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大明:从煤山自尽开始> 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来(1 / 2)

 此番回家本想着说好好休息休息,结果是思绪不停,彻夜不能寐之,脑中回旋尽是陛下所托之事。

虽然平时不常与军中接触,但关于建虏的动向孙宣怀或多或少有所耳闻,知晓清军已入大同境内。

陛下在城中准平民免税,唯独让士绅破财,此举好比釜底抽薪,眼下乾坤未定尚且好说,凭着自己这张脸还能压下各家的不满。

但陛下此战若是输了,结局如何他不敢想。

至于当初为何在听到建虏入关后,便做出决定带头归附明廷,绝非他一时脑热。

在孙宣怀看来,朱李之争是正常的王朝兴替改朝换代,属自家事,关上门来说投效谁都没有错。可倘若建虏坐大,与亡国何异?难道要指望那些蛮夷会善待自己?

孙宣怀从商多年,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口中的“孙财神”,就是因为身处逆境时他比别人更清醒几分。

所以事关抵抗建虏,不管是为了明廷,亦或是为了自家,即便散尽家财他也愿干,能添得几分胜算便添几分。

如此之远见,绝非常人能有。

孙宣怀乘着轿子赶至府衙,门口早已站满了推车的民夫,有几个年轻士子在其中指挥。

“长平。”孙宣怀从轿中走出,冲着其中一人招呼道。

“孙大人您怎亲至,昨夜可休息好了?”士子见是孙宣怀,赶忙走来。

“陛下吩咐的事情没办完,我哪儿睡得着呀,进展如何了?”

“忙活一夜总算没辜负大人嘱托,物资全部整理妥当,民夫正在装车。”

与之对谈的士子名叫杜茂,字长平,是府衙启用的寒门士子之一,其人办事踏实,又是秀才出身,最得孙宣怀信赖。

见民夫们车装的差不多准备动身,孙宣怀牵着杜茂的手,说道:“走,一起去军营。”

“孙大人操劳日久还需保重身体才是,此事便交给在下代劳吧。”

“不行不行,同去。”

孙宣怀放心不下,拒绝了杜茂的好意,执意一同前往。

大营中,姜瑄得崇祯密令,领着家丁早早在辕门处等候,姜瓖于卧榻闻讯,着急忙慌赶来,甲胄都来不及换。

“三弟,这般火急火燎地,所为何事?”

姜瑄一脸镇重,不与其兄寒暄,从怀中掏出一匹黄绢,毕恭毕敬地递给姜瓖后说道:“总兵大人,这是陛下亲笔手喻,还请过目。”

姜瓖取过黄绢,听姜瑄不称自己兄长改称总兵大人,一脸疑惑地看着内容,这是崇祯第一次以圣旨的形式传达皇令。

黄绢之上,乃崇祯用台阁体亲笔所写楷书,命姜瑄即刻抽调三千士卒出城待命,至于去办何事,却不曾交代。

字迹末尾有红泥铃印篆体大字,即“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陛下欲抽调何部?”姜瓖跟着念起。

“士卒名录在此。”说着,姜瑄又递过去一个厚厚的册子,正是平日里加练士兵的最终名单。

姜瓖粗略一看,旋即合上,从腰间取下一枚铜符连同手喻、名录一齐递还给姜瑄,“拿我兵符自去调兵出城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