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无尽契约之词缀掠夺者> 第十章 有将廉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有将廉颇(1 / 2)

 祁飞见状,想来此人就是这支骑兵的统领,反正不管如何,叫一声将军总没错。

他立即恭恭敬敬拜倒在地道:“启禀将军,吾等是春申君上的近卫亲兵,奉君上命令,护送毛遂毛公入邯郸,君上要吾等亲送至平原君上府中。”

这位将军还没发话,身后那位年轻小将直接驭马上前,大声呵斥道:“这是赵国大将军廉颇上卿,小小楚兵瞎了狗眼!”说罢,一道鞭影击出,“啪”地击在祁飞后背。鞭子透过楚军战袄,力量深深地灌注到祁飞背上,一阵剧痛袭来,使得他倒抽一口冷气。

“罢了。乐乘,这些军兵一路护送毛公不易,汝勿要苛责!”廉颇轻轻举矛,神色平静,那年轻小将却是收回马鞭,恭敬行礼道:“是!”,目光不善地望着祁飞:“还不快谢过大将军?!”

祁飞此时后背火辣辣的痛,这辈子可是第一次吃鞭子,这种火辣辣的感觉的确无以言述,但这让他无可奈何,乐乘虽年轻,但并非不是不名一文之人,如果对他动手,可能会破坏历史主线。

祁飞抬头时目光扫了一眼乐乘,此人白面尖颏,面相孤鸷,一双三角眼如蛇牙,隐隐中带有毒意,怪不得行事如此乖张。

祁飞放下其他心思,忍住背后剧痛,恭敬地向廉颇行礼道:“吾等谢过大将军体恤之恩。”

廉颇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毛遂,炯炯目光中流露丝丝热切之意,只听他说道:“敢问真是毛遂毛公当面?”

毛遂在先前战斗时跌坐车内,此时见到廉颇如此有礼,便跪坐还礼道:“毛遂见过大将军!”

廉颇右手长矛用力插到地上,自己轻轻跃下战马,一步步向牛车走来,围住牛车的骑兵以及内圈的捕役和快手们,均纷纷让路。

廉颇身形高大挺拔,应在两米上下,每一步走得很稳也很快,身形矫健,自有一股威仪凸显。他快速来到牛车前,双手扶起毛遂,面容极为诚恳,认真道:“毛公有恩于赵国,有恩于社稷百姓,使得围困邯郸数年的秦军腹背受敌,此乃不世之功。快快请起吧。”

他转头问着祁飞:“汝等军令是要亲送到平原君那里?”

祁飞刚才就未起身,所以继续行礼道:“禀报大将军,是要亲送至平原君上府中。”

廉颇哈哈大笑:“起来吧,汝等是楚国军士,护送毛公回赵有功,一路辛劳,见吾不需如此大礼。平原君还在楚军大营,和春申君把酒谈心,他要明日才回府中。汝等和毛公可有住处?”

“是!”众人起身,祁飞用拇指刮去鼻翼上的汗水,听到廉颇问话,便双手抱拳回礼道:“禀大将军,吾等刚进城,便碰到宵小拦路打杀,还没有寻到住处。”

廉颇目光一转,着灰衣快手和葛衣捕役们,眉间微锁:“这些人何故围在此处?回城车马并非快手和捕役管辖吧?”

他目光扫向乐乘,乐乘迅速走上前,厉声道:“来人,全部带下去,押入大牢严加审问,查清受命于何人?!”

此时便有百余骑兵纷纷跃下战马,扯下绳索,将快手捕役和躺在地上干嚎的泼皮恶霸们全部捆起,随后骑着马,呼啸中拖着离开,留下一路哀嚎。

廉颇赤色披风轻甩,一步跃上牛车,对着毛遂和第三小队道:“毛公,秦军围城之危暂解,多亏汝说动楚王,该当有大功!若不嫌弃,不若今晚就在府中歇息一晚如何?吾与汝一见如故,当把酒夜谈。汝五人也一路风尘,俱来可好?”

祁飞心里感动,早就听说廉颇为人值得称道,【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在后世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今日一见,果然说一不二,气魄非凡,是为国为民着想的一位真英雄。

封灵秀给祁飞打着眼色,他自然接着廉颇的话,行礼道:“谢过大将军,吾等敢不从命!”

廉颇此时对乐乘道:“来人,先去通知夫人,说有贵客到。吾就乘此牛车,陪毛公回府。”

“是,大将军!”一位亲兵骑马离去,之前廉颇扎地长矛和战马坐骑,均由亲兵们带离,白面小将乐乘则带着骑兵,拐向另一侧的骑兵大营。

赶车之人变成亲兵,上百亲兵铁骑排成两列缓缓跟在牛车之后,巨大的旌旗迎风招展,一面【赵】字,一面【廉】字。

赵国喜火木德,其中又以火德为主,木德为辅,战旗颜色是七分赤,三分靛蓝。不论近观还是远望,祁飞总觉得容易笑出声来,这种赤蓝相间的旗帜花纹,与床单窗帘太过相似。

从城门处去向廉颇住的北王城大将军府,需要经过大郭城的主要商业干道。

沿途中无数百姓见到大将军廉颇坐在牛车中,不论是在忙着的商贾小贩,还是逛街百姓,俱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向廉颇打招呼,廉颇也没什么架子,一一笑着回应。

毛遂一边捋着短须,一边微笑颔首,第三小队所有人倒是轻声讨论着廉颇,焦点集中在这廉颇和其他一些将军做派全然不同。

祁飞此时对廉颇极为崇敬和敬仰,这位大将军看似四十余岁,不仅英勇善战,更是真诚坦率,还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怪不得深受邯郸军民喜欢。

牛车缓缓行进,祁飞等人有说有笑地领略赵都邯郸的繁华,一路都在主道上行走。主道两侧俱是大小商铺,大的酒肆坐满宾客,人声鼎沸,小的商铺也人来人往,根本看不出被秦军围困数年的模样。

只是长期战争的痕迹却非常明显,特别是现在,应为长平之战后第三年,邯郸城明显女多男少。街上赶路和那些赶车的,酒肆跑堂送菜的,甚至是一些街头卖艺与围观之人,大多是女人。这和长平之战中,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有关。

祁飞看到此处,心下微叹,战争的遗祸真的很大。看看那些车马行内外进出扛包搬运的,一大半都是女人,这足以说明在普通的劳工方面,男人都成了稀罕品种。

邯郸这座赵国最大城池,入城开始,便见到处是层层叠叠楼台亭榭,那些虽以木楼为主,但已出现泥土夯砖构成的大屋。一些酒肆客居之地已出现两层结构建筑,各种招徕生意的旗帜上书“酒”“客居”“食”“剑”“铁”等字,迎风招展之下却也令人耳目一新。

邯郸有沁水、渚水横穿而过,又有滏阳河临近,乃两江一河的交通要地,哪怕被秦军围困,水路也能通过舟船运送大量物资。

特别是近两个月,魏楚联军合击秦军,使得赵都邯郸围城之困大解,物资流通大大增加,百姓民生也开始渐渐恢复。只是女多男少的问题,或会影响到一两代人。

在第三小队眼中,邯郸不仅没有民生凋敝,大量食肆酒馆人流不息。牛车经过一处酒肆,此处很多人在喝彩叫好,一位说书先生正端坐几案之后,一拍惊木,便说道:“那廉颇赤着背,背上绑着荆条……”

有人叫道:“是大将军廉颇!”

很快便有人又出来指正:“那时大将军只是上卿,还不是大将军。”

那说书先生轻轻端起一只陶碗,嘬了口水酒,惊木一拍,众人俱都停止争论,只见说书先生起身对着街道作揖,叫道:“大将军辛苦!小民祝大将军身体健康,武运长久!”

众看客此时扭头,却见牛车上不是大将军廉颇,那还有谁?纷纷转身对着廉颇叫好。

廉颇起身点头,大笑道:“孔先生,汝又编排吾的不是?”

那说书先生作揖不停,笑道:“哪里哪里,都是些老典故!”

两人哈哈大笑,一众看客也兴奋地喝彩,仿佛两人对话,比说书要精彩百倍似的。

廉颇起身后便没坐下,沿途都是和他打招呼的百姓,牛车也一路晃晃悠悠进入北王城,大将军府已在眼前。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