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元末称雄> 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2 / 2)

元末称雄 须臾乾坤 更新时间 2022-11-28

“是!”这个关头,冯国用自然也会无有二话。

赶忙答应一声,便也就快步退下,传唤朱元璋的浙西政权中,以徐达和李善长两人为首的文武官员去了。

……

“贼子张世华狼子野心,此番假借朝廷名义犯我。尔等皆是我帐下肱骨,不知对此,可有何破局之策?”

片刻后,吴国公府的正殿之上,坐在主坐的朱元璋,扫视着堂下济济一堂的文武将官,已经恢复平静,脸上看不出焦急喜怒的他,便也不由这般朗声问道。

而听到朱元璋这样问,用了好一会功夫,终于将这个震惊的消息给消化下来之后。

堂下的一众文武将官们,便也就不由低下了头,苦思起了应对之策。

“国公爷,前不久贼子张世华已然攻克了安庆。故而臣以为,此贼接下来,定然会以水师犯我池州。而池州乃是我军屯田之处,现如今,屯田所得的夏粮马上就要入仓了。

池州不容有失,臣愿领兵,为国公爷守住池州。”

片刻后,一个武将从位列之中站了出来,不由毛遂自荐的对着朱元璋道了这样一番话。

而安坐在主坐上的朱元璋,忽的听到这样一番颇有豪情的话,眼睛则也顿时不由一亮,“好,永忠不愧我为帐下枢密佥院,果真豪勇。明日,你便就点一万水师兵马,与通海一起,作为先锋,支援池州。”

“是,臣等领命!”作为执掌吴军水师的大将,接替他的兄长元帅廖永安的官职,做吴军将领中第二把交椅的廖永安,听到朱元璋这样的话,自也是想也不想,赶忙便就答应下来。

因而见此,受其豪情所鼓,堂下的一众将佐们,便也就不由纷纷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起来。

但就在众将官们七嘴八舌的为朱元璋献策时,立在武将之首的佥枢密院事,在这个时候却是默然不语。

“天德”注意到徐达无言的朱元璋唤了一声,“我见你双眉紧皱,可是有什么担忧啊?”

“回国公爷”被朱元璋点了姓名,徐达自然便也不由抱拳站了出来,“大楚张世华,妄兴无义之师。虽然其人帐下兵马甚众,但对于这等狼子野心的无义之辈,臣倒也并不惧怕。

可那浙东张士诚,却也一直是亡我之心不死。虽然前不久,浙东张贼被炳文(耿炳文)、鼎臣(汤和字鼎臣)、阿良(吴良)领军杀得大败。但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因而臣不禁担忧,此贼会趁着我军与大楚张贼作战时,和张贼联盟,夹击我军。”

“这……”

猛的听到,原本还气氛热烈的一众将官,却顿时不由相继沉默。

要知道,张士诚可是他们的老对手了。这些年来,自从张士诚的兄弟张士信被俘而死在朱元璋的手中之后,张士诚便也就朱元璋彻底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梁子。

几年的乱战下来,几万条人命被填进去,双方的仇恨之深早就浓的化不开了。那么设身处地想一想,若是自己是张士诚,自己也是一定不可能会放弃这样一个报仇雪恨的绝世良机吧。

故而被徐达猛的点出这个问题后,就连朱元璋自己,也都不由皱起了眉头。

“国公,对此,臣下倒是有一计。”就在堂上的一众将官们一个个紧皱眉头和朱元璋一起苦思计策的时候,文臣那边,作为朱元璋帐下文臣之首的李善长在这个时候终于是站了出来。

因而见此,苦思无策,正感到棘手不已的朱元璋,顿时便也就不由喜上眉梢,忙挥手言道:“百室既有言,便快快讲来。”

“是”李善长应了一声,然后抱了抱拳,便也不由言道:“国公,现如今西楚那边,那楚王张世华依然坐拥三省之地。单以兵马实力而论,此贼无疑要远超浙东张士诚。

臣观史书,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图谋敌人时,往往都是先易后难。张士诚实力远弱于西楚,其治下浙东,又是江浙最为富庶之地。故而在臣下看来,国公或许可假意向张世华称臣,麻痹西楚。而后等国公消灭浙东张士诚后,在谋求西楚。”

“这……”听到李善长这样说,朱元璋微微一顿,却是不由下意识的摸起了下巴上的胡须。说实话,李善长方才的建议,他的确是有些心动了。

可在摸这下巴上的胡须,默然思虑了片刻之后,最后朱元璋却是毅然决然的摇了摇头。

“此乃大争之世,正是大丈夫勇猛精进之时。在此之时,若想成就一番大事,又岂能避难就易。再说,西楚张世华,也是一个无信之辈。当初他与天完结盟,立约“永结好,不相攻”。

可等天完内乱,此贼还不是出兵吞并了天完。”

话说道这里,朱元璋面色一肃,拳头一握,堂上群臣便也就不由听其语气决然的言道:“自从本国公濠州起兵至今,以近十载,经大小战事不下百余,方才得有今日基业。

西楚张世华,狼子野心,妄兴兵戈,觊我疆土。此番来犯,我必要让此贼知晓天高地厚不可!”

……

至正十九年,六月初五。

在张世华以自己楚王的身份对浙西朱元璋正式宣战三天后,作为大楚领军元帅兼中将军衔的明玉珍。当即便也就不由率领镇守在安庆路的安东军和安定军两军兵马,对着与安庆路仅仅只有一江之隔的池州路发起了进攻。

是以至今,这个原本历史上的巴蜀天子,率领着足足三万水师兵马,攻打吴军康茂才镇守的池州路,也足足有两日时间了。

而正如我们方才所言的那般,池州路乃是浙西的后勤屯田基地。

因而在池州路这个地方,吴军并没有留守太多的精锐兵马。除了康茂才帐下的三千老卒颇有战力外,余下的那五千余屯田士卒,根本就是用来凑数的,缺乏训练,没有上过战阵,甚至连装备都缺乏的他们,对于久经战阵的三万楚军来讲,根本就造不成任何的威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