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天禧盛世> 第五十三章 深宫夺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深宫夺人(1 / 2)

天禧盛世 夜半鬼读书 更新时间 2022-10-10

 十二月初二,天子寿诞,以承天节庆。

亲王、宗室、使相、节度、驸马、观察使以上赴长春殿,进金酒器、银香合、马、表。

宰臣率百官上寿崇政殿,得赐酒三行、衣一袭,并另赐贡礼于地方、诸军。

礼毕,赵恒携郭氏、赵祐赴万安宫谢太后李氏抚育之恩,享家宴祥和。

并无实质性的血缘关系,母慈子孝的氛围当中,少了几分天伦之乐,多出几分彬彬有礼。

即位之初的那场易储风波仍然如鲠在喉,谁都不愿提起,谁也不会忘记。

赵恒身为一国之君,不愿意连续三代天子登基都为民间所诟病,因而侍李氏极孝。

宴后茶话。

李太后揽赵祐入怀,拉起家常:“我家小猴儿也喜欢看《圣僧西游记》?”

赵祐慌而不乱的卖乖:“孙儿也喜欢四书五经。”

李太后如沐春风:“祖母小时候可是不喜欢四书五经,小猴儿的那几个舅公、表兄也不喜欢,上党李家不是读书的命。”

赵恒安慰道:“舅舅好读春秋,中外皆知。”

“一母同胞,兄长肚子里有多少笔墨,我这个当妹妹的一清二楚。”李氏轻轻摇头,眼角皱纹又深了几分,紧了紧怀里赵祐,“其实啊,文不成、武不就也没什么,只要你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赵祐抬头道:“孙儿也会孝顺祖母。”

“多陪陪祖母就是孝顺。”李氏笑的愈加和煦,“祐儿如此,童子科新晋进士也是如此,都是官家教导有方,这双慧眼比先帝还要强上几分。”

赵恒以恭敬掩去自得,“全赖娘娘庇佑。”

李太后微微一笑,自诩不好书的她,轻启檀口,风采自露:“过韶阳,璿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赵恒早就携郭氏起身侍立,待李太后余音落地才急促不安道:“孩儿德薄,当不起娘娘厚爱。”

李太后微微笑道:“这词字字珠玑,处处引经据典,有些地方需多读几遍才能体会其意,读着读着就能诵了。”

赵恒汗颜:“童子妄言,娘娘见笑。”

“官家谦逊之语会让百官无所适从。”李太后谈兴渐起,“老身先前还以为是有心人故呈瑞之举,不曾想那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一鸣惊人,若怀此等才情,谁愿甘心幕后?”

“娘娘圣明。”赵恒当初也曾这样怀疑过,“那孩子确实满腹经纶,就是……有些轻狂。”

“少年天性,人之常情。”李太后有感而发,“得此麒麟儿,父母也能含笑九泉了。可怜官家大舅(李继隆)子嗣凋零,大姐儿、昭吉、昭文、早夭,昭亮体弱……”

赵恒登基六年,自信朝堂上下已足够稳定,闻弦知雅意,“舅舅久守边镇,又有旧疾在身,是该回京调养了。”

“为国戍边乃李家本分。”哪知李氏分外决绝,微微一顿又是数声轻叹,“二姐儿出嫁真定曹家,三姐儿许给真定高家,都不需要人操心,惟独四姐儿让人牵肠挂肚……”

赵恒明白过来,反而犹豫不决。

李继隆四女时年九岁,同李氏盛赞不已的刘纬年龄相仿,这是在择婿?

“那童子尚幼,家中又无高堂,请官家指婚恐会惹坊间非议。”李太后把话挑明,“听说他有意开堂讲学,授童子启蒙之法,官家这做兄长的替两个妹妹代支束脩可好?”

赵恒只有点头的份,但如此行事和指婚又有什么区别?

李家有信心将娇女下嫁,之所以让皇家出面代支束脩,是想让别人知难而退,李继隆很可能还不知道此事,李氏才行权宜之举。

些许芥蒂不改天伦之乐,万安宫的欢声笑语直至日落西山。

赵恒赶回福宁殿,一边批阅积累奏疏,一边衡量人事变动,还要时不时的安抚来贺嫔妃。

“官家趁热用。”郭氏奉上一碗热汤,欲言又止,“太后大病初愈……”

“李家两位小娘子入学?”赵恒促狭一笑,“童子胡闹,你们也跟着胡闹,朕就陪你们胡闹一次,景宗记下此事。”

“束脩三百贯。”张景宗恭敬称是。

“三百贯?”赵恒敛去笑意,心情沉重许多。宰臣本俸也不过月给三百贯,李氏此举不是在投石问路,更像是纳彩、下定。

“本是二百贯,听说吕相长随家的女公子捷足先登。”张景宗如数家珍,“郊祀赐宴那日,王旦因此敲打过刘纬,便多了百贯。”

“还真是奇货可居!”赵恒动了真火,甚至对吕蒙正都有了不满之心,堂堂国朝祥瑞,区区一长随也敢打主意?

“那亲随出自吕相母族,也姓刘。”张景宗连忙替吕蒙正撇清。

宋依唐制: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但例外很多,比如后来的枢密使曹利用和曹彬之子曹琮便结成了儿女亲家。

“真担心他误人子弟。”赵恒略一沉吟,看向郭氏,“让他陪祐儿读书,先学学规矩,娘娘以为如何?”

……

翌日,清晨。

一驾牛车停在嘉善坊刘宅门前,刘乾携女刘清登门,奉上钱两百贯、腊肉十条、干果六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