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宋崛起> 第398章 杀人诛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8章 杀人诛心(1 / 1)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更新时间 2022-10-07

 王次翁说道:“若是满朝有一半以上的人想要恢复到以前,官家必然不敢再强硬,若是连民间也呼吁恢复到从前,即便官家是九五之尊,也必须遵照人心所向。”他又说道:“而且不仅如此,这些年来,大宋为了抗金,给予武将太多权力,现在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刘锜,还有南海的李宝,西北的李彦仙,哪一个不是手握重兵,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上官的意思是?”“朝中许多人早就对现在的格局不满,地方上也有诸多人对这样的局面颇有微词。”王次翁饮了一口茶,气定神闲地说道,“你要清楚,我们已经拿回了属于我们的疆域,战争可能已经结束,而那些武将,却还把控着军权,不肯放手,若有朝一日,他们重演前唐藩镇之祸,怎么办?”他这么一说,刘宴都捏了一把冷汗,说道:“下官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王次翁瞥了他一眼说道,“这朝局之复杂,远非你所能想象。”“可是赵官家对那些武将非常信任,没有丝毫想要收回权力的迹象,而且我听说,那个范宗尹还在上言说什么要重立分封和藩镇,以扩张疆域。”“范宗尹这是在妖言惑众,他知道个甚!”王次翁说道,“别看赵官家没有提,但他心里对武将们早有防备,这是历代赵官家都会有的心理。”“上官的意思是,今上心里早有收回武将之权的想法?”“之前是与金作战,需要那些武将,现在战局已经稳定下来。”“如此看来,这朝局要变天了。”王次翁继续说着:“你想想,岳飞现在是什么,军政院副使的头衔,一个武将,挂了军政院副使的头衔,本朝太祖当年……”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停顿了片刻,说道:“陛下对他们的猜忌不太好说出来,做臣子的,需要为陛下分忧,懂吗?”“懂了!”刘宴说道,“那现在这件事呢?”“这件事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地方上会有人上奏,等地方上的奏疏上来后,民间也会出现一些声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会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顺利。”十二月二十六日,天还没有亮,又开始飘雪。这可能是靖康九年最后一个早朝,群臣们一大早就等候在垂拱殿内。赵官家还没有来,垂拱殿议论纷纷。大多也是与最近那些声音有关的。不多时,赵桓上了大殿。“臣等恭请圣安。”“圣躬安,众卿免礼。”“谢陛下。”赵桓问道:“今日可有事要奏?”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刘宴突然出列说道:“臣有事要奏。”“哦,是刘卿,你有何事?”“臣的奏札,陛下还没有批复。”“哦,你那份《江东案初审及仁政之正义》?”“是的。”刘宴壮着胆子说道,“若是臣哪里说得有不当之处,还请陛下责罚,若是并无不妥,也请陛下给臣一个回复,否则臣亦不知自己一片赤诚之心、逆耳之忠言,当如何?”赵桓坐在那里,一片淡定从容,甚至脸上带着几分微笑,他说道:“政事堂的诸位,可有看这份奏札?”政事堂的大臣们说道:“臣等都看了。”“你们说说看?”政事堂的官员也不做声,从门下省的左相吕颐浩,到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给事中,没有人说话。中书省的人也都沉默。既然如此,尚书省的人也在一边装死。赵官家说道:“蔡懋,你来说说。”蔡懋走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蔡懋身上。蔡懋说道:“陛下自继位以来,整顿吏治,扫除弊政,与民休息,开新学,任贤臣,御外敌,治四海,乃千古以来第一圣明君主,政通人和,仁政显达。”要不怎么说蔡懋就是个万金油,这家伙说起来很能说,但说了等于没说。“朕是问你,如何看到刘宴的那封奏札?”“刘宴说的仁政,陛下已经在推行,臣无话可说,臣只是庆幸能为陛下施以仁政,此乃臣毕生之荣幸。”他妈的!再问蔡懋,这老狐狸也不会说什么了。“王次翁,你是刑部侍郎,你来说说。”王次翁出列,说道:“臣觉得,刘宴的奏札不无道理,这杀人,未必能起到作用,过去朝廷整顿吏治,下猛药无可厚非,现在陛下新政已定,人心思安,若是恢复到从前,臣相信天下人只会说歌颂陛下是仁君,是圣君。”王次翁这话说得非常讲究。如果赵桓想要怼回去也是可以的。但他没有怼。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利益集团的诉求,弄一个王次翁不但没有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为什么会起到反作用?罢免王次翁,甚至杀掉他,那些人也不会消停。他们会隐藏起来,然后在民间悄悄传播。这种悄悄传播,不仅仅是在废死派之间传播,还会影响到死刑派。他们会将雪球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爆发的时候,连赵桓这个皇帝都堵不住了。眼下的办法,就是让这些人都跳出来,跳得越多越好。提前跳出来,提前把问题解决掉,并且公布于众。杀人诛心!赵桓不着痕迹在扫了一转周围其他人,他若有所思说道:“有道理。”王次翁心中长长舒了口气,这才发现背后都被冷汗打湿了。赵官家“有道理”三个字一说出口,其他大臣们脸上掩饰的表情,终于忍不住有了松动。刘宴说道:“陛下圣明!”其他人也赶紧说道:“陛下圣明!”赵桓说道:“朕一直都秉承着施以仁政的治国理念,这一点,众卿一定谨记。”“臣等铭记于心!”赵桓突然站起来,说道:“朕今日有些乏了,众卿还有什么事,与大相公说。”“恭送陛下。”赵桓一走,大臣们立刻兴奋起来。王次翁说道:“赵相公,江东那些人如何定罪?”“大相公,方才陛下都表态了。”刘宴说道。吕颐浩却接过话来,他说道:“陛下表什么态?”“陛下他……”刘宴一时间语塞,“陛下他说王侍郎说的有道理。”“这叫表态?”“这……”“我看你这个刑部郎中也不合格,是不是该考虑考虑让贤!”“吕相公息怒,下官只是……”刘宴连忙躲在了王次翁后面。其他人见吕颐浩发话了,立刻安静下来。赵鼎说道:“诸位,江东案如何处理,还要请陛下圣裁,此事暂时不必再讨论。”众人这才散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