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帝师> 第五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2 / 2)

帝师 锦暖儿 更新时间 2022-09-29

笑声爽朗,如冰面破开,乍然打破沉凝的气氛。</p>

“陛下?”</p>

“杨先生果然是性情中人。”</p>

杨瓒:“……”</p>

“过不在杨先生,便是要罪,也是商家。”</p>

朱厚照笑够了,自行从食盒里端出一碟点心,道:“这事蹊跷,似是有人故意要害先生。”</p>

“陛下英明,臣也有此想法,只不敢确定。亦不明白,如此浅陋之法,错漏百出,究竟是何人主使,目的为何。”</p>

泼脏水损他名声?</p>

未免太过明显。</p>

能在几月前开始布局,将族人牵连入内,必是心思缜密之辈,不会如此莽撞行事。如今,简直是明摆着告诉杨瓒,有人要害他。</p>

凡是不缺脑子,都会想到,以区区一个商户,如此胡搅蛮缠,不要命了吗?</p>

杨瓒几乎怀疑,谋划此事之人,必是中途被陨石砸到,才会行事大变,昏招频出。</p>

“目的啊。”</p>

吃完最后一块点心,咕咚咕咚饮下整盏茶水,朱厚照豪迈道:“杨先生无需忧心,朕帮你查。”</p>

“陛下?”</p>

“朕让牟斌遣人去宣府和大同,正好将此事一并解决。”</p>

“臣谢陛下隆恩!”</p>

朱厚照的反应,多少在杨瓒预料之中。</p>

这件事太过蹊跷,线头难觅。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p>

杨瓒无心费神,压根不和对方玩心思,直接借天子之力碾压。即使长了诸葛孔明的脑子,照样白搭。</p>

言官上疏?</p>

天子面前已有备案,不过被骂几句。杨侍读表示:骂着骂着就习惯了。</p>

“小事一桩。”朱厚照站起身,抻了个懒腰,“朕今日不去弘文馆,杨先生既然来了,继续为朕讲北疆和海外方物,如何?”</p>

话落,朱厚照走到御案后,搬起一艘海船模型,船桨桅杆,船舱船锚,皆仿实物而制,精工雕凿,巧夺天工。船上的水手官员,俱是活灵活现,神情动作惟妙惟肖。</p>

“此乃福船,太宗皇帝遣船队下西洋,既用此船。”</p>

模型放好,又取出数卷海图,唤谷大用和丘聚铺开,几乎占满半座暖阁。</p>

“臣斗胆,此物从何而得?”</p>

杨瓒特地打听过,郑和的航海图,在宪宗皇帝时已不知去向。一说被当时的车驾郎中,现今的兵部尚书刘大夏藏了起来;另一说,已被全部焚毁。</p>

“承运库查点珍宝库银,从太宗皇帝留下的箱子里翻到。”朱厚照道,“可惜,福船只余这一艘。”</p>

铺开的海图俱已泛黄,页边微皱,部分字迹模糊不清,在边角处,记录有永乐年间字样。</p>

杨瓒俯-下--身,小心拂过纸面,发现不及想象中光滑,有粗粝之感,似用牛羊皮所制。</p>

“可惜没有名册留下,不知这些都是出自谁手。”</p>

朱厚照好奇心极盛。</p>

“如果知晓,召其后人前来,必能解说一二。”</p>

“陛下,此事急不得。”</p>

内忧外患未除,鞑靼虽然退兵,却是临走不忘-恶-心人,留下隐患。</p>

处理不好,朝廷和归附部落必要生出嫌隙。最糟糕的情况,后者被鞑靼-挑-拨,同朝廷彻底离心,后果不堪设想。</p>

其次,天子初登基,刚刚坐上龙椅,步子尚且不稳,想要撒丫子开跑,必会跌跟头。海图在手,早晚能有人解读,无需急在一时。</p>

再次,大行皇帝遗诏有命,两宫催得急,朱厚照不想成亲也得成亲,事情拖得越久,只会越被动。</p>

杨瓒理解朱厚照的心情,却没法帮忙。</p>

他不能成亲,成亲就是害人。朱厚照则不然,如能娶个合心意的姑娘,未必不能双宿双栖,白头相守。</p>

现下,朱厚照想出装病这个法子,已有犯熊迹象,实不好多劝说。反正距离年尾还有时间,只要不超过遗诏规定的“年限”,总能想出法子,劝天子回心转意。</p>

思定之后,杨瓒摆正心态,开始和朱厚照一起琢磨海图和福船。</p>

好奇心被-挑-起,动手能力又是极强,不到片刻,福船即被拆了个七零八落。</p>

看着满地零碎,朱厚照瞪眼,半晌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p>

“杨先生,装不起福船,朕不许你吃饭!”</p>

“臣遵旨。不过,陛下,臣只是说说,动手拆的不是臣……”</p>

“朕拆的也不许你吃饭!”</p>

“是。”</p>

君臣对话间,朱厚照气哼哼的开始重组模型。</p>

谷大用和丘聚帮着递零件,不忘拼命咬住腮帮。</p>

不能笑,千万不能笑!天子着恼,尚能说几句好话,杨侍读发威,可是专门往脸上抽。</p>

“五日后京卫操演,杨先生随朕一同前往演武场。”朱厚照拿起一片船板,对比着楔入船体,“别穿官服,朕让尚衣监赶制一件麒麟服,明日便能做好。”</p>

“谢陛下隆恩。”</p>

杨瓒行礼,坐回地上,继续帮朱厚照拼船。</p>

陪天子玩模型的翰林院侍读,国朝开立,他该是头一份。</p>

拿起一只船桨,杨瓒刚想叹息,忽又顿住。</p>

看看朱厚照,看看福船,再看看自己,脑中陡然闪过一个念头。</p>

长此以往,他早晚被盖上“奸臣”大戳,引天子“玩物丧志”,离“忠直”越来越远。</p>

“杨先生为何叹气?”朱厚照奇怪道。</p>

“回陛下,臣忧心。”</p>

“朕方才为戏言,不会不许杨先生吃饭。如是涿鹿之事,杨先生更不必担忧,朕一言九鼎,必将此事解决。”</p>

“谢陛下。”</p>

杨瓒垂首,压下心中所想,继续陪着天子玩木头。</p>

奸臣就奸臣吧。</p>

认定的路,总要走下去。</p>

早在弘治帝赐下金尺,跃级拔升,他已成朝中立靶。不行此道,言官同侪就会放过自己?</p>

做梦去吧。</p>

诏狱</p>

庆云侯世子背靠石墙,一动不动。</p>

自被关进囚室,从大喊大叫,威胁狱卒,到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不过短短五日。</p>

关押重犯的囚室三面无窗,铁锁把门。人在其中,终日同黑暗为伴,意志消沉,颓然沮丧,乃至恐惧发疯,不过日子长短。</p>

狱卒行过牢房外,打开牢门上铁锁,周瑛仍是不动。</p>

直至火光刺目,顾卿出现在牢门前,方才如梦初醒,以手遮眼,惊慌和怨恨一同涌现。</p>

“顾靖之!”</p>

牙齿咬碎,恨意无尽彰显。</p>

顾卿抬手,立刻有两名力士上前,提起周瑛双臂,将他拖往刑房。</p>

“顾靖之!本世子同你不共戴天!出去之日,必是你命丧之时!”</p>

顾卿挑眉,侧首道:“世子所言,顾某记住。”</p>

在场校尉力士,连同狱卒在内,均对周瑛升起同情。</p>

惹谁不好,偏惹这位。</p>

说什么不好,偏说这句。</p>

才关了几天,周世子就脑筋不正常。这般表现,再别想走出诏狱,重见天日。</p>

宣府,涿鹿县</p>

杨氏祠堂前,功名坊大体建成。</p>

日暮时分,出工的壮丁陆续返家,两名守夜人在祠堂前打地铺,守着砖料石材。</p>

夜半,月黑风高,万籁无声。</p>

几个身影鬼鬼祟祟出现,寻到守夜人,确定人已熟睡,立即发出信号。</p>

同伙扛出两具尸身,以绳索扼颈,悬到将完工的牌坊之下。</p>

“行了,走!”</p>

夜风吹过,守夜人骤然惊醒,揉揉双眼,看到牌坊下挂着的两具尸体,发出一声惊叫:“死人了!”</p>

寂静的祠堂,风声回响。</p>

叫声惊醒沉睡的乡民,纷纷点亮烛火,走出家门。</p>

循着叫声,众人聚集到祠堂前。</p>

火光照亮,见到牌坊下的情形,当即有妇人捂住孩子双眼,更有老人用力击打拐杖,“作孽,作孽啊!”</p>

待将尸体解下,认出是逃走的一双男女,同情变作痛恨,立即有人破口大骂。</p>

“丧了狼心,黑了心肝!”</p>

杨材满脸愧色,杨材的妻子当场晕了过去。</p>

醒来之后,捶着胸口,坐在地上大哭,“我猪油蒙了眼,认的什么亲,作的什么孽啊!”</p>

先做下丑事,后跑到杨家祠堂前上吊。事情传扬出去,杨家无错也会变成有错。</p>

“别哭了!”</p>

族长越众而出,唤来几个胆大的后生,道:“仔细守着,不许旁人靠近。”</p>

“是。”</p>

“这事瞒不住,十弟,天亮后,你和我一同去县衙。”</p>

“大哥……”</p>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没用。”</p>

杨氏族长道:“这是有人盯准了咱们,要害四郎。拼了我这一把老骨头,也不能让他得逞!”</p>

这一刻,杨氏族人终于意识到,即便没有了闫家,也不是万事无忧。</p>

“谁敢害四郎,我就和谁拼命!”</p>

“老子运过军粮,遇过鞑子,杀过人!头不要了,也要把人揪出来!”</p>

“走,上县衙!”</p>

杨氏族人围住牌坊,不许任何人靠近。</p>

杨材家的领着儿媳孙媳,不顾夜深,让男人套上车,直往临县冲去。</p>

两具尸首被搬到一旁,杨氏族长同族中老人拈香,跪在祖宗牌位前,祭告先人。</p>

“今我一族遭逢奸人,请祖宗庇佑,护我儿郎。以身抵命,便取我等!”</p>

杨氏族人群情激奋,惊动县衙,震动宣府。</p>

族中老人着寿衣,抬棺赶往临县,直往商户族中祠堂,静坐不动。</p>

本叫着让杨家偿命的妇人,像是被掐住脖子,眼球凸出,嘴巴张开,出不得半点声音。</p>

“要偿命,咱们这把老骨头都搁在这里。”一名年近耄耋的老人道,“但这事必须查清楚!是非曲直,必要有个公道。否则,你我两族都要遭祸!”</p>

围观的人群中,几个矮小的汉子互相递着眼色,脸上闪过得意。</p>

殊不知,几名杨家后生和皂吏正四处盯着,发现几人异状,没有声张,暗暗记下相貌,见他们要离开,当即跟了上去。</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