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崛起在黑土地> 第九十章草原上的人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草原上的人们(1 / 2)

崛起在黑土地 自由的老枪 更新时间 2019-09-24

 “我们像奔驰的骏马,飞翔在草原上,啊……。()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再见吧青色的草原,再见吧可爱的家乡,为了草原钢花怒放,我们在建设包钢…。”嘹亮的歌声,优美的旋律,在喧腾的草原上响起,是那么的振奋人心,,是那么的荡气回肠。

一群男子汉坐着几十辆马车,冒着初春的寒风,从包头向北进,马车上坐着大都是年轻人,裹着厚厚的羊皮大衣,而他们意气风的脸上却洋溢着年轻的气息。年轻人唱够了、喊够了,又开始叽叽喳喳议论起来。“知道吗,北边是一个大型铁矿,听说已经开采一年多。”一个年轻人双眼闪着兴奋的目光说道。“听说还是一个伴生矿,这下子咱们有事干了。”另一个年轻人附和道。“告诉你们一好消息,听方总说十年之内要把包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到那时这个地方会是个什么样子呀。”一个年轻人又趁机话。“等包头钢铁城建成了,咱们国家肯定会变得更加富强,更加强大……。”年轻人纷纷议论着、憧憬着,他们每个人心中都被未来的美景所陶醉。

旁边的简易铁路伸向远方,锈迹斑斑的钢轨上压出的新鲜的车轴印,依稀可见。枕木之间的距离明显宽大许多,似乎预示着施工的匆忙和无奈,彷佛在和时间赛跑,在和大自然比拼,再向落后宣战。

这一群年轻人,有三十多人,来自东北黑省海林钢铁厂的冶金学院。他们今年刚刚毕业便被分配到大草原上来。他们是海林冶金学院毕业的第二批毕业生,经过整整4年的系统学习,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海林冶金学院目前为止总共有两批毕业生。第一批毕业生除个别人之外大部分充当了师资。眼下第二批毕业生有70多人,有一半人被卢一鸣拉到大草原,参加建设包钢。确切说他们是当代中国真正自己培养的冶金人才。

这批年轻人到达白云鄂博,被眼前的景致迷住了。这个铁矿以经提前开一年多,基础设施基本就绪,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本着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一排排漂亮的房舍拔地而起,在空旷的原野上显现出华丽的色彩。

一条冰封的小河旁,鸡舍、猪舍、奶牛棚错落有致、井然有序。一排排玻璃大棚,整齐划一,在春日的阳光照射下,出异样的亮光,煞是好看。此刻几个蒙古姑娘正在敞开的牛棚里挤牛奶。年轻人忍不住好奇围拢上去,惹的姑娘们有些害羞,手脚竟然慌乱起来。

白云鄂博铁矿属于多成因的内生铁矿,也是大型铁、稀土、铌有用矿物共生矿。其中稀土储量是世界总储量的六分之五,有“世界稀土宝库”之称。眼下虽然稀土使用还在初级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展,未来稀土绝对是宝。对于这种战略物资,卢一鸣准备把伴生在铁矿石里的稀土先储存起来,不急于表它的存在。

稀土是有17种元素组成的大家庭,最初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稀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此故而得名。稀土金属应用广泛,涵盖很多领域,是一种宝贵的稀有资源。

如果在空中俯瞰乌兰察布草原――这片阴山北麓的勒勒之川,牧草如毡,羊群似白云飘落。而它辽阔和苍茫的西北方,一盖丘陵的大地底下,埋藏着近14亿吨的铁矿石,分为东西两个大矿床,眼下主要开的是东矿床。

一名探矿工程师津津有味的为这帮学子介绍着,满地的石头几乎全是矿藏,随手拿起一块就能讲解一番,兴奋的年轻人,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把石头看个不停,生怕遗漏下什么。当工程师讲到铁矿石储量和稀土时,年轻人爆出一片欢呼声……

进入四月,乌兰察布草原开满黄色白色的小花,一列火车在花朵般的海洋里飞奔。此刻,宋占一坐在中部一节车厢内,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草地,心情很不平静,也有些忐忑。他脸上看不到长途路途所特有的疲倦,而是一种严峻的神态。

包厢内只有他们夫妻二人,而孩子留在哈尔滨上学,有表妹林婉秋照顾。妻子实在不放心孩子留在哈尔滨,可是没有办法,包头是一个新建的城市,怕孩子到包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无奈只好如此,但一颗母亲的心却留在了哈尔滨。

妻子名叫刘敏,出生在上海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属于小家碧玉式的人物。跟着丈夫东奔西跑,她没有一点怨言。丈夫只要高兴就是他最大的快乐。眼下见丈夫有点闷闷不乐,便劝慰道:“夫君,有何犯愁的,在滴道那么难的时候,你都熬过来了,难道包头连滴道都不如?”占一见妻子为自己焦心,便笑着说道:“小敏,我没事的,你放心吧。只不过我现在责任大了,自然操心的事就多了。”夫人仔细观察他的表情轻轻的叹口气便不再吱声了。

占一在滴道和哈尔滨搜刮了各路人才100多人,一同随他前往包头。到包头后要动手组建各类研究机构以满足工业展的需要,刻不容缓。一个轰轰烈烈的建设即将到来。面对大展的局面,他那颗澎湃的心就更加活跃,焦虑在所难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