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宋崛起> 第347章 孤军深入是大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章 孤军深入是大忌(1 / 1)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更新时间 2022-10-07

 氛围立刻又变了,更加凝重。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一个,注意力落到段正兴身上。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位年轻气盛的太子在朝堂上怼相国。“殿下,今日是初一,又有客人在,何必在这个时候争论呢?”童量成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番,他知道事情的轻重。显然,在场的人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包括段正兴也知道。正是因为段正兴也知道,所以他才说出这些话。“此事关乎我大理国无数百姓的生计,相国莫非要就此了事?”“太子殿下言重了,正是因为此事关乎到我大理国无数百姓生计,所以才要格外慎重。”“那我想请问相国一件事。”“请殿下明示。”“是我父亲是大理国的君上,还是相国是!”他此话一出,周围人的脸色完全变了。再一看一边杵在那里一句不吭的大宋使者,心里都知道,这位太子殿下背后是谁在撑腰了。“自然是君上。”童量成说道。“那为何我父亲要颁布一道指令,还需要相国认可?”段正严本想打断自己儿子的话,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好好压压童氏家族的时候吗?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其实,历史上的段正严非常亲宋,他是主动向赵佶请求赐封。为什么?因为成为大宋的附属国之后,就是天朝体系中的一份子了。天朝体系里,儒家的君臣有序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种保护,更是对童氏的一种威慑。户部尚书文松又跳出来,他说道:“这是规矩!”他此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若是平时,说这样的话,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的。但现在大宋的两位使者可在这里啊。张邦昌觉得自己也该出手了,不然以段正兴的地位,肯定镇不住场子。他走出来了。他一走出来,现场安静得连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张邦昌说道:“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文松壮着胆子说道:“我大理国世代以佛为尊。”“天朝自然是尊重大理国以佛为尊。”方正言接过话来,“不过,既然大理国是天朝的臣属国,大王是天子的臣子,那就要尊重天朝的礼仪。”“天朝是什么礼仪?”兵部尚书何施堂问道。“我刚才已经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张邦昌再次强调,“君主是君主,臣子是臣子,国家大事君主可以采纳臣子的意见,但是不能被臣子掌控,这是大不敬,是对天朝礼仪的亵渎!”“阁下的意思是,相国掌控了君上?”“这还需要我来说么?”张邦昌笑道。“这是我大理国的规矩,希望贵国不要插手。”何施堂语气强势道。“这不是本官要不要插手,是这件事传到京师,必然引起朝廷上下诸公一片哗然,这是对天子的不敬!”“若是我们执意如此呢?”何施堂继续强硬道。张邦昌说道:“诸位难道不怕天子震怒?”“天子震怒又如何?”文松说道。“看来诸位是真的对我天朝一无所知了。”何施堂说道:“天使,若是没有其他事,请吧!”张邦昌和方正言抱拳说道:“告辞。”说着,便离开了大理国朝堂。一般人做事是走一步看一步,牛人是走一步看三步。但其实赵桓,喜欢走一步看五步。从交趾灭亡的那一刻,大理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早在赵桓刚回到京师的时候,身在交趾的吴璘就接到了他的命令,随时准备北上,进入大理国。但实际上,吴璘真正接到备兵的命令,是靖康八年正月的时候。那时候,赵桓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开始对大理动手。因为国库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印交钞的计划的实施,大灌水需要各种商品快速填充市场,海贸和北境联蒙抗金,也需要大量茶叶。这是一个全局性的大战略,能从大理国挖出一大批茶叶,赵桓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当然,赵桓绝不会蠢到大张旗鼓让吴璘北上。他的计划是这样的:先挑拨大理国童氏的跋扈,借口挑战天朝秩序出兵,出兵是从成都调主力,实际上成都的并非主力,而是幌子,吸引大理国主力北上与宋军对峙。真正的主力其实是吴璘的交州兵马。大理国的局势算得上很有趣。段氏想要借此机会压一压童氏,童氏认为大宋管得太宽,借着大理国地势山川,不将大宋放在眼里,甚至有意想要给大宋一个下马威。大宋就希望童氏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才有借口好出兵帮助大理国清君侧!如此一算,三方好像都觉得自己赢了?正月初二一大早,韩世忠抵达都里城。他要亲自坐镇辽东,指挥辽东战局。耿着说道:“韩都护,早上刚从高丽传来的新的情报,再次确认过,北边的金军已经全部撤离,并未再发现金军的踪影,齐王殿下希望亲自领兵北上。”韩世忠叹了口气,说道:“暂时打消领兵北上的念头吧,金人将高丽北部大部分地区都劫掠殆尽,那里一片荒芜,想要跨过鸭绿江,奇袭辽阳,有千里纵深,孤军深入是大忌。”“嗯,下官也赞同韩都护,高丽北边需要与民休息,金军也不会再贸然进入高丽,都里城来自高丽的威胁算是彻底消除了,现在我军集中兵力拱卫复州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复州的局势如何?”“我军伤亡不少,截至目前已经有六千多人阵亡,负伤者也有三千多人。”负伤者只有阵亡者的二分之一,说明战场极其惨烈。“金军的主将叫李成,是金兀术的心腹,靖康二年在刘光世麾下,刘光世抛弃邯郸,他投降了金人,此人治军倒是有一套,军纪严明,且爱兵如子,据说颇受金军士兵拥戴,这一路金军战斗力非常强悍。”耿着指着地图说道:“目前金军还在围困复州,复州城内有一年的粮食储备,只要金军攻不进去,人心就不会出问题。”“张荣还有多少兵马?”“张荣尚有四千,呼延通也还有七千人,复州军民一共三万人。”“登州还能抽调人过来吗?”“听说沧州那边之前抵御金人,损失惨重,连李纲李相公都负伤,登州的不少军民都抽调过去正在重建,现在要调派人过来,很难。”“都里城还有多少人马?”“尚有一万。”“暂时足够。”“下官担心金军随时增兵,金国对辽东的策略似乎变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