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宋崛起> 第362章 保密要做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2章 保密要做好(1 / 1)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更新时间 2022-10-07

 等到了中午,颜裴兴致勃勃跑来说道:“吴帅,造好了。”“都造好了?”“都造好了!”吴璘说道:“五十架云梯,每架安排五十人,进攻之前,先用两千人弩箭压阵,每个弩箭手配置了五十支弩箭,先用两万支压一压他们。”“好,末将这就去安排。”不多时,宋军的前锋攻城部队就开始列阵准备。后面是弩箭手,弩箭手排成五排,在城外横向展开。然后向前面稳步推进。等距离城墙一百五十米,才停下来。本来城墙上的大理士兵还很兴奋,当看到下面那些宋军攻城部队的装束的时候,都有些震惊了。“他们披了铁甲?”一个大理士兵忍不住喊了出来。“而且人人披甲!”刚才还咋咋呼呼的大理士兵们,开始议论纷纷起来。而这个时候,宋军的号角声开始在四野回响。只见传令兵握着旗帜,在队伍前面挥舞。军官们看到旗帜后,大声吼道:“取弓!”宋军开始整齐一致地取出弩弓,将箭矢放到弩弓上,对准城头。明明是两千人,但动作整齐地仿佛一个人做出来的一样。而且阳光洒落在宋军的铁甲上,映照出耀眼的光泽。配上如此整齐的动作,行云流水的美感中又带着一股萧飒的气势。这一幕,把城头的大理士兵们惊呆住了。“放箭!”军官们一声令下,天空瞬间出现一朵黑云。在所有人错愕之间,黑云朝城头涌去。一瞬间,无数人在这片黑云的冲击下,失去了生命。“快!放箭!”城头响起大理士兵的喊叫声。那些弓箭手慌忙拉弓,有的弓弦还没有拉开就被弩箭射成刺猬,有的刚放箭,眉心被刺穿。还有的放出去箭,根本抵达不到宋军所在的位置。这一波打得大理士兵措手不及。等第一批弩箭放完后,宋军立刻开始准备第二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直到第十批弩箭射完,城头已经插满了箭矢,大理士兵逃的逃,死的死。这个时候,攻城的前锋部队,提着云梯,开始往城下走。像威楚这样的小城是没有护城河的,这对于宋军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了。很快云梯就竖了上去,士兵们一个个开始往上爬。虽然披了甲,但爬还是能爬上去的。“快!快上城头!敌人已经没有箭矢了!”城后面的大理士兵们开始补充兵力,纷纷快速朝城头爬。也正是在这短暂的空隙,宋军登上了城头,双方在城头相互,短兵相接。然而,大理士兵一刀劈下来,只是在甲胄上留一条痕迹。但是,宋军一刀过去,那就是一条血淋淋的伤口了。局势立刻一边倒。战局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连杨志兴等人都没有想到,城头如此快就失守了。越来越多的宋军爬上城头,占领城墙。下午的时候,大理军节节败退,被打得溃不成军。杨昱延急忙跑来:“阿父,南西北的城门外,都有宋军在把守,东城门已经失守,城门被动打开了!”杨志兴立刻说道:“快!快投降,以免民众惨遭屠戮!”“阿父!”“不要无谓牺牲了!”杨志兴脸色惨白,“既然是王师,希望他们能放过城内百姓。”过了一会儿,斥候跑来:“吴帅,城内举了白旗。”吴璘思忖了片刻,才说道:“让颜裴先住手,叫他们的杨知府来本帅这里。”“是!”杨志兴很快得到了通告。“阿父,让儿去吧,他们要杀,也是杀儿!”“不,你去没用。”杨志兴一个人出了城,到吴璘的营帐,见到了吴璘。他跪在地上,说道:“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王师,希望大帅您能饶了城中百姓,一切责任皆在我,若杀我一人能救一城百姓,我立刻引刀自刎。”“你现在服了?”“心服口服!”“要本帅饶了他们也可以,但有一个条件。”“大帅但说无妨。”“下威楚府下达童量成之罪名,言明天子王师之正义,本帅不但不杀他们,还不杀你。”“这……”杨志兴为难起来,“那童相国,乃是我大理国童氏人杰,爱民如子,体恤民力,我……“天子乃千古仁德圣君,当初便是天子力排众议,要与你大理国开通商贸,造福百姓,现在他童量成是如何对待天子的?”“这……”“你大理国在天朝赚了不少钱吧,数年前,天朝不少商品南下,这些你们都视而不见?”“我……”“你不是想保全一城百姓吗?”吴璘的声音再次冷起来。杨志兴感受到吴璘语气中那股冰冷的杀意,他说道:“一切尊重大帅的吩咐。”吴璘说道:“善!”六月二十日,一大早,陈规就跑到了文德殿。赵桓正在大口大口吃面,见陈规来了,也不问吃没吃,就吩咐道:“去跟陈侍郎准备一份面。”“多谢官家。”陈规手中捧着一份文书说道,“官家,这是《大宋海军虎蹲炮制造详述》。”赵桓放下筷子,饶有兴趣地看起来。他看得很仔细。陈规写得也很仔细,对虎蹲炮的操作方法、射程和潜在的风险,都做了极其详细地注解。不多时,面条送来了。君臣二人在文德殿吃着面。“五十门青铜炮都出来了?”“全部造好了。”陈规很谨慎地说道,“不过,还是有炸膛的风险。”炸膛这种事是概率性风险,科学无法绝对规避风险,但可以减少风险的概率。“先让海军去用,炮弹准备充足一些,按照你所设想的,就在杭州秘密建造一个火器监,专门制造这种火炮,以便海军随时得到补给,不过保密要做好。”“是,官家放心,臣会安排好。”赵桓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关于弓箭和弩箭的制造,现在一年产量如何?”“回禀陛下,去年一共制造八千万支箭,较之宣和年间,多了近三千万支,足够满足目前全国各地用箭所需。”“火箭呢?”“火箭受限于原料,一年只有一百万支。”“暂时够用了。”赵桓点了点头,又问道,“火铳如何?”“目前制造第一批,已经制造了两千支,还在测试炸膛的占比。”火铳倒是不着急。因为第一代火铳的威力其实很有限,还不如弩箭的威力大。之所以要投入费用批量生产,其实是为了推动火药的科学研究。许多科技的突破,都是从军事上面开始的。“那就先将青铜炮送到杭州市舶司,交给钱喻清。”“陛下放心,臣会去安排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