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意三国> 第八章 忘年之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忘年之交(2 / 2)

我意三国 易飘零 更新时间 2019-09-20

“晟哥哥,出来和大家一起玩啊。一直待在屋里会闷出病来的。不要老看书的嘛。”铛儿的行动十分迅速,她在这边辞别了德儿他们之后,便迅速的回家找到了还在书房里学习的李晟,开口劝慰道。

将脑袋扑得低低的,几乎大半个身子都被四周累起来的书所包围的李晟,连头也不抬一个,随意的回答道“谁说我一直待在屋子里的?我不是天天都去找玄叔聊天的嘛,哪里会气闷。”

“那不算的。”铛儿嘟起了嘴,颇有些生气的反驳道“玄叔可是比你大了好几岁了,根本不可能和你玩。而且都是你一直在问问题啊根本就不是在聊天啊。”

“是吗?”李晟不置可否,他又重新趴下身子,再也不说什么了。

第一次劝说,铛儿根本就是以失望而告终的。她无法说服李晟放弃手头的工作,最终便只能乖乖的在一旁看着。过了年了,她也大了一岁,性子似乎变得文静了一些。虽然依旧喜欢玩耍,但要她真正的静下来,在某一个地方呆着的时候,她还是能做到的,尤其是要她待在李晟身边的时候。

细细琐碎的翻书声,如同一段绵绵轻语在铛儿的耳边倾诉。感受着书房里燃烧着的炭盆所发出的温暖,眼中看着李晟那忙碌的身影,她心中自有一份安谧的感触。远离了玩耍是的刺激之后,她偶尔也认为这样是不错的,很舒服,也很安全。嗯,在这样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闭眼睛睡觉了。于是,当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的时候,屋里的她却是顶着红彤彤的脸蛋,沈沈昏睡过去。

在昏睡的隐约迷茫中,她似乎觉得有人将某件带着温热的棉物盖在自己的身上,然后便听见了关门的声音。

等到她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却见屋里已经点起了猪油灯,他的晟哥哥依旧在那儿对着书本看着。

“我是不是睡得太久了。来的时候,才刚刚中午呢。”铛儿想着俏皮的吐了吐舌头,左手一撑却是支起身来。她这时才发现一件灰色的棉羽披麾早已将自己的身躯盖得严严实实,不让自己受到一点风寒的袭扰,另自己的这一觉睡得安稳。

“这可是晟哥哥的披麾呢。难道前面感受的事情是真的?”小姑娘支着脑袋甜甜的笑着,脸越加红润起来,也不知道她这红润究竟是热的缘故,亦或是其他。

******

雪终于有要停止的迹象了。大年初四这天的雪已经从那鹅毛般的飘絮变成了点点滴滴的白沙直和那春天里的小雨差不多。雪小了,风也小了,阴翳的天空也渐渐的有些发白的迹象,似乎快要开起了。

眼见这天候的转好,诸葛玄同李晟这一大两小的两三人却是颇有些感伤的坐在泗水居中进的凉亭中,裹着厚厚的棉衣大口大口的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本来诸葛玄是提议要煮热酒吃的,但却被李夫人狠狠的瞪了一眼“晟儿只是一个小鬼!你居然敢让他喝酒?”

“啊!?”一直都因为李晟见识高明而将他看作是大人的诸葛玄这才忆起李晟只有十四岁的事实,不由得尴尬万分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我忘记了。”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将酒换成了老少咸宜的火锅,摆出了一道火锅宴来与李晟话别了。

虽然没有酒的醇香,没有酒的醉人,但在大冷里吃上这么一锅热气腾腾的肉火锅,却也别有一种享受的风味。看着滚滚白雾的腾起,两人就这样互相对坐了,静静的看着对方那雾气之后总觉得有些伤感的脸。人的感情是很微妙的,它有可能让两个认识已久的人没有任何交集,也可以让刚刚认识的二人成为知心的好友。

对诸葛玄来说,李晟是以其自身精辟的时事论断征服了他,让他觉得这个小鬼不简单,是一个需要及早相交的人物;而对李晟来说,诸葛玄却是他在这世上所将的第一位儒者,是一位能够让自己了解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天下的人。他是十分尊敬诸葛玄的,因为诸葛玄帮他解答的那些个问题都是他急切需要知道的。虽然其中大都是一些常识,可对李晟而言就是这样的常识,他原来就是完全不懂的。所谓达者为师。既然诸葛玄指导了他怎么许多,他自然也就对诸葛玄产生了那么一份慕师之情。

“先生明日就要走了?”看着渐次有些小了雪点,李晟早已猜到了这个,却还是抱着那么一丝的希望询问诸葛玄。他是希望他能多留几天的。毕竟这三四天的时间对他还说还是太短,他心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询问。

“是啊。雪一停我就得赶回琅琊阳都了。”诸葛玄将一块熟肉咽下,呼出一口长气道。

“什么事情那么急呢?我还想向先生多请教一会呢。”李晟嘟着嘴说道。或许是他原来的心性就不像一个成年人,或许他已经适应了眼下这个孩童的身份,当他面对自认能够信任之人的时候,他便总会在不经意将表露出孩子的俏皮模样。

“呵呵,我也想多和你探讨一番。但是,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完成的啊。”诸葛玄笑着笑着,说到后面突兀的黯然了一下。他看见了李晟望向自己的奇怪眼神,便轻声解释道“前年,我兄长病逝,我却因为某些事情而不得不滞留在荆州一时,不得归。如今,阳都老家只剩下孤儿寡母一门。作为兄长的嫡亲,已然得以空闲的我自然得给予他们以照应了。”

“原来如此。”李晟回想起以前看过一本关于描述诸葛亮的传记,自然明白有这么一回事。

作为一个现代人,进入这么一个似曾相识的时代,只要遇上他所熟悉的人或事,李晟大都会间眼下的事情与自己所知道的相对照。哪想他不对照还好,这一对照却是心下惊惶起来

如果诸葛玄的兄长诸葛珪是在前年去世的话,那诸葛玄此次回家当是要将兄长所遗下除长子以外的四个儿女,带回荆州去安顿。这本身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只是在正常之中透着特殊的就是,当诸葛玄于同年启程返回荆州的时候,却遭遇到了曹操对徐州屠杀的事情。

那尸横遍野,血满泗水的场景即便对诸葛玄来说也是非常凄惨的,更别说他所带领的几个孩子了。据说这其中对徐州之惨状印象最深的就是孔明。也正是因为这个印象,所以在长大以后的孔明心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想法“天下之大,任谁为主皆可,但唯独不可让与曹操。”

“这么说。曹操对徐州的征讨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情?”终于闹明白了这一点的,李晟顿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看了看,这眼下依旧显得华贵的泗水居,又看了看始终没有长成的身躯,心中不由得大恨“老天,你这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非要让我身边所遇上的人都死在我的面前么?”

李晟知道历史,自然十分清楚。眼下的这夏丘城也是在曹操复仇战中被屠掉的五城之一。

屠城。天哪!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自己却要在一两个月后就遭遇上这个。怎么办呢?能不能避免?也许自己去说服李夫人、宋伯、周叔等人去避难是最好的选择吧。然而故土难离啊。他们又怎么会只因为自己的这一通话就相信自己,而放弃现在的一切呢?

想着想着,虽然是大冬天,李晟的脑门上也不断渗出淋漓的汗水来。一时间,他的脸色变得苍白无比。

“怎么了……怎么了……晟儿,你脸色怎么一下子变得那么差?”见到李晟的突然变脸,诸葛玄顿时着急起来。他生怕会有突然出了什么事情。

“莫担心,莫担心。”看到诸葛玄那关切的目光,回过神来的李晟勉强笑着摆了摆手,“对不起,先生。我刚刚想到了一个非常不妙的问题。”

“什么问题?”听李晟这么一说,诸葛玄稍稍的松了一口气,-却是好奇过来。“我想要是曹操今年来攻打徐州,我们将要如何应对?”李晟想了想斟酌的问道。

“这……不太可能吧?曹操去年才完全占有了兖州,今年居然就想来图谋徐州?你说笑啊,晟儿。徐州好歹也是一个大州,无论是财富实力,还是兵甲士卒都是天下有数。兖州的曹操纵是因为陶谦的过失而使其父丧命对徐州怀有仇恨,但他终究也需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啊。兖州的实力比徐州而言实在是大大不如了。”诸葛玄微微一愣,根本就不相信李晟所说的,“曹操刚刚在许县打败袁术,他无论如何,也得在修整一阵子吧。今年发兵,实在是不太可能啊。”

“可是……”李晟焦虑的似乎还想解释什么,但看看着诸葛玄那连连摆手的模样终究是放弃了。

“曹操是一个感**的人,却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他是因一时气愤而发兵报仇的话,他早在去年前就会来攻打徐州了。可是他没有,这就说明他很懂得看形式。眼下曹操与陶谦之间的对比,虽然有些减少,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曹操不会看不出这点。”这是诸葛玄对这件事的最终看法“要攻徐州,那在几年之后或许还是有可能的。”

诸葛玄对此非常肯定。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以于去年收服了强悍的青州黄巾军,拥有了在这个乱世里数一数二的军事力量。倚仗着这样的军事力量,曹操想要和拥有丹阳兵的陶谦较量一番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兖州和徐州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已经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样大了。

“唉,还是无法说服他啊。”李晟只能这样唉声叹气。他虽然清楚的知道青州兵的厉害,却没有把握用这点去说服诸葛玄。毕竟在一般人的眼中,汉朝最强的几大兵系中有凉州的铁骑兵、并州的狼骑兵、幽州的白马义从和徐扬两地丹阳兵。青州的黄巾闹得是很厉害,但总归也算是暴民,自然当不得正规的兵马了。

“难道事情,真的要按历史所说的那样进行?”李晟想着,只能非常郁闷的吃喝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