填充物,使得这个丝袋更协调。

不久之后,这个茧会呈现出琥珀的黄颜色,和那种洋葱头的外皮很像。不仅是颜色,它和洋葱还有着同样细致的组织,同样的透明感。用手指摸上去,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就连这一点都和洋葱一样。将来这个黄茧里会孵化出完整的昆虫。可能会早一点儿,也可能晚一点儿,各不相同,这要看气候的变化。

舍腰蜂把食物都储藏好了,如果你想看一下它们的本能是如何机械,你可以和它开一次玩笑。

舍腰蜂辛辛苦苦地把蜂巢建好,带回了第一只蜘蛛。在蜘蛛身上最肥的部位产卵之后,便又忙着去抓别的蜘蛛。就在这个时候,让我们和它开一次玩笑,我们把那只死蜘蛛和卵全部取走,然后静静地等待着,看看黄蜂回来看到家中被盗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它回来之后肯定会发现自己的食物和卵不见了,被人拿走了。它会里外团团转地去找寻自己的东西。等它找不到之后,它会很无奈,只得再产一次卵。这些都是我们猜测的,但是事实会如此吗?答案是不会。它的反应和之后的举措和我们猜测的大相径庭,甚至有点不合情理。

它又带了一只蜘蛛回来,并把这只蜘蛛放到了巢穴中去,对于原先的蜘蛛还有卵的失踪,它毫无反应,似乎是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丢失。面对着这一切,它甚至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吃惊、诧异、失意、焦急和不知所措。在这之后,它又陆续地往巢里带回蜘蛛,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它是那样的盲目,每次它把巢里的猎物和卵都安排妥当了以后,便又飞了出去,继续努力地往回抓蜘蛛。等到它飞走了以后,我便会把这些蜘蛛和蜂卵悄悄地移走。尽管每一次游猎回来,储藏室里都是空的,但它还是不肯死心,固执地带回蜘蛛,这种徒劳的工作一直持续了两天时间。它一心打算要装满这个巢穴,可是不知为何永远装不满。当然,它不知道是我在捣鬼。我把巢穴里的蜘蛛和卵一次一次地取出来,两天内一次也没落下。我只不过是想看看,这个小傻瓜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这个毫无意义的工作。我们在比赛谁更有耐心,最终我赢了。

在第二十次带回蜘蛛之后,这位猎人可能是累了,也可能是以为自己的罐子已经装满了,便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巢穴封锁了起来。然而,里面实际上是空的,没有任何东西。忙了这么久却没有任何收获,而它却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真是有些可怜。

无论如何,昆虫不是高智商的动物,这是毫无疑问的。面对着出现的新问题,这些小小的动物总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迟钝。无论是哪一个种类的昆虫,都是如此。昆虫是一种完全没有理解能力的动物,这一点,我可以列出一大堆例子来证明。除此之外,昆虫这类动物还不具备意识。尽管它们会进行非常系统的工作,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我发现,它们的工作不是徒劳的,但也不是有意识的。它们日常的一些活动,比如筑巢、织网、捕食、产卵,这些活动和它们消化掉吃下去的食物,分泌出有毒的液体,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并不是主观上作出的的选择。这让我相信,所有的昆虫对于自己身上的才华和特殊本领,浑然不知,甚至会感到莫名其妙。

动物的本能是不会改变的。时间和经验对于它们来说是无用的,不能使它们的意识有丝毫的觉醒。假设它们只有单纯的本能,那么,它们是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复杂了,大自然的环境无时不变,意外总是时常发生。

因此,昆虫如果想生存下去,除了本能以外还应该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使它们能够清楚应该接受什么,应该拒绝什么。这种能力它是具备的,不过,这种能力还不能称之为智慧,我有一个更合适的称呼,叫它为辨别力。

那么,昆虫能否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呢?答案是不肯定的,有时能,有时不能。如果它的行动是出于它的本能,那么它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动。如果它的行动是出于辨别力而做出的,那么,它就能意识到自己的行动。

比如,对于舍腰蜂来说,利用软土来建造巢穴就是它的本能,就是无意识的。因为它从一生下来就会建造巢穴,祖祖辈辈也是这样建造巢穴。它们的巢必须要建在隐避之处,以避免风雨的侵袭。起初,可能只是建在石头下面的缝隙中,并认为很合适。但是,一旦当它发现了有比石头底下更好的地方,比如农夫的屋子里,它便会将它占据下来,然后搬过去。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辨别力了。

把蜘蛛作为子女的食物,这是舍腰蜂的一种本能。你没有任何办法使它相信,除了蜘蛛以外的小蟋蟀也不错,也可以和蜘蛛一样当做食物。不过,假设舍腰蜂吃的最多的那种蜘蛛,也就是长有交叉白点的蜘蛛变得非常少了,那样的话,舍腰蜂它也不会让它的孩子挨饿。它会去选择其他类型的蜘蛛猎杀,带回来给它们的子女吃。这种选择就是辨别力。

昆虫将来有没有可能进化呢?就算是有,推动它们进化的也是辨别力,而不是本能。

还有一个关于舍腰蜂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它来自何方,也就是它的祖籍。

我们已经知道,舍腰蜂在我们的房子里寻找着火炉的热量,因为它的巢是用软土的筑成的,湿气会把它融化成一摊烂泥,它需要的是一个干燥的场所。看来,热量是黄蜂生活中所必要的。

那么,舍腰蜂为什么会如此需要热量呢?为什么它总是感觉太阳提供的热量不够用,而是必须去人类那里寻找火炉之类的人工热量呢?这些问题都让人怀疑,是不是它原本不是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它原本生活的地方非常干燥,而且热量充足,就像沙漠那样。那么,它有没有可能是一个侨民呢?或者是被海水卷过来的。它是来自有枣椰树的陆地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它们同其他的黄蜂有如此大的差别了。除了它之外,其他的黄蜂都是避人的。

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会随之而来很多问题,比如,它们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人类还没有开始建造房屋以前,它住在什么地方呢?没有烟筒的时候,它把幼虫隐藏在哪里呢?

舍腰蜂在人类屋子里建巢的历史可能会相当悠久,也许能追溯到人类的原始时期。那时的人类生活在山上,用燧石做武器,用兽皮做衣服,用树枝和泥土造房屋,可能在当时这些房屋就已经留下了舍腰蜂的足迹。一个用黏土制作成的破盆,一件用狼皮或者熊皮做的衣服,都有可能成为舍腰蜂选择筑巢的地点。我还有一些疑问,当时它们把巢建在用树枝和黏土造成的粗糙的壁上的时候,会不会也像今天,优先选择那些靠近烟筒的地点呢?尽管当时的烟筒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烟筒不同,但是,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如果舍腰蜂在古代就已经同人类共同居住的话,那么它所见到的和经历过的人类进步一定非常多,并且,它也从这些进步中得到了不少文明的利益。这些人类不断进步的幸福,也被它转化成了自己的幸福。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天花板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还有在烟筒上加管子。当这些进步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怕冷的小昆虫会悄悄地对自己说:“多么舒服啊,让我们在这里安居吧!”

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向更深处追究。那就是在人类还没开始建造房屋的时候,甚至是还没有出现人类的时候,舍腰蜂又是在哪里造房子的呢?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问:在没有房子、屋檐、烟筒之类的东西之前,燕子和麻雀这些动物又是在哪里筑巢的呢?

燕子、麻雀、舍腰蜂这些动物的出现是在人类之前的。显然,当时它们是不能依靠人类的。在此之前,它们就已经具备了高超的建筑技艺了。

在人类出现之前,舍腰蜂住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困扰我已经有三四十年了。

我们在屋子外面找不到它们的窠巢的痕迹。无论是在空旷的广场,还是荒丘的草地里,我们都找不到舍腰蜂的住处。

最后,经过我长时间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回报。在西南边的那个采石场上,堆着许多碎石头子和废弃物。据说它们在这里已经堆积很长时间了,有几百年之久。堆摆在人们面前的这个乱石堆上积淀了几个世纪的污泥,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这个地方生活着田鼠,我寻找它的时候,幸运地发现了舍腰蜂藏在乱石堆中的的巢,而且还是发现了三次。

这三个巢与我们在屋子里发现的没有什么不同,也是用泥土做材料制成的;外面的那层起保护作用的外壳,也是一模一样。

对于舍腰蜂来说,这个地方很危险,但这种危险的环境并没有使得它进化得更聪明。偶尔我们也会看到,舍腰蜂把巢筑在石堆里的那些不触地的平滑的石头下面。

我由此推断,在还没有入住人类的房子之前,它们一定是把窠巢建筑在这类地方的。然而,这三个巢的形状让人惨不忍睹。它们已经被湿气侵蚀坏了,茧子也被弄得粉碎。周围没有厚厚的土来保护它们,它们的幼虫也已经被田鼠或别的动物吃光了。

这些荒废的景象让我吃惊。我来到邻居的屋外,看看能否挑选一个适当的位置当做舍腰蜂的建巢地点。事实很显然,母蜂不愿意听我安排,虽然看上去很惨淡,但是它还不至于绝望到这种的地步。如果是气候的变化使它不能像老祖先那样在室外建巢,那么我敢肯定,它就是一个侨民。它很可能来自遥远的异国他乡。可能是移民,也可能是难民,总之是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被其他地方收养。

事实的确如此,它们的老家是那种炎热的、干燥的、缺水的、类似沙漠的地方,在那里,雨水很少,雪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没有。

我相信,舍腰蜂的老家在非洲。很久很久以前,它们先是到了西班牙,又到了意大利,最后来到了我们这里。这一路上可以说是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它没有越过长着洋橄榄树的地带,再往北去。它的老家在非洲,而现在留在了我们这里。

据说,在非洲它经常在石头下面建巢。它还有一些同族、同宗的亲戚住在马来群岛,在那里,它们也是住在屋里。

无论是在世界的这一边,还是世界的那一边;无论是地球南边的非洲,还是地球北边的欧洲,甚至是马来群岛,它们都有同样的嗜好,那就是:蜘蛛、泥巢,还有人类的屋顶。

如果有机会去马来群岛,我一定要翻开乱石堆,找出它们的巢穴。如果我在翻开一块平滑的石头之后发现了它们的巢穴,我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