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鸡毛菜> 56.虚假繁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6.虚假繁荣(2 / 2)

鸡毛菜 心中有菩提 更新时间 2022-09-30

这一点与苏联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利用大萧条,苏联趁机从欧美引进大量技术,基本实现工业化,有了与**德国相抗衡的实力。中国却只能制造手榴弹和步枪,稍大一些的炮管仍然依赖进口,如何又能在正面战场上打败日本侵略者?

中国的发展崛起引起日本的不安,因大萧条所产生的影响也波及日本。为了转嫁影响,压制中国发展,进一步扩张,后来借机制造了9.18事变。

大萧条是随后中国农村崩溃、工业萧条、地产暴跌,金融恐慌的重要因素。

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收购法案》更造成白银价格的大幅上涨。白银价格上涨(本币升值,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全无,小农经济濒临破产,城市工业萧条。白银大量外流,逐渐形成贸易逆差。

使德国、日本为了摆脱大萧条开始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主义道路。

此时的中国发生了有一件大事:1929年5月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当时中国东北当局与苏联政府驻哈尔滨领事馆就中东铁路(原名东清铁路,民国以后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发生纠纷并引发的武装冲突。这次事件的结果是:东北军损兵折将,一败涂地,满洲里等重要城市失守。

密切关注东北战局的日军,通过中东路一战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认为苏军“未来令人可畏”,其作战能力“不可低估”;二是认为东北军“简直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日本陆军的“暂避苏联、先打中国”的“南进”主张急速抬头,而觊觎苏联远东地区的“北进”派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由于东北军的表现不佳,日本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奉命完成了《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狂妄地宣称,对付张学良,都用不到真剑,只要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能把他击退。这就是后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1929年,纵观当时的整个中国,从未摆脱积弱积贫的一面,而全体中国人要过上好日子,那还是要经历浴血奋战,而等来真正的希望,那已经是20年后的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