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浪漫情书> 第十五章 七二、又写情书(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七二、又写情书(下)(2 / 2)

浪漫情书 hou3776330 更新时间 2019-09-18

5月6日电台播出了新闻:“通钢企业公司第二水泥厂开展安全二道防线竞赛活动”;

5月1o日电台播出了消息:“二道江区城建局为农民办实事”:

5月16日电台在周末节目里播出了随笔:“你好快乐的星期天”;

5月23日电台在听友热浪节目里播出了杂谈:“难忘的5月16日”;

5月25日电台播出了新闻:“通钢企业公司第二水泥厂计划生育常抓不懈”;

5月28日电台播出了消息:“通钢企业公司第二水泥厂扬扁担精神”;

5月3o日电台播出了新闻:“通钢企业公司第二水泥厂工会为职工办实事”;

6月1日电台在周末笔会节目里播出了散文:“广播里的一株鲜花”;

6月8日电台在农家百事节目里播出了来信:“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

6月13日电台在周末笔会节目里播出了随笔:“听众的桥梁纽带”;

6月22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人物消息:“让人敬佩的女性”;

6月23日电台播出了新闻:“通钢企业公司第二水泥厂开展党员树形象活动”。

6月28日通化日报经济信息专刊25期表了一篇文章:

“钓鱼台”游人络绎不绝

二道江区新开的哈泥河‘钓鱼台’旅游区从5月29日开业以来前来旅游的人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一派热闹的景象。

6月6日是这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虽然天气从早晨就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们达到千人以上大车下辆4o多台显的格外的壮观。

‘钓鱼台’旅游区早在6o年代就有人梦想开。但那时经济困难、交通堵塞无法通过车辆。尽管这样每年徒步前来旅游的人也不在少数。到了8o年代改革开的春风吹到了二道江乡桃源村。由于‘钓鱼台’河沙优良、无杂质是建筑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于是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为了开采河沙把道路修到了‘钓鱼台’。道理畅通了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通钢、电厂、白酒厂、啤酒厂、棉纺厂、毛皮厂等大企业都来到‘钓鱼台’旅游被人们称为自然旅游胜地。到了1992年市政府把建设杨家崴子水库列为十件大事之一并确定在‘钓鱼台’筑水坝、建电厂、开旅游区。二道江区政府为了展旅游事业振兴经济决定在‘钓鱼台’开旅游区。他们从92年秋天动工建起了商店、旅店、饭店、凉亭等经济设施;又购买了橡皮船、钓鱼等旅游工具供游人使用。

‘钓鱼台’位于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的哈泥河畔。这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近处碧波荡漾、清澈见底;远处松柏翠绿、山花烂漫。尤其是那巨大的‘钓鱼台’上可同时容纳数十人钓鱼、观赏。(王文进)

文进从1991年2月14日起在通化日报表第一篇题为“他们温暖着一颗孤独的心”以后到今年6月18日共在报纸上表作品4o多篇。在这些作品里有新闻、有随笔、有通讯、有诗歌、有散文、有游记。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在这些作品里其中表在省报上7篇通钢报1篇;并在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稿件1oo多篇。

这些稿件的播出和在报纸上表极大的鼓舞了他的写作积极性。尤其是通化日报的王总编和区、乡宣传干部来看望他之后更激起了他的写作热情。

他想:自己是个农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而且文化水平很低。以前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奢望。87年在桃源村担任了支部书记以后由于乡里下达的宣传报道指标很硬压力很大。他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做这方面的尝试。为此他迈出了第一步。从此压力变成了动力。由于他的勤奋由于他的好学由于他的弃而不舍自打通化日报表了第一篇稿件后对他的鼓舞和鞭策是极大的他刚开始写作时只想写本村的新人新事可写着写着觉得不够写的。于是就展到外单位找米下锅。他先后写过乡里的、写过村里的、写过工厂的、写过社会的……这些新闻稿件较好的宣传了二道江乡和桃源村。

1993年1月他当了工人后又在通钢企业公司第二水泥厂进行宣传。他刚到水泥厂还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在报纸上表了两篇稿件在电台里播出了8篇新闻并引起了厂领导的高度重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