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暗黑大宋> 第743章 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3章 逼(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更新时间 2022-09-04

况且是这么多。

更要命的是这中间将士的数量同样接近了二十万,包括王巨推荐的超级名将高永能。

经过熙宁之初裁减,禁兵数量只有五十余万,然后是各地边军、土军、弓箭手。至于陕西的则有十几万保捷、弓箭手与蕃兵。

但这十几万乡兵式的将士则是宋朝最能打的军队。

然而经过这两次惨败后,这些乡兵折损了近半,折损的禁兵实际不多,但这少数折损的禁兵全部禁军中最精锐的禁兵。

可以说现在辽国皇帝不争气。否则率军南下,宋朝最大的危机便到来了。

但高滔滔不知道啊,她只知道死了这么多战士,而且多是精锐军队,辽国虽然与宋朝搭成和盟,可两次乘着宋朝危机来勒索。万一再来勒索呢,若是再来勒索,恐怕这次勒索的胃口更大。

所以这时候,能让王巨回来,其他的就忍了。

大不了以后朝廷就当养着一个丁谓,等危机过后,再慢慢解决吧。

高滔滔只说了一句话,但不仅是让王巨回来,还默认了让王巨回来,朝廷所付的代价。

正好吕公著又再次上书,反对朝廷开边。

于是赵顼将吕公著外放到定州。

然后又将王珪召到内宫商议。

商议的就是元丰改制,重新仿佼唐朝制度,事无大小,于中书取旨,门下审覆,尚书受而行之。

也就是唐朝的三省制度,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那么西府呢?

西府与三司则架空成宋朝原来的尚书六部了,会成为一个空壳。

这样政柄就回到了中书,一是省得理财之人不知兵,理军之人不知政不知财,理财之人不知政不知兵。

二是简化了政令。

这是谋划了近两年的事,因此赵顼对老王说的不是这个。

他说道:“国家危矣,须用一人。”

老王多机灵哪,立即说道:“如果王子安回来,老臣以位让之。”

赵顼迟疑了一下说:“朕非是此意,而是让重置中书令。”

这是指前段时间的议论,蔡确听说朝廷准备改制,便对老王说,公久在相位,必拜中书令。

老王于是对赵顼密言,三省长官位高,恐不段置令,以左右仆s兼两省侍郎足矣。

在唐初中书令、侍中与尚书令,乃是最顶级的官员。宋朝也置,但成了阶官。

但唐高宗病重后,武则天渐渐专权,慢慢取缔了这三项顶级官职,而是以左右仆s或侍郎,代替相位,用此降低宰相之权。

所以老王有了这个提议。

本来改制后权利向中书集中,大家就可能很不高兴了,再置中书令,不高兴的人会更多。

老王沉吟良久,说:“恐有非议。”

“非如此,此子不会回来。”

老王还是摇头。

若是王巨现在回来担任中书令,在两次大败,万众盼归的情况下,不会有人敢反对的。然而数年一过,大家从惨败中走出来,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难道到时候再将王巨*走?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赵顼沉默。

老王忽然看着西边。

如果让王巨回来担任中书令,也不是不行,虽然凌驾于自己之上,但相信王巨对自己一直很尊敬的。

关健是西边有一群人哪。

赵顼会意。

于是做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以王珪为尚书左仆s兼门下侍郎,蔡确为尚书右仆s兼中书侍郎,知交州章惇为门下侍郎,参知政事张璪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蒲宗孟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范纯仁为尚书右丞。

到了今年,交趾已经渐渐平定了。

一部分交趾人回来后,老实的让章惇安置下去,不老实的也镇压下去,还有一些交趾人沦流到了真腊等地界,过了这么多年后,在那边安定下来,也不想回来了。

章惇又于长山地区设置了一些堡砦。

可能未来交趾还会有些不太平,但不会出大问题了。

于是赵顼将章惇召了回来。

王巨不是说自己孤立无援吗,现在朕主动给你找一个帮手。

然后又将范纯仁传到宫中,对他说,昔日王子安曾评价我朝数位大臣,章楶于军事,薛向于理财,张载于育化,还有卿之c守,当为我朝第一人也。

也就是以后朕将王巨召回来后,你就不要再找王巨麻烦了。

随后连连贬罢了十几名大臣,都是当时凶狠弹劾王巨的士大夫。

但关健还有一个人。

赵顼刻意派黄和为中使,并且秘密吩咐一番,然后让他去洛阳传旨,让文彦博知杭州。

文彦博说道,老臣致仕。

黄和立即说,如果文公致仕,请去杭州后才致仕,否则为难奴婢。

为何呢,如果现在文彦博致仕,他就象富弼一样,身上还有一大堆职官呢,那么就可以继续呆在洛阳,在后面煽风点火。然而随着调任杭州,这些职官大多数都拿掉了。

其实黄和最想说的一句就是,你请求致仕可以,但也将自己身上的职官阶国爵位一起辞掉吧。

文彦博说,老臣老了。

黄和讥笑道,文公虽人老,但心不老啊,就是朝堂上的士大夫也没有你上书多吧。

老臣上书乃是为了国事。

好一个为了国事,*走王子安,牺牲六十万人,这就是国事!

你这个奴婢!

文公莫要动怒,奴婢虽是奴婢,也是为了文公好啊,文公虽然年高,可子孙年不高。

你敢威胁我!

文公机谋之深,无人能及之,难道看不清大势所向吗?(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