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意三国> 序章 战后(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序章 战后(全)(2 / 2)

我意三国 易飘零 更新时间 2019-09-20

“除了几个必要的项之外。其他的我们只要做一个大概就好了。”李晟微笑的说道:“这个计划是我们今后几年必须要完成的。一旦完成我们在江夏的根基就扎下了无论今后江夏出现怎样的变化我们都能稳稳的守住这里。”

“不过要完成这个对我们来说似乎有很大困难啊。一是人手不足的问题二是钱财粮草的问题。”石韬紧紧的皱着眉头。

“人手其实不是问题。据我所知每年年关附近都有大量的北方流民越过大别山而来。以前因为这北四县混乱不堪的缘故这些人都是离开江夏直接去襄阳江陵一带的而现在则因为我们稳定这里使得我们也有了把他们留下的可能。如果这一切都作好的话只怕到明年我们这边的人口足足会比现在多一倍呢。”李晟微笑而从容的解释道。

“可这钱财?”石韬的脸色并没有因为李晟的解释而有所好转:“多招人固然可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但多招人同样也会进一步加深我们财政上的问题。虽然我们通过泗水居和襄阳那边的关系弄到不少粮草物资但也仅仅够我们这三万多人过一个冬天而已。想再招人那可就是一句话——没钱。”

“这也不是问题。”李晟脸上的依旧笑着:“你似乎忘了我们还有一大笔钱财没有动用。”

“啊?”石韬吃了一惊随即迅的反应过来:“你是说从那些人那边缴获的东西?”

“是的。”李晟点点头:“这都是那些盗贼这些年从四县抢夺过来的东西有钱财更有珍宝。前些日子我让泗水居的人把这些东西清点一下把该变卖的东西全变卖了所得之钱大约是五千万金足够我们用一阵子了。毕竟我们做的这些也不是完全有进无出啊。见屋子可卖可租开作坊可以制作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修建道路可以让我们同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让我们招揽商人变得更容易许多。”

“那说得也是。”石韬脸上的阴翳终于消散了他的眉头舒展开来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子旭真是厉害啊。”他与李晟很熟了很明白李晟是一个怎样的人。当李晟说出让大家相处不必那么拘谨的话之后做得最彻底的也就是他了。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他依旧像以前那般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李晟让李晟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李晟手下的人不多因此每个人身上都背了很重的职责:他把军队完全托付给了他的四位师父让他们负责训练;他将政事完全交给了石韬让他组织相应的人手完成;他将领地内的治安交给了他的三位兄弟宋德负责西阳和鄞县之间的乡间治安周力负责西阳的治安周睿负责鄞县的治安;而最最重要的监察情报工作则依旧是交给罗照负责;至于李晟自己则负责全局的统筹在他的身边还有另一位没有拜师的师父张机帮他参谋策划一番。张机是一个对杂学都有涉及的人。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依旧很前他很容易理解李晟的所思所想自然也容易与李晟谈得开。

李晟现在控制着江夏郡四个县的地盘。虽说他的官职还是小小的西阳县令但在刘表的密令下他却获得了掌管四县的权利。江夏北部的四个县早已被多年的匪患闹得不成样子攻下它们对于荆州来说反而是一个负担。刘表显然不想承担这样的包袱便把这担子直接交给了李晟他想让李晟来处理这麻乱做一团的局面。

李晟现在的摊子并不是很大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他的部将眼下虽然忙碌一些但大体都还能适应的下来。但李晟却是不满足的在分派完各人的任务从新静下来思考之后他便惊讶的现自己还缺少一个人才一个可以在军事上与自己进行讨论的人才。

“好像还缺少一位军师呢!”李晟托着自己的下巴想道。他觉得自己似乎要把徐庶给请来了。

在西阳遭遇到的情况已经和自己当初出前所预想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出前李晟绝没有想到自己在西阳竟然会遇上这样的对手。虽说刘吉、周延、张武、陈孙几个在历史上都只能说是无名小卒但亲自于他们交手并了解他们幕前幕后动作的李晟却明白这几个人的水平终究是如何。

李晟并不认为自己眼下赢了就完全是依靠自己本身能力的缘故因为他明白在我强敌弱这一个基本关系中“敌弱”在这里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无论是黄巾军还是刘周两人的私兵其在装备、训练上都不能和自己手中的荆州相比。荆州的几位将军如蔡瑁、张允、黄祖等虽然打仗的水平不怎么样但他们练兵的水平却无疑称得上是一流的。他们交给李晟的两千五百士兵本身就已经有了足够被称为一流士兵的水平。

如果说西阳那边的势力是一头狮子带着的一群山羊的话那么李晟这边的部队就称得上是一头狮子带着得一群狼了。姑且不论双方的统率能力有怎样的区别但就双方的士兵水平而言李晟这边的士兵就远远强于西阳贼军一边。在有这样大的差距之下西阳那边能在最后以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局收场这就足以证明张武、陈孙几个的能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劲了。

李晟自认自己赢过他们是一件比较勉强的事情他看到了自己不足便想找一个高手来帮自己一番。当初离开襄阳的时候自己的几位同门如崔浩、石韬、徐庶等都有心跟随自己然而李晟因为当时的情况和对于接下来困难的估计等原因却是在三人之中选了擅长政务的石韬。

毕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李晟认为以自己弱小势力并不需要与其他地方的势力交流自然是不需要善于交际的崔浩帮忙而徐庶因为他负责的大体学得是兵书战策之类的也不是迫切的需要。李晟认为在军事上的事情那些计谋之类的自己也是可以应付一部分。

然而当得到的地盘大大出乎自己的预料之外——原来以为只有一个县却不想现在却得了四个县且各种势力的交错又是十分的复杂再加上北方黄巾军势力的加入使得自己必须去应付兵力远在自己之上的敌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李晟觉得自己眼下人手的缺少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目前的境况终于决定要把自己的那几位同窗给拉过来了:

崔浩嘛就让他当一个“政委”让他负责领地民心的安抚各个势力的协调;徐庶嘛就让他当一个参军为我多想一些计谋吧。至于孔明和士元暂时都不在考虑之中。李晟清楚地明白他这两位年纪与自己差不多的亲戚眼下都在求学的要紧当口。李晟并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让他们中断学业来帮助自己。他不想“杀鸡取卵”。

李晟做着美梦。只是这样的美梦他并不是就想想而已而是直接付出行动去做了。在年近元旦的时候李晟利用写信回家的机会拜托诸葛亮务必要把崔浩和徐庶请来——这两人都比孔明稍长几岁其学业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李晟认为请他们过来应该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的更何况李晟同他们之间早已有了相关的约定。

将近元旦的时候诸葛亮、黄绶、李铛等人自襄阳而来。他们给李晟带来了团圆的同时也给李晟带来他所想知道的消息:徐庶和崔浩都同意出仕准备在元宵过后就前来西阳。

“这真是好消息啊。”看见久不相见的妻子听见自己最企盼的事情有了结果在节日的欢庆之下李晟也略略有些晕乎乎的了。

因为过节石韬回南阳老家去了政务一拉子交给了李晟。原本李晟是很头痛这档子的但看到孔明的到来他的脸上便有了欢喜的笑容。他将这些东西全都甩给了孔明还美其名曰:“让你锻炼锻炼!”其实是他想偷懒。

大过年的还被认逼着做这样的事情诸葛亮心中还是有所不满的。可是在看了李晟所制定的“四县展计划”和石韬先前所做的那些实事之后他这微微的些许不满便烟消云散了。李晟所制定的计划是一个很庞大的计划其所顾及的方方面面很多。虽说只是临时接替石韬所负责的任务但他依旧不想让这个计划出现任何问题。这无疑对他是一个挑战而且是一个颇有些难度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他心动了。他觉得一切就像李晟所说的那般——确实是一个让自己得到锻炼的机会。

诸葛亮在政治上确实有很强的能力。在接受了李晟转交过来的任务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就走马上任像自己的手下下达命令而是再次将自己手中的东西拜托给满脸苦涩的李晟提出到外面去调查情况的要求。他认为自己必须先要熟悉一下西阳和鄞县的情况然后才有资格对整个计划进行管理。

“三天给我三天的时间让我了解一下这计划的各种情况如何。”孔明这样对李晟说道。

“三天吗?”李晟扁着嘴满是无奈和不舍的说道:“那就三天吧。我可一直等着你回来哦。”他的话语充满了哀怨仿佛就像是一个欲求不满的怨妇一般让诸葛亮看得不禁有些毛。

三天之后孔明回来了带来了一卷十斤重的竹简。

“那是什么?”李晟问他。

“这几天在西阳调查之后的感受和建议不过都是不好的。”孔明说着就要将竹简大开把里头的东西指给李晟看。

“不必了。你都说是不好的东西了我再看不是心情更糟吗?”李晟听了孔明的话眼神不由得一黯沮丧的低下头去:“居然还有这么多不足的地方哪?广元都不和我说。我还以为我的计划很好呢。却不想……唉看来我还真是什么都不会呢!”他略略有些泻气了。和这些三国的名人相处的越久李晟就越感到自己的不足。虽然这样不足带来的打击还不足以让他放弃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使他有意思的放弃掉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方面比如具体的练兵比如这行政的统筹比如与别人的交往等等……

放弃了这么许多之后李晟再次对自己的地位和能力有了新的认知。他不认为自己能在具体事务上与同时代的优秀者相提并论。他觉得自己只适合做一个从大局上把握一切的人只适合用自己那多出来的一千八百多年的眼光和见识以及自己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拘泥于常理的头脑在这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将事情往更进一步的展也就是替众人做一个操舵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呵呵看来我是天生做领导者的料啊。”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地位之后现自己尽还能掌握全局李晟的脸上露出了自嘲的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