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1659> 第三章 火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火并(2 / 2)

大明1659 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 2022-10-21

许明见这把总回话清晰,也有了些好感,便继续道,“以后你们几个就当我的护卫,你来带队。”

“这……”赵小乙有些犹豫不决。

“你可以先请示刘都司,想来他不会不同意的,”许明笃定道。

“属下遵命。”

许明在腾越县城粗略地巡视了一遍,还上城墙逛了逛。腾越州原是腾越军民指挥使司的驻地,是个边疆军事卫所。

嘉靖年间,因为当地民户渐多,于是设置了腾越州进行管理,所以腾越县城不仅管民,还兼有防备土司叛乱,维护滇西稳定的军事功能。

县城并不太大,大约一平方公里左右,只有纵横几条街道,几乎已经塞满了逃难的百姓。城墙大概高7米,有霑化、永安、靖边、溥润等四座包铁城门,城门上有城楼协防——此时已换成西营士兵驻守。

县城外还有条叠水河作为护城河,但是河流并不太宽,防御效果有限。整体来说,县城防卫设施比较齐全,用来防御土司叛乱是够的,但是用来抵挡几万清军,许明并没有信心。

巡视到县城粮仓时,一行人遇到了腾越知县李时严。他告诉许明,仓库里存量已是不多,仅剩两三百石而已。

“堂堂一个州,存粮怎会这么少?“许明惊讶地问道。

“陛下恕罪,连年战乱,粮食都运去打仗去了。这些年来,下官已是勉力经营,才攒下了这些余粮。属下无能啊!“

许明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责备他,只是粮食短缺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估计。即使不算军队的配给,按最节省的吃法,一万难民每天也要吃20石粮食,十来天就能把存粮吃空。

即便沐天波能从土司手里要来一些粮食,也不太可能满足将来晋王大军的消耗。

没有粮草,光有城墙没有任何用处。那么据城固守腾越,又变回一个伪命题。

难道还是要逃吗?可继续逃亡下去,到了缅甸这些背井离乡的百姓又该如何生存?就算不饿死,十有八九也会成为缅甸土司们的奴隶。如果把他们留在国内,许明无法想象他们将来在清军屠刀下的惨状。

这一整天忙活下来,许明对自己近期的生命安全,略微增加了一点信心。但是对远期展望,却更迷茫了。逃跑是慢性死亡,打又不具备条件,完全找不到头绪。

而此时,城外天威营大帐内,靳统武一边擦拭着佩剑,一边思索着如何向晋王李定国汇报永历这边的情形。

使者传来最新军情,永昌方面打算暂时放弃永昌府城,以避清军锋芒。晋王李定国在信中暗示,他打算在怒江以西寻找有利战机,一举歼灭清军。

同时,李定国再一次向靳统武强调了永历皇帝的重要性,要求他务必保护好皇帝的安全。

一直以来,造反出身的靳统武并不十分讨厌永历这个皇帝。永历十年,正是靳统武亲自前往贵州安龙,说服白文选同意让永历移跸昆明。

也正是拥有了永历这面旗帜,西营才明正言顺地摆脱了反贼的称号,正式成为朝廷官兵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西营这两年接连大败,靳统武渐渐觉得永历已成了烫手的山芋——还未屈服的大明正统皇帝,永远是清军最主要的进攻目标之一。

更让靳统武感到棘手的是,永历自从撤离永昌后,越来越有遁走缅甸,寻求缅王保护的趋向。天子弃国,这无疑会对西营,乃至全国抗清力量,在士气上造成沉重打击。

昨日皇帝坠马昏迷,甚至疯魔的传闻,更让他犹如坠入冰窖。他不敢想象这一消息传到永昌,会对晋王及前线将士带来怎样的混乱。

幸好手下今日汇报,永历看起来并不像疯魔的样子,甚至还罕见地巡视了一遍县城。从不相信天命的靳统武,心中也暗呼了一声侥幸。

“靳帅,皇上宣您立即进城觐见”,帐外的亲兵来报。

“陛下召我?”靳统武有些意外。一直以来,也许为了避嫌,永历极少召见西营的高级将领。而西营很多高级将领,也未必想见永历。

西营和大明朝廷曾经是身负血海深仇的敌人,如今却要自己跪倒参见,这个情感矛盾,是很多高级将领不愿意去面对的,即使皇帝已经从崇祯换成了永历也不行。

靳统武思考片刻之后,决定先见过皇帝再说。于是点了一队亲卫,即刻入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