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宋崛起> 第131章 茶叶的买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茶叶的买卖(1 / 1)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更新时间 2022-10-06

 这一天,钱喻清坐在军营里,正在算账。“少卿,从大军登陆,截止到现在,我们在已经买到10万石粮食。”李堃显得颇有些兴奋,“这占城的稻米可真是便宜,我记得杭州城的粮价在六钱一石,这里居然一钱就能买一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西北派和东南派的做事风格颇有区别。这也谈不上谁好谁坏,交趾那种又顽固又狡诈的地方,还真就必须吴璘这种西北铁血派来对付。钱喻清说道:“运回去,每石至少赚四钱,10万石,4万贯,这才一个月的时间,并且仅仅是在王都附近收粮,其他商品算下来,能否赚到10万贯?”“算上象牙、熏香、苏木、宝器等等商品,赚10万贯绰绰有余。”钱喻清笑道:“好,我这就给陛下写信,我们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那占城王都怎么办?”李堃问道,“还要不要再攻?”“攻?”钱喻清摇了摇头,“我攻它作甚,围起来,既然占城百姓愿意跟我们做买卖,那便赶紧把买卖做起来。”李堃思忖道:“为何占城王都被我们围起来,占人却还愿意跟我们做买卖?”“因为占城国无君无父,没有忠君爱国之说。”钱喻清说道,“他们信奉的是天竺的那一套,与我们华夏是全然不同的。”就在大宋兵锋基本摧毁南海以西两国的武装反抗的同时,远在北线的宋金榷场也宣布全面建设起来。宋金榷场的地点在太原府北部、真定府栾城、中山府定县、河间府乐寿县,以及辽东复州。这五个地方,东西横向近千里,覆盖数十上百县城。无数商人闻风而动,车马从河北、河东之地北上者,络绎不绝,甚至京畿路、京东路、淮西商旅也开始行动。大量的商品开始往北边集结。而四月中旬,东京城的羊肉价格从过往的九钱一斤,直接降价到了五钱一斤,据说价格还在继续降。四月十五日一大早,赵桓见了赵鼎,他给赵鼎看了虞允文的奏札。赵桓说道:“目前在榷场,丝绸、绢、茶叶、纸都急缺,金国的需求量非常大。”赵鼎说道:“丝绸布匹商品臣到并不担心,齐鲁之地产量颇丰,倒是茶叶,是从土里种植出来的,不是说有就有。”“朕也想跟你谈论讨论这个问题,茶叶问题牵涉到国朝禁榷和商贸体制问题,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赵桓说道。这时,王怀吉说道:“官家,王太尉在外面求见。”“让他进来。”王宗濋走进来。“参见陛下,见过赵相公。”赵桓说道:“你来得正好,我们在商议茶叶和商贸体制的问题,再以目前的茶叶经营方式来看,我们是无法满足四方供货需求了。”“臣倒是也提过这件事,不过朝中有不少人反对。”王宗濋说道。“哦,说说你的想法,你是如何看待茶叶一事的?”王宗濋说道:“以这些年太府寺对各地茶叶贸易的考察来看,茶叶目前是不能全面对金国放开的。”“这是为何?”“因为数量不够。”“不够?”赵桓疑惑道。“没错,数量不够。”“朕记得,国朝每年产茶总数高达5000万斤以上,怎么数量就不够了?”“自朝廷施行榷茶法以来,民间茶叶买卖更甚。且边境之地对茶叶的需求又极大,西北这几年消耗更甚。”王宗濋说道,“仅仅的陇右都护府,去年就提出了300万斤的茶叶需求。”“陇右要如此多茶叶作甚……”赵桓此话一出口,便立刻意识到了。赵鼎补充道:“陛下,陇右之地,多有蛮夷,夷人颇喜好茶叶,朝廷为了稳定边防,很早以来便不断向那里售卖茶叶。”“朕知道了。”赵桓走到地图前,开始查看地图。西北茶叶还不仅仅是直接卖的问题,折彦质在西北买马,除了用交钞在西夏买马以外,还在陇右之地买马。而陇右之地不少夷人不认交钞,只能用茶叶换马。西北茶叶卖得非常贵,一斤茶叶甚至可能达到5贯,一匹马如果是50贯,十斤茶就能换一匹马。还有不少其他物资的交换都是用茶叶进行。大宋朝在西北的羁縻政策还包含了给夷人开办私塾,修建城寨。茶叶在那种边陲之地,可能说是硬通货了。王宗濋继续说道:“去年市舶司也向太府寺提出100万斤的茶叶需求,而且钱喻清说未来数年,需求还会更大,南海诸国对我朝茶叶皆颇为热衷,尤其是大食人,市舶司的海运扩大后,钱喻清谈了好几笔关于茶叶的大买卖。”他补充道:“民间对茶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至于日本和高丽使者,前几天也找到臣,想要加大茶叶的买卖。”“那你说现在怎么办?”赵桓问道,“国朝需求赚钱,摆在面前的钱,总不能不赚。”这个问题其实十分尖锐。榷茶法是赵佶时代恢复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茶叶的自由买卖,从中获利。例如某个百姓想要种茶叶,必须还有许可证,要交钱,这无可厚非。等种植出茶叶,商人与茶农还不能自由买卖,商人必须找官府买茶引。这里的茶引,在历史上就是蔡京首次创造。茶引按照你出的价格,授权你在茶农那里买多少茶叶。而在榷茶法之前,大宋朝还施行了一段时间的茶叶官营。也就是禁止民间商人向茶农卖茶叶做买卖,只允许官府售卖。这显然不现实,官府不可能全部操办。后来又允许自由买卖,以收税的形式,但是增值税在古代无法衡量统计。于是蔡京的榷茶法横空出世。榷茶法相当于在中间加了茶引这个凭证。这不仅仅是创收,还能控制茶叶的流向。例如某个商人来买茶引,茶引上规定你要去开封那个茶农那里买的一万斤茶,只能运输到北边边境交易。这就大大减轻了茶叶贸易的中间环节,让各方都舒坦无比,后世的明清都沿用了蔡京的榷茶法。问题就在于,环节减少了,商人积极性更高了,销售量自然就起来了。但是茶园的供给与民间销售是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而这两年,宋夏榷场打开,宋金榷场又全面开放,宋与高丽、日本、南海榷场同时打开,茶叶的供给量自然就出现不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