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南方的路> 底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底蕴(1 / 1)

南方的路 湖畔旅者 更新时间 2022-10-10

 学校的软实力是评价学校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什么是软实力?校友力量、文化传统、社会评价、优质生源……

华北江河大学的校友大多留在省内附近,但也有一些到了南方闯出了一片天地。西德集团的老板尚西峰就是江河大学的校友,说起来尚西峰的曾用名就是尚西德,尚老板取了自己以前的名字用作集团名称。作为著名校友,江河大学一直努力发展和尚老板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把校友会的会长职位交给尚老板担任。

尚老板和学校似乎达成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尚老板给学校捐资助学设立了三个奖学金并投资建设了先进实验室,学校为进行回报特地批准设立了一个西德经济学院,西德经济学院的入学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就和西德集团签约:西德集团补贴学生学习用费并发放部分生活费,学生毕业后要在西德集团至少工作五年不得跳槽,如果有任何一方毁约就要支付三倍的违约金。

尚老板近几年担任校友会的会长倒是确确实实搞了几场校友聚会活动,这种活动通常以同届或同学院为一组进行,大多数时候都是学校提供场地校友会负责组织,校门旁的酒店负责住宿,学校食堂承担饮食。

说起江河大学确实要好好说说这名字的由来,这名字起自民国的学校创建者——张拓。张校长是一位旧时代的文人,在科举时代考上举人但多年进士不第。后来朝廷提倡西学,打算任用一些留学归国的人才,张拓当时也是个官迷,自知考不上进士于是打算利用西学谋个一官半职自告奋勇去西方国家学习,学了几年又游学了几年难免心里出现了些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照那个时代来看倒是有些拥护君主立宪制力图维新。张拓毕竟还是个旧时代的文人,儒家思想还深入内心,张拓所支持的还比较类似于尚书所言的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其内心还是儒家主张的恭己正南面,垂拱而治。

但太后对维新派喊打喊杀以后,这一切就变了。校史记载张拓眼见维新派被捕杀殆尽,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官场黑暗已无前路遂辞官归乡创办学堂,用自己的后半生完成儒家士子最后的一点抱负——教化世人著书立作。但当地的民间流传版本却又不一样了:张拓是怕自己被当成维新派抓起来所以才赶回家躲避,但自身又难以有一技之长,所以选择当个教书先生,但张拓毕竟当过一段时间的京官,在小城的人眼中尽管不知道品级但绝对也是很高的官了比县太爷还高,所以当地不少富家大户捐资助学帮着张拓办成了一个学堂。

校史和野史并不相同,谁也不知道谁说了假话,亦或者是都说了假话。但张拓却给这个学校一点精神内核——类似于儒家的精神坚守有杂糅了西方的一些精神,虽然有些四不像但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