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天禧盛世> 第四十二章 爱恨殊途而同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爱恨殊途而同归(1 / 2)

天禧盛世 夜半鬼读书 更新时间 2022-10-10

 海瑞因《治安疏》被后世捧上神坛,他在《治安疏》里引用过孙奭一句名言:天何言哉?岂有书也?

其实,孙奭劝谏赵恒的言语更犀利,换作嘉靖帝必死无疑。

“黄巢出自凶饥,陈胜起于徭戍。隋炀帝缘勤远略,唐高祖由是开基。晋少主智昧边防,耶律德光因之谋夏。

今陛下俯从奸佞,远弃京师,罔念民疲,不虞边患,涉仍岁荐饥之地,修违经久废之祠。

安知饥民之中,无黄巢之剧贼乎?

役徒之内,无陈胜之志乎?

肘腋之下,无英雄之窥伺乎?

区脱之间,无天骄之观衅乎?

……

卑辞重币,求和于契丹。

蹙国縻爵,姑息于保吉。

以主辱臣死为空言,以诬下罔上为己任。

撰造祥瑞,假托鬼神,纔毕东封,便议西幸,轻劳圣驾,虐害饥民。

……

野鵰山鹿,并形奏简。

秋旱冬雷,率皆称贺。

将以欺上天,则上天不可欺。

将以愚下民,则下民不可愚。

将以惑后世,则后世必不信。

腹诽窃笑,有识尽然。

上玷圣明,不为细也。”

……

赵恒是怎么应对的?

阅而不答,汾阴照祀,作《解疑论》回复。

孙奭遂以亲老为由,求解官归侍。

赵恒不许,该有的封赏、晋升一样不少。

孙奭迁兵部郎中、任东岳奉册副使,不管他本人意愿如何,仍然深度参与这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

大势如此,官、民、军趋之如骛。

惟独三司使丁谓叫苦不迭。

举国皆肥,左藏库瘦。

幸运的是,国运逐渐兴隆。

交州大乱,叛将李氏诛伪主黎氏亲族,并遣使朝贺请封。

赵德明壮志再受挫,为甘州回纥所败。

契丹国内形势则扑朔迷离。

先是遣使以告,将征高丽。

后又传闻耶律隆绪开始清理韩德让党羽,杀参知政事邢抱朴,改以刘晟为之,并召其弟耶律隆庆归朝。

耶律隆庆辞以避暑,一边厉兵秣马,一边私交结宗亲、后室权贵,又遣亲信持书告雄州李允则,责其兄耶律隆庆不能敦协亲族,人心思汉……

个中意味,不言而喻。

赵恒没心思辩其真假,密诏李允则断耶律隆庆妄想,并命王旦训诫已出使或是即将出使契丹的使臣:不得凭空臆测契丹时局!

动辄诛一国参知政事,如此杀伐果断,是那个气浊而体肥、且昏庸懦弱的耶律隆绪吗?

赵恒暗暗心惊。

年初,萧绰死讯传来。

文武百官蠢蠢欲动,纷纷上疏出谋献策。

就连王钦若都开始担心,耶律隆庆过于懦弱,恐难坚守和好之誓。

扶持耶律隆庆之论最广,风险最小。

激进点的也会喊打喊杀:北鄙凶变,非与中国渝盟,即遭其弟篡夺,乞选将练兵,为之备豫。

甚至开始检讨两次北伐失利原因:先朝多以中人陵轹将帅,故罕成功……

内侍监军也算是北宋一朝的基本国策,说是祖宗制度也不为过。

赵恒坚决不肯承认内侍监军陵轹军中将帅的现状存在,责曰:问以祖宗制度所无之事,恣为矫诬,是不可恕……

如果说,朝中分和、战两派。

刘纬无疑是主和一方,面对赵恒垂询,坚信耶律隆庆能够稳定局势。

并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赵恒描述耶律隆庆征高丽的必要性。

玉田韩氏等汉臣常年盘踞幽州,根深蒂固。

耶律隆绪若想最大程度的左右朝政,削弱玉田韩氏等与拔里部萧氏交好的汉人世家势在必行。

杀邢抱朴,只是一个警告。

幽州一代的头下军州会是契丹此次征高丽的前锋,而韩德让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也可能是其归宿所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