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能臣> 第213章 名垂青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 名垂青史(2 / 2)

大明第一能臣 万里天和 更新时间 2022-09-28

但是就这么一不起眼的东西,如今这纺车能产出的布匹,产量直接翻倍,因为它省去了繁琐的抛梭过程。

纺车上的女工兴奋不已,但是远远不及一旁围观的几人。

林安和陆全甚至都已经跳起来了拍手了,而朱棣也是满眼崇敬的对李洪说道:“今日方才知道先生为何如此推崇物理,此物若是能推广开来,将造福万民!”

顿了顿后,又开口说道:“我明日就将此物献给父皇,父皇定然大悦,且定会将此物推广开来,几位先生都将名垂青史!”

朱棣的话其实没有说完,朱元璋根本就不会主动召见他,但是他却觉得,若是将这机器献上去,定是大功一件,说不得朱元璋就会对其另眼相看。

却不料李洪一句话就浇灭了朱棣的小心思,只听李洪淡淡的说道:“谁说此物要靠朝廷推广天下?”

“啊?”

在场众多人,都是微微一愣,许久之后还是朱棣开口问道:“先生,不是你说可用物理改善民生的么……”

李洪突然笑道:“没错,但是这东西若是让朝廷推广天下,这自然便是免费的,如此一来,便会打消世人的积极性,这世上圣人终究是少数,达则兼济天下的又能有几人,只有足够的名与利摆在眼前,才会更好的驱使他们朝着你既定的目标去前进!”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后世的专利法么。

只有创作者的收益得到足够保障的情况下,才会会更加激励其他人参与进其中。

朱棣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倒是姚广孝见多识广,很快反应过来,言道:“此乃是子贡赎人的典故,乃是天地至理,先生此法,正是应该如此!”

子贡赎人,出自《吕氏春秋·察微》一章,说的是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

于是孔子便教训了子贡说:““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其意思便是,若是都是如此,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这个道理,恰好与李洪所为有着相同的道理。

听见姚广孝的解释,陆全和林安也是连连点头,毕竟这是孔子说过的话,他们自然无法反驳。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能臣更新,第213章名垂青史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