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宋崛起> 第389章 恍如隔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恍如隔世(1 / 1)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更新时间 2022-10-07

 等众人出了文德殿,看见秦桧安静地站在前面。此时正在下小雪,秦桧本可以在文德殿附近一边歇息一边听宣,但是他却站在雪中。众人走出来,礼貌性地与秦桧打了招呼,便离去。秦桧却留意了这几个人的身份。军政院、工部、左相。大概是讨论军政后勤的问题。“秦相公,陛下宣召你进殿。”王怀吉的声音打断了秦桧的思考。秦桧走进大殿,行礼道:“臣参见陛下,圣安。”“圣躬安。”“不知陛下召见臣有何要事?”赵桓开门见山说道:“朕这里有几十封奏札,都是在弹劾你的。”赵桓也不给秦桧看,他继续说道:“京师对你在江东的作为颇有非议。”“臣有罪。”赵桓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你不容易。”“比起陛下日理万机,臣这一点事不算什么。”“可是现在人心难服啊!”“臣不敢让陛下为难。”赵桓沉默了片刻,说道:“要不这样,江南西路的新农政尚未展开,你走一趟江南西路,把新政和交钞全部推到那里。”秦桧心中顿时又燃起了奋斗的希望。“江南西路的粮食产量为大宋之最,仅仅这一路,每年的赋税就接近七百万石。”赵桓目光不着痕迹地在秦桧脸上划过,继续说道,“然而江南西路远离朝廷,下面地主隐瞒田产、兼并田地,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若你能解决江南西路的问题,朝中那些要弹劾你的声音,必然会消失,你认为呢?”“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秦桧当场就跪下来了。“起来吧。”赵桓俨然一副为秦桧感到着急且惋惜的样子,“这朝中无数人都嫉妒你过去的功劳,朕也是没有办法啊,只能让你去办这件苦差事了!”“陛下都是为了臣,臣心中感激涕零!”“来来来,快起来,你我君臣相识一场,你现在遇到了一些难题,朕岂能袖手旁观。”“陛下!臣就算是拼了这条命,也绝不辜负陛下的重托!”“好!好!”赵桓拍了拍秦桧的肩膀。秦桧是新政的老人了,推行新政会遇到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他一清二楚。等江南西路搞定后,就着手对两广和福建路下手。南方的粮食资源、经济作物资源是非常多了。想要彻底拿下长城以北所有的地盘,并且在那里扎根,必然是要调动全国资源的。秦桧倒是积极,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但他接到赵官家的命令后,没有任何耽搁,第二天一大早准备了一番就出发了。“官人,此次南下,你务必要小心。”王氏叮嘱道。“放心,我也不是第一次办这些事了,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若是江南西路处置得好,两广和福建路,我也向陛下申请,一并交于我处理。”“唉,去吧,记得给我写信。”秦桧转身上了马车,离开了京师。下午的时候,南城豆腐店。童贯提起裤子,从王寡妇家里走了出来。何彬看见童贯后,骑马跑过来。“童太尉!”童贯吓了一大跳,待镇定下来后,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童太尉,我们其实很早就知道您喜欢来这里。”“你们……”童贯恨不得一巴掌抽过去,“你们不要乱说话!”“童太尉放心,我们嘴巴严实得很。”“咳咳,你们找我作甚?”“秦桧离开京师了。”“知道了。”童贯有些不耐烦地说道。“那下官不打扰童太尉的雅兴了。”“等等。”“童太尉还有何吩咐?”“金人细作一事调查得如何了?”“还在调查中,目前锁定了一些地方。”“什么地方?”“万春阁、悦来客栈,还有樊楼。”“樊楼这事,你去问问那个李师师,她熟。”何彬苦笑道:“李师师早就退隐了,谁都不见,童太尉跟她不是老熟人吗,不如……”“去去去,谁跟她老熟人了!”“当年……”“休要再提当年!”童贯上了马车,本来准备进宫,转念一想,说道:“去樊楼。”何彬跟在后面,看见马车去了樊楼,对属下说道:“你们说童太尉跟李师师有没有一腿?”“应该不能有吧,当年不是道君陛下……”“嘘,不要提。”提到太上皇,大家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童贯当年是赵佶的狗腿子,赵佶溜出宫私会李师师,童贯如果不在身边,那他娘的就不是童贯了。樊楼的纪东家在东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日里自然高高在上。不过看到童贯后,立刻就堆上了谄媚的笑容:“童太尉,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怎么,不欢迎我?”“哪里的话,快里面请。”童贯小声问道:“东家,我问你个事。”“童太尉请吩咐,小人自是无话不说。”“王宗濋最近都在这里祸害了哪些小姑娘?”纪东家立刻露出一副为难的模样:“童太尉这不是折煞了小人吗,王太尉的事,小人哪敢打听。”八壹中文网“你若是不知道,这世界上就没人知道了!”“童太尉今日是看中了哪个姑娘?”“李师师。”纪东家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谁?”“李师师。”“她……她早就隐退了,年事已高。”“我知道,我找她又不是为了听琴作词。”“那童太尉找她作甚?”“不该问的不要多问,带我去见她便是了。”不多时,童贯见到了李师师。曾经名动京师的美人已是迟暮之年,准确地来说,已经70岁了。皱纹爬满了她的面容,已经失去曾经的光彩,但岁月也在她身上沉淀下淡雅和从容。她比赵佶还要大二十岁。再次见到李师师,童贯愣了愣,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童太尉。”“李姑娘,好久不见。”姑娘是宋人对青楼歌姬的称呼。“已有三十年?”“有了三十年了。”童贯一阵感慨,“虽然我们同在京师,却已经多年未见。”“道君陛下可还好?”“在宫里有吃有喝,日子不愁。”“你来找我有何事呢?”“确实有很重要的事。”童贯说道,“你对樊楼很熟?”“谈不上熟,至少每一个姑娘我都要见,见了都要教。”“实不相瞒,皇城司在樊楼发现,可能有金人细作隐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