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暗黑大宋> 第二一〇章 谋事在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一〇章 谋事在人(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更新时间 2022-09-04

“朝中有这样的干臣?”

“陕西转运副使蔡公。”

“蔡挺?”

“就是他。”

“你可知道他是蔡抗的弟弟。”

“蔡抗怎么啦?”

“蔡抗得罪了官家。”

当真王巨不清楚,太清楚不过了。

一把大雨将赵曙下蒙了,然而雨过天晴,赵曙故态复发,濮仪之争再次开始。下雨时,蔡抗的话最多,不能嘲笑古人的眼光落后。例如司马康,突然某一天对司马光说:“你不是我父亲,我亲生父亲才是我父亲。”

司马光会怎么想?

就是放在后世,这个眼光也不是很落后的,比如一户穷人家养不起孩子,将子女交给别人哺养。别人好不容易将这个孩子养大成人成才,这个孩子突然对养父母说:“你们不是我父母,我亲生父母才是我父母。”

养父母如何想?

赵曙没有一直留在赵祯身边养,但交给他的却是一个皇位!

然而赵曙却果断地罢去了蔡抗言臣之职,得,你做知制诰吧,不过蔡抗仍在罗嗦,赵曙一怒之下将蔡抗外放到了定州。

接着来,矛头对着了言臣贾黯,外放到了陈州,贾黯想不通啊,心情郁闷,活活气得病死。见事不妙,吕诲范纯仁与王巨的“师兄”吕大防自己儿请求离开京城,司马光索性躲着修书了。

同知谏院傅尧俞侍御史赵鼎赵瞻正好出使辽国,回到京城,听闻这件事,主动请求回家待罪。

那正好,韩琦让台谏来了一个彻底的大换血,全部换上自己的心腹。

也许乍看这件事很简单,不就是一个死人的名份问题吗。实际赵曙韩琦欧阳修这么做,带来了极严重的后果。

第一就是台谏机构,他们做什么的?一是言事,二是监督群臣,特别是宰相。自从韩琦赵曙开了这个坏例子后,宋真宗好不容建立起来的监督机构全部废罢,为权臣上台打下基础。若是王安石还好一点,关健后面的那个权臣……蔡京!

第二所谓的庆历新政,它带来的伤口好不容易让赵祯挽救过来,一场濮仪之争,又**裸地撕开了,党争在治平时实际出现了坚固的雏形。

第三撕开了赵祯时的温文尔雅的面纱,韩琦在教导大家权臣是如何炼成的,那就是凶狠,抱团!

所以明年春天,范镇草韩琦迁官制,引周公霍光故事。

如果不明白,还有一个故事,夏竦为了陷害富弼,弄到了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信,然后让婢女摸仿石介的笔迹伪造信函,实际只伪造了一个字。石介原信上是勉强富弼要行伊周之事,但让夏竦改成了要行周霍之事。

就动了这一个字!

伊尹辅佐商汤开创了商王朝。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死后,他全力辅助小皇帝,一面饱受谗言,一面东征西讨,将商朝余孽全部镇压,使得周朝海风宴平。将伊周二字联在一起绝对没问题。

霍光不用说了,废了一个皇帝,立了一个皇帝。

若是周霍呢,这两人都是凌驾皇权之上的超级权臣。这样的人物,才是所有君王的恶梦。

仅是一个字,范仲淹与富弼彻底息菜。

现在范镇又将周霍拿出来了,韩琦,你好退下了。

韩琦只好上表求去。

然而赵曙离不开韩琦,于是责备范镇,韩琦辞表不报,范镇也低估了韩琦的脸皮,他才不是谦谦君子范仲淹富弼,赵曙不报了,俺继续做首相吧。倒是范镇自己被外放到了陈州。

那时候吕范他们还没有离开京城,联手上书:“伏见参知政事欧阳修,首开邪仪,以枉道悦人主,以近利负先帝,将陷陛下于过举之讥。”

不报,再上:“臣等本以欧阳修首启邪议,诖误圣心,韩琦等依违附会不早辨,累具弹奏,乞行朝典……而臣等不能早悟明主之罪,益深重矣,岂可复居言路,为耳目之官哉!”

也不要怪几个言臣急,用东方不败与岳不群两人让大家选择,最讨厌的会是那一个人?

九成会选岳不群。

若是贾昌朝夏竦这么做,吕范他们还不会生气,人家就是小人,乍的。可是韩琦不行哪,你是君子,所以几人这话儿说得就难听了。

赵曙逼得无奈,只好让韩琦欧阳修自辨,两人说:“冤枉哪,臣是忠臣。”

好吧,你们是忠臣,几个言臣冤枉你们了。这才逼得三人自己要求外放……

蔡抗则是第一个悲催的言臣。

所以张太监说蔡挺是蔡抗的弟弟,不能推荐。r115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