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封神第一吼——张桂芳> 十一章 人不可太急,事不能太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一章 人不可太急,事不能太过(1 / 2)

 安排好姜尚夫妻,李鬼急忙静思,希望抓住之前的灵感。

李鬼不同于姜尚,即不通先天易数,又不会起课算卦,更不会捏指一算。但他却预先知道了姜尚的来。

心血来潮,忽有所感?

那么是如何感知的呢?显然,这是个只有起因和结果的逻辑。先是姜尚想来,结果是李鬼知道姜尚要来,缺少中间的过程。但也不能说缺少,李鬼希望抓住的灵感,就是中间的过程。

李鬼心绪电转,肘道:“因为他想,所以我知道。中间必然存在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天机么?”

这是修士们通用的说法儿,李鬼不否认“天机”,但李鬼觉得太难理解,命名不够现代化、科学化。

老子的道德经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机”显然是一个“名”。理解不了“天机”,不能说命名错误,只能说认识不够。认识到了,自然也就理解了“天机”的含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大略是说:没有名字,又想认识,就观察它的奥妙;有名字了,也想认识,就观察它的规律(或边境或界线)。但李鬼以为,这个说法不能涵盖全部。

历史是展的,曾经的情况不是现在的情况。

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有名字了,也想认识,很多人并不是去“观其徼”,而是去理解“名”的字面含义。文字越展,含义越丰富,岐义衍生的越严重,理解起来越是“似是而非”。

正是有这种认识,李鬼并不打算理解“天机”字面的含义,而是重新找一个或是命名一个容易理解的“名”。

他想,我知道;他不想,我也知道。想或不想,都是一种信息。现代医学,尤其是西医,把这种信息叫做“脑电波”。

“波”是可以传播的,只会被消弱或中和,但不会消失。

“如果引入这个慨念……”李鬼原是不待见西医的,眼下却不自觉地去想:“姜尚生出想法,产生相应的脑电波,然后我接收到了‘波’里的信息。从传播度上判断,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就如雷雨天气的闪电,人们会先看到,后听到。”李鬼又想到了当时他自己正在站桩,本身就处于一种玄妙的状态,肘道:“就如看到闪电,听到雷鸣,需要眼睛和耳朵一样。”

“预知他人的想法,自身必须处于能够接收的状态。不论是‘炼虚合道’,还是‘天人合一’,都是类似状态的一种描述。区别仅是以‘身’合,还是以‘神’合。道术显然偏向以‘神’合,我却更擅长以‘身’合。之前不得其法,悟不通奥妙,却也合乎情理。”

转瞬间,李鬼联想到了更多,譬如因果、业力、功德和气运。

因果,关系之纠缠也。最是简单,也最是复杂。受众越少,关系越简单,因果越清晰;受众越多,关系越纠结,因果越复杂。

业力是修士的天敌,残害的生灵越多,业力越重。按照这个说法,衔接之前的假设,相对就容易理解了。残害生灵,生灵产生怨念,即某种特定的“波”。生灵越多,“波”的共振越强,产生的怨念也就越可怕,最终归结为“业力深重”。

但是这又和之前的推论冲突,并不需要特定的状态才能接收。

这时,李鬼又想到另一种理论,即生物趋利避害,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选择性失忆”。只显示,或者说生物只能意识到有益,或者说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生物的本能将“业力”屏蔽了。

然而,修士是要修炼的。一旦开始修炼,就会不断接近,并且无限接近那种特定的状态,导致“屏蔽”失效。“业力”从隐性转变为显性,最终暴出来,令修士走火入魔。

如此一来,“走火入魔”时丧失意识的本质,岂非成了“信息错乱”?若将大脑比作电脑,意识比作人工智能,业力就相当于“病毒”。人工智能也好,病毒也罢,基础都是编码,都是信息。

解析了业力,理解起功德来也就容易多了。毕竟两者是相对的,可以互相中和抵消的。那么,功德即是生灵的感激和善念。

李鬼不知道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但是这些推论显然要比修士们的说法靠谱,也更容易理解。

修士们总喜欢将不能理解和理解有限的东西,归结于天地。譬如说功德的描述,有功于天地,天地感其德,遂降功德。

天地是什么?道又是什么?先都是一个“名”,修士以自身有限之理解,给天地无限之奥秘定义的“名”。

也许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本意吧。

然后是气运,它先也是一个“名”,还是一个和命运纠缠在一起的“名”,本身就是一种未知,说不清。

再看关于气运的描述,尤其是关于个人气运的描述。一说“红光满面”,一说“印堂黑”。红也好,黑也罢,常人是看不见的。

常人能见的至多是“气色不错”和“气色不好”。怎么个不错,如何个不好,仅是一种感观,其实难有定论。

如果将“红光”和“黑气”替换成功德和业力,或者别一种有益和有害的存在,最终仍旧归结为“波”。那么这种有益或有害的“波”,将对该生物产生某种有益或有害的影响。

产生影响的过程,先要将人的灵魂意识以及精神,也理解定义成与“波”密切相关的存在,那么该影响就成了“波”的增益或削弱。但这也仅是气运的影响,而不是气运本身。

幸好李鬼不是在搞科研,不必追根究底;他的一切思考仅是方便于自身的理解。这种理解也仅是现“有用”,以便加以利用,而不是去钻牛争尖儿,寻找什么真相。

李鬼经过一番思考,再次明确了自己的优势,决定暂时放开九转元功的进阶烦恼,重拾国术,将修行的重点放在“炼虚合道”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