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秦时明月之公子羽> 第46章 稷下舌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稷下舌战(1 / 2)

 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

自齐王召开稷下之论消息传开,齐国乃至天下各地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或为民,为国,为利,为名。

稷下学宫短时间内竟然聚集了数百人,可是当他们知道这次的论题主要内容竟然是如何抵御秦国保卫齐国,欲纷纷离开,却发现稷下学宫已被秦军包围,后听闻是齐相后胜下的命令。众人皆怒火焚烧,有几个年轻气盛之辈欲与之理论,皆惨死与死齐军金戈之下。

就在众人喧闹苦恼之际,一齐国将领走来,说道:“尔等全部听令,相国大人有令,限尔等一天之内想出抵御秦国之良策,以及如若降秦如何能为王上获取更大的利益,若一天之内未能想出良策,超出一个时辰则杀十人。”

齐国将领刚一说完,众人便议论纷纷,有着前车之鉴,并无人前去理论,虽然愤恨却也无可奈何。

而众人之中便有赢羽和钟离眛二人,“公子,这样的真能抵御秦国军队吗?”

“齐王,简直是自寻死路,这数百人中,多慷慨义愤之士,大贤能人之士少有,依我之见,齐王抵御秦国是假,投降获利才是真,即使有人能够想出良策,也不会说出来的。”

“天作孽有可为,自作孽不可活!”钟离眛道。

有一人走至高台之上,说道:“今齐王欲用此法,逼我等献御秦之策,降秦之策,而我才疏学浅,未能想出御秦之策,却也不愿出此降秦之策,不知各位有何高见?”

一人说道:“这里尚有稷下学士数十,其余贤人数百,必能想出御秦之策,先生既不愿出降秦之策,却甘愿死于齐军之手乎?”

刚才那人说道:“若出降秦之策,则为齐国之罪人也,我等日后如何面见世人,行走于天地之间。”

有人说道:“不然,我观齐王根本就没有抵御秦国之意,召我等来此不过是为了降秦之策而已,而且以齐国之力,怎能抵挡秦国铁骑,若降秦则齐国百姓亦可免遭战乱之苦,只是齐王并没有为齐国百姓考虑而已,只为了自身而已。”

一人大喊道:“我为齐国之人,怎能看着齐国被秦国所灭,而在场之人皆为六国之人,六国破灭,家破人亡,尔等甘愿作亡国之人乎,我等国人多惨死于秦军之手,且秦法严苛,秦灭六国,则六国百姓则身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等死后如何面见列祖列宗。”

“决不能降秦,灭国之仇,亡国之恨不能不报,无论齐王是何意,绝不能投降于秦,身为六国之民,当以复国为志,今齐国尚在,若能大破秦军,未尝不能复五国,重现昔日七国并存之日,国破家亡,日夜纵泪,苦不能回家,即使尚有一丝机会,粉身碎骨亦不退也。”一人说时,声泪俱下。

此人说时,不少人皆痛哭流涕,衣衫尽湿。

“你欲抵御秦国又有何用,齐王本不欲抵御秦国,且你又有何御秦之策。”一人说道。

“非也,齐军四十万已达边界,齐王虽有降心,却还未下定决心,若有御秦之策,齐王未必会降。”另一人回道。

“降秦易,而御难,尔等谁又有御秦之策?”赢羽喝道。

赢羽说完之后,众人皆低头不语,一人大喊道:“我等虽没有抵御秦国之策,但必以死拼之,万人一心,必可阻秦,而后可徐徐图之。”

“其余五国,无不以死抗秦,强如楚国,一战而灭,齐国与之不若以卵击石,自不量力,我等死亦无碍,若是因此而牵连我们的族人,至死难当啊!”

“为国尽忠而死,乃全族之光荣也,怎能惧死。”

………………

众人因为各自的意见不同,分为两方,一方支持抵御秦国,而另一方则支持投降秦国,然而数百人中只有数十人支持投降秦国。双方争论不休,未有定论。

赢羽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国灭六国乃大势所趋,非秦之强乃六国之弱也,七国之主,周室八百,传至今日,周室衰微,秦以天代之,岂有不合,夏灭为商,商亡为周,周后为秦,天道使然,七国之人,炎黄子孙,非异族也,本为一家,合该统一,天下一统,亦民心所向也,使民之安居乐业,无战乱之苦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征伐不断,苦民久矣。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灭六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非人之力可阻也,齐若降秦,乃顺应时代,不可拒也。”

一人对着赢羽喝道:“尔为何人?怎敢说出如此之胡言之乱语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