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浪漫情书> 第二十三章 一一五、亲切情书(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一一五、亲切情书(下)(2 / 2)

浪漫情书 hou3776330 更新时间 2019-09-18

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心。

一起起惨痛的事故在我们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血腥的事故我们更不能再次掉以轻心;

《安全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周》为我们带来了福音。

让《安全周》的宗旨指导工作让《安全周》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公民;

借《安全周》的东风天天抓好安全使〈安全周〉的果实累累丰满喜人……

第3篇作品论坛:

麻痹大意起祸端

对一起自我伤害事故的见解

口通钢耐火厂王文进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由于对安全意识的淡薄头脑中产生了麻痹思想。殊不知这些麻痹思想带来了可怕的事故隐患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不断生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给集体、国家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在这方面我深有感触。我曾经因‘安全知识淡薄、安全知识不强’生了一起重大的脑外摔伤事故险些断送了性命。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92年9月12日是一个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的好天气。那天上午9点多钟我去通化市二道江乡桃源村第七村民组办事。在回来的路上搭乘一辆装满沙子的老解放牌汽车。当汽车爬坡时从后面驶来一辆拉沙子的ca141汽车。这辆汽车的度比老解放汽车度快很快追上了我乘坐的的这辆汽车。就在两车行至齐头并进时我乘坐的车上还有一位3o多岁的中年男子。他嫌老解放车度慢一步跳到了141汽车上。或许是在这位跳车人的感召下我也产生了跳车的念头。我随后鬼使神差地向那辆车上跳去。由于汽车是在行进中加之我跳车的度慢了些正好跳在141后厢板外一脚登空当即头朝下摔在地上头部撞在老解放车的厢板上前额破裂一条1o厘米长的大口子动脉血管被切断。鲜血像泉水一样的往外涌立即昏死过去。此时好心人刘成志和装卸工急忙把我抬进驾驶室及时的把我送进通钢医院。在缝合时血如泉涌无法止住为医生缝合伤口增添了困难。医生和工作人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我终于脱离了危险……

每当我想起这段痛苦、不堪回的经历时心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打冷颤。通过这次恶**故既给我本人以深刻的教训同时也给周围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像上述的事故案例在我们的周围并不少见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认真的反思我清楚的现:凡是生事故者不管是自我伤害还是被别人伤害都是因为头脑中缺少一根安全之弦;思想上缺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自我防范意识。因此产生了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驱使下产生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错误想法致使最终受到安全的惩罚。直到事故临头才恍然大悟但这时一切都悔之过晚。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事故的生呢?先要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其次遇事要冷静不要盲目行事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的心理时时处处用安全提醒自己;再次要把安全摆在要位置不要时松时紧、时有时无。我们在马路上骑车时要做到三慢:即人多慢拐弯慢下坡慢。进入工作岗位时要佩带齐全劳动保护用品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自觉做到‘警钟常鸣、事故为零’。使安全的光环永远环绕着我们才能使幸福永远属于我们。

到9月末为止文进采写的稿件已经在报刊上表了167篇。这些作品的表极大的鼓舞了他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宣传了耐火厂提高了耐火厂的知名度。

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体裁很广泛:有农村的、有企业的、有政府部门的、有教育部门的、有区里的、有乡里的、有村屯的、也有个人的。只要他见到或是听到的新闻线索他都能克服一切困难去采访直至在他的笔下形成稿件为止。比如:他在1995年表在城市晚报第3版上的那篇〈倾注爱心〉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弘扬通化市第二中学一位青年女教师张凤霞的事迹。

可以说他对张凤霞非亲非故;也可以说他对16岁的中学生于慧龙更是素不相识。但他有一次在广播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他决定前去采访。

文进作为通钢的一名员工去采访一名中学教师而且这名教师还是通化市第二中学的可以说对他毫无相干。但他出于对老师的敬重;但他出于对一名失学儿童的关心;但他出于对好人好事的赞扬。因此他三番两次地去通化市二中进行采访。先后采访了张凤霞老师、采访了该校的校长和书记、采访了于慧龙的父亲。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这篇稿件终于表在城市晚报上并引起当时的极大轰动和有关单位的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