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宋崛起> 第230章 天下都必须是大汉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天下都必须是大汉的!(1 / 1)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更新时间 2022-10-07

 当反对的声音过大的时候,人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任何一个人都会如此。连王安石那种意志坚定的人也会这样。所以,宰相的角色的必不可少的。宰相是皇帝与百官的缓冲桥梁。帝王在施政的时候,会由宰相做执行,如果有反对者,反对的声音和压力基本上就会去宰相那里。这会在心理层面保护帝王的平衡和宁静。等到明朝,废除宰相,失去了缓冲,所有的压力直接到皇帝本人,朱家的那些皇帝奇葩行为多多少少与这种压力过大有关。对于赵桓来说,缓和诸多压力的关键人物就是赵鼎。而每一个新政也有具体的主政人,这个主政人就是承担巨大压力的中心点。陈东是,李光也是,杨沂中是,赵构、秦桧都是。现在轮到张九成了。此时,张邦昌正在文德殿内。“你的意思是,大理国君臣关系和睦?”“是的,陛下,大理国君臣关系和睦。”“对我大宋也尊重有加?”赵桓继续问道。“是的,陛下,年年上供,年年派使臣前来问候天子圣安,这些陛下您应该清楚。”张邦昌继续说道。“那战马呢,你在买战马的时候有遇到什么问题吗?”“大理国非常配合。”“茶叶呢?”“也非常配合!”赵桓扫了一眼一边的王宗濋,王宗濋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张子能,大理国君臣关系只是表面的和睦,高氏一直对段氏图谋不轨,这一点是你的疏忽。”“这……”张邦昌感觉赵官家今天的话有些异样,王宗濋又出来这么一说,张邦昌更觉得可疑。王宗濋继续说道:“当年高升泰废大理国主而自立,后来被迫还政段氏,但高氏贼心不死,朝廷早有察觉!”张邦昌不说话了,他感觉到赵官家今日和王太尉是要做局了。要说这一任的大理国相国高顺贞有异心,他是不信的,但最终解释权显然在赵官家手里。“张卿,有斥候频繁向朕汇报,高氏正在密谋新一轮的反叛!”赵官家说道,“朕准备出兵大理,你意下如何?”“陛下,朝廷现在在高丽投入兵力,若是再在西南投入,恐有……”八壹中文网“你不是你该担心的,朕会安排好人马。”“若是陛下想要助段氏匡扶社稷,那自然是大理国臣民三生修来的福气。”“好,你先退下,此事朕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晓。”“臣先告退。”张邦昌刚到门口,就遇到了赵鼎。“大相公。”赵鼎点了点头,带着张九成进了文德殿。“臣参见陛下。”“免礼。”张九成双手托着一份文书,说道:“陛下,这是从东京到河东官道一份详细的策论。”赵桓接过来,他仔仔细细看完,说道:“大相公以为呢?”“臣以为这仅仅只是开始。”“哦,怎么说?”“若是以交钞发俸禄给民工,此计可行,以后可以再多方面推行,重点是控制地域,以及民间物价。”“你说的地域是指?”“臣以为,这些主要是解决朝廷对北方的管控问题,主要在黄河以北推行即可,不必蔓延到南方,否则交钞发行范围过大,容易失控。”赵桓点了点头。赵桓站起来,走到地图前,他看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说道:“道路修建到雁门关,若是吴玠能拿回府谷,朕想在府谷开一个榷场。”“榷场?”赵鼎疑惑道。“与塞外蛮族的榷场。”赵桓指着漠南说道,“朕听斥候说,这里是有不少蒙兀部族的,当年他们依附辽国,辽国灭亡后,他们在草原自立,朕想用榷场拉拢他们。”“陛下想用什么商品呢?”赵鼎说道,“蛮族对丝绸和陶瓷的需求很少。”“茶叶。”在这个年代,谁能拒绝茶叶呢?无论是西北的羌人,还是漠南漠北的蒙兀各部,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是以肉类为主。他们需要茶叶润肠。当他们发现世界上有茶叶这种好东西后,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的。“我朝茶叶的供给量有限,一部分在西北换马。”赵鼎继续说道。“朕刚问了张邦昌,大理高氏对段氏图谋不轨!”赵官家风轻云淡地说着,“阻断了我朝与大理国茶叶买卖,朕决定出兵拨乱反正。”潜台词就是:朕准备把大理收回来,那里有的是茶叶。赵官家说得轻巧,但真要动手打大理国,不是那么好打的。大理国在中国古代属于西南夷的范围。从战国时期,楚国就对这里进行征讨。《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威王时,楚国曾派大将庄蹻沿江而上,攻克了巴、黔中以西的地方,并一直打到滇池地区方才停止。后来秦朝自然也开始将目光投入西南,但是秦始皇死后,秦内部烽烟四起。汉朝前期因为被匈奴压制,大汉采取的老黄的无为而治。直到了那个叫刘彻的男人出现后:朕宣布,天下都必须是大汉的!于是汉武帝打西南夷打了26年,先后采取了五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当然,刘彻不仅仅只是采取军事行动,政策也快速跟上,甚至还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在西南开凿官道。到了唐朝时期,南诏国做大,始终与大唐在西南打。至于北宋时期的大理国嘛,段氏掌国,而高氏掌权。大宋百年来,对大理国其实处于一种高冷状态。大宋的君王和士大夫们的政治理想是恢复汉唐疆域,这大理国在大唐时期是南诏国,不属于大唐疆域,于是大宋君臣对他也就爱理不理。毕竟那里也是云贵高原,山多难行,谁愿意去呢?就有了目前大宋与大理国的状态。可是,对于赵桓来说,大理国还真就必须得拿回来。这不仅仅是作为一个21世纪大好青年该有的觉悟,从经济和国有资源层面来说,大理国也必须拿回来。赵鼎说道:“大理国山川众多,且与京师相隔甚远,国内习俗与中原迥异,昔年孝武皇帝用兵西南,数十载才有所获,然国库消耗甚巨。”“赵相公所言有理,朕亦非打算一朝一夕便平定大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