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万春街> 第326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1 / 2)

万春街 小麦s 更新时间 2022-06-07

 第三百二十六章

年初六这天, 顾家的早饭是顾阿婆带着斯南和斯好准备的,煤球炉子上先烧好新疆大枣甜汤,再把装着海参小米粥的小砂锅搁上去。这盒大连参还是年前陈东来让陈东海想办法弄来的, 说离休老干部们都吃这个, 不寒不热, 对癌症病人特别好。

昨天大布朗帮忙做的汤团还剩了不少, 不用进冰箱就冻得梆梆硬, 黑洋酥的、肉馅的、荠菜虾米馅的各煮了三镬子, 在灶上, 陈斯好忍不住就吃了两只肉汤团,少不了又被斯南一顿嘲。

汤团煮好, 蒸笼上锅,包子馒头蒸饺各一层, 蒸锅下头里煮两只给顾东文吃的鸭蛋和八只鸡蛋。顾阿婆吃不准西美两口子什么时候到, 万一早到了,也得有个茶点端得出来, 于是蒸好面点,仍旧又煮了一大碗烫干丝,炒了一碟八宝辣酱。

斯江七点钟爬起来,斯南和斯好已经重新灌好热水袋躺回被窝里睡回笼觉, 顾阿婆和陈阿娘赶早去了小菜场。顾家从腊月二十六开始连着吃了许多天的包子馒头, 斯江看着八宝辣酱咽涎唾水,景生一边笑她馋, 一边手脚麻利地下了两碗阳春面。

两个人在灶披间里吃好早饭, 景生踏上黄鱼车,斯江帽子围巾手套全幅武装坐进后斗。黄鱼车一颠一颠地往弄堂外去。

长乐路的小仓库借在一条小弄堂里,黄鱼车进不去。门口晒太阳的几位老太太笑着喊景生:“小顾老板来啦?车子用不着锁, 阿拉帮侬看牢。”

“谢谢阿婆,过年好,马年吉祥。”景生笑着打招呼,把准备好的两袋水果拎下来送给老太太们。

老太太们客气了两句,接过去熟门熟路没几下就分完了水果。

“女旁友邪气漂亮嘛,两噶头老配额。(女朋友极其漂亮啊,两个人很配的。)”

“放心哦,阿拉天天帮侬看勒嗨,没小偷额,有两个小鬼头放炮仗,讪被阿拉赶到弄堂外头去了,万一着火,要出大事体额对伐?”

景生笑得极灿烂:“是的,谢谢阿婆。”

斯江两眼闪着星星看向景生,啊呀呀,她男朋友简直不要太聪明太结棍哦,想亲。

景生捏了捏她的手,从裤袋里又掏出一包硬中华给旁边门房的老伯伯,连声道谢。

老伯伯嘴上叼着一根烟提着一串钥匙踱了出来:“老曹一家门初二就回无锡了,怕有赤佬闯空门,吾又帮侬加了道锁。小顾侬就放心好了。”

景生借的“仓库”其实是院子里搭出来的一个铁皮小棚子,朝外简陋的小铁门上倒是锁了一把大锁加一把环形锁还有一条铁链锁。斯江忍着笑问景生:“这是生怕人家不知道里面有值钱的东西吗?”

景生不禁也笑了。

门房老伯伯把他好心加上去的铁链锁开了,扬了扬眉毛:“小偷要偷,管侬看上去有钞票还是没钞票,多几道锁费工夫,就被阿拉捉着了呀。”

斯江笑着点头表示:“老伯伯侬港得没错,谢谢谢谢。”

小仓库实际上倒不小,大概有十几个平方米,打扫得很干净。四个货架只有一个上头堆着货,角落里拆平的纸箱叠成一人高。门边有张小办公桌,台面落了层薄薄的浮灰,旁边一个半人高的文件柜里有几本蓝色硬底的账册,柜子上放着热水瓶、收录机、熨斗和一个簸箩,簸箩里剪刀针线俱全。烫衣板收拢了靠在文件柜边上,三个湖蓝色塑料方凳叠在一起,旁边放着笤帚簸箕拖把水桶脸盆抹布之类。

斯江头一次来,在这螺蛳壳里转了两圈,很有鸟枪换炮的振奋感,比起以前挤在亭子间里理货,这间仓库就很像真的一样了。

“什么像真的一样,本来就是真的。”景生一边笑,一边把货架上面去年秋季剩下的七八件风衣拉了下来,让斯江把货号和尺码登记在出库单上。他利索地把烫衣板架好,电熨斗插上插头,准备熨烫要出样的样衣。

两人在仓库里忙到九点半,四十几岁的仓管阿姨抱着保温杯和热水袋到了。景生略交待了几句,在出库单上签了字,三个人把理好的货往外搬。

十点半,华亭路上大部分摊头开始准备迎客,各家老板老板娘都穿得喜气洋洋,互贺新年。景生和斯江帮模特搭配好衣裳,给两个阿姨发了开门红包,就去工商局去咨询开公司的事,想着咨询完正好赶回万春街等顾西美他们。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注册公司的手续和个体户全然不同。公司分内资和外资不说,有限责任无限责任,自然人公司等等,政策法规各不相同,注册资金、投资金额、银行开户、验资、会计、办公场所、股东协议书、公司章程等等事情均繁琐之极,想要拿到营业执照,没有三五个月根本办不下来,后面还有税务局劳动局物价局质检部门等等一大堆事体。没有最麻烦,只有更麻烦。

好在两人长得好嘴巴甜,静安工商的一位年轻小伙子接了景生一包软中华后,指了几条路:一样是开公司,股东里有人拿香港身份证的,必须开成合资公司,得先去区招商局申请批准立项,凭招商局的红头文件才能再去外汇管理局申请,从香港进来的投资额不管是美金还是港币,都要先有外汇管理局的文件,才能到银行开办外汇账户,随后才能申请公司账户,前期筹备工作相当麻烦,当然好处也有,现在香港或台湾的资金投资内地,工商税务各方面有特别优待的一条龙服务。

景生和斯江面面相觑,真正体会到了隔行如隔山。

年轻人又说,注册地点呢,最好是找个有熟人的街道办事处,直接租他们下属的三产,这样算街道引资成功,不但有限期内的免税免租各项优惠,介绍人还能拿到一定比例的奖金。日后公司运转过程中,街道干部们自然也会尽量搭把手。此外公司要缴的费用太多,当中能避的不能避的,能少交的能不交的,各路神仙自有神通,街道一般都会介绍一个靠谱的老会计帮忙担帐,一本账五十块洋钿,一个月去公司一两趟,税务劳动局等方方面面都能摆摆平。而各个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方向和优惠政策也各不相同,比如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优先引入外贸公司和星级酒店,漕河泾开发区呢,重点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像长静徐,看重的都是大体量的商贸服务业,随便数一数,未来五年要开业的大型香港台湾百货公司就有近十家,卖衣裳的个体户开小公司基本没花头。

年轻人难得有机会发挥,看到斯江一脸讶然和崇敬,恨不得倾囊相授。最后总结了一条:你们这种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还不如个体户最灵活实用,多招几个人,闷头赚钱,一年做到一千万朝上再考虑开公司还差不多。

他这最后一记闷棍,直接把景生和斯江都打懵了。

两人从工商局出来,拎着一堆资料沿着胶州路往华亭路方向走,沉默了一会,斯江振奋起来:“阿哥,你不是说地铁准备了三十几年才试验成功的吗?万事开头难,很正常对?”

景生笑了笑:“我就是觉得小胡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我们个体户的执照可以用,没必要改成公司执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