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英雄问鼎>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审时度势刘邦赴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审时度势刘邦赴薛(1 / 2)

英雄问鼎 任淮浦 更新时间 2022-12-22

 沛公在沛县,探听到秦军突然撤走了,心里感到疑惑。后来才知道章邯南下是为了引诱魏国人出兵。现在秦军果然打败了魏军,章邯就回去攻打临济城了,沛公就觉得这个章邯确实不简单,就请来了子房和萧何商议。萧何道:“看来对付章邯不光有勇,还得有谋啊!”就在三人说话的时候,忽然项梁的使者到了。沛公就请使者进见。使者见到项梁后,就把项梁要他们去薛县商讨国事的事情说知了。沛公就对使者道:“请先生馆舍中用饭歇息,我即刻商议此事。”使者出去后,沛公就问子房先生,应该如何行动。

子房深思熟虑后,就说:“过去七国并存的时候,各国互相侵伐,争霸不休。唯独秦国用商鞅之法,变成了强国。此后秦国就利用有利的地形,雄居在关中,然后虎视六合,内修政务,外推连横,从此实力远远地超过了其他的六国。六国为了自保,不得已才用了苏秦的合纵政策来抵抗秦国,秦国从此不敢走出函谷关作战。可是苏秦死后,合纵政策就随之破产了,秦国的军队也杀出了函谷关,而六国的军队竟然一触即溃。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六国的军队中没有出奇制胜的将才吗?或者是缺少能攻惯战的猛将吗?都不是,就是因为六国之人各怀私意,不能够同心协力去对付秦国,所以说上下不同欲者必败!再比如说陈王,他在蕲县建立张楚政权后,派了五路大军伐秦。可是武臣第一个不听他的节制,燕将韩广也是邯郸学步,跟着称王。等到周文打到咸阳时,却没有一支军队支援他,周文的军队就成了一支孤军。孤军作战,岂能不败?后来章邯东出关门,陈王的各路人马便节节失利。眼看败局已定,可别的将领也都不来救援。不仅如此,他们还都心安理得地经营起了自己的地盘,做各自的王。想想陈王起兵之速,如急风骤雨;后来失败之快,也似秋风落叶。正所谓‘其兴也速,其败也忽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各路义军不能够互相团结。我看现在起义的各路诸侯,他们也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这些人根本靠不住。就目前形势分析:秦国的主力部队尚未动弹,粗略地估算一下,他们北方的王离部尚有三、四十万正规军队,章邯部约有一、二十万,关中少说也有几万兵马,还有各地的守卫部队,加起来总兵力不下五、六十万,而将军所部不足万人,况且尚未参加过大的战斗,又缺乏严格的训练。您要凭着现有的力量去和强大的秦国相抗衡,这不正是以卵击石吗?”

沛公听了子房的分析,心中一片茫然,就诚恳地请教道:“以先生之见,我应该怎么办?”子房道:“只有六国所有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够战胜强大的秦国!从陈王到景驹,他们根本不知道‘合纵’是什么?现在江东的项梁极具号召力,他北渡江、淮以来,豪杰纷纷响应,人马络绎不绝地前去投奔,留城已经会聚了十万之众,这将是继陈王之后又一股反秦力量。况且项梁挟着全楚百姓的呼声与国破家亡的仇恨,也有重振乾坤的志向,又有先父项燕这面旗帜做号召,全楚百姓必然能够心悦诚服地去归附。从项氏叔侄的身上,我已经看出了这支军队的浩然正气和顽强精神,这将是山东任何一支军队都比不上的。项梁不光兵众将勇,而且还有富饶的江东作根据地,他们必将凭着江、淮的险要能战胜秦国。若是再与燕、赵、齐、魏等国联合起来,进可以纵横中原,退可以虎据江东,就足以能够斡旋天地,领众四方,颠覆秦国。沛公想要有所作为,就一定要去投奔在他的麾下,您才能够建立一番功业!”沛公听了这话,就立即起身拱手道:“先生这番金玉之论,真使我茅塞顿开啊!”随后就让纪信、宁君、刘仲、刘钊把守沛县,自己率领所有的将士前往薛县响应项梁的号召,商讨楚国的大事。

项梁大会薛城,各路人马接踵而至,心里非常高兴。一日,他见沛公和子房也到了城中,心里非常高兴,项梁就想请子房先生做他的军师,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弟弟项伯。项伯就说:“请大将军不要着急,我先去和子房先生谈谈。”项伯就来到了子房先生的馆舍。二人见面后,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后项伯就把项梁的意思说明了。子房听了先是一阵爽笑,就道:“老兄,我是x国人,现在六国中除x国之外,其他的都已经恢复了基业。我随沛公来此,就是要光复x国。若使x国和别的国家一样能够并存于天下,我张良的愿望也就实现了,现在我怎么能放下x国的事情不管,而去做楚国的军师呢?”项伯就问子房,准备如何复韩。子房道:“我正在查寻继承人,若是能得到一位x国的公子,我就要去光复韩业啦。”项伯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便告辞出来。

项伯出了馆舍,却不料在半路上碰上了朱建同志。朱建见项伯摇头叹气,就问他有什么事情。项伯就把项梁的意思,还有去见子房未果的事情说了一遍。朱建笑道:“请您先等等,让我再去见见先生。”项伯道:“你去了也不成,子房先生志在复韩,他无意于这个职务啊!”朱建就笑了笑,径直来见子房。

朱建见到子房后,就直言不讳地说:“先生可知道大将军为两件事而犯愁吗?”子房说不知道。朱建道:“自从陈王死后,楚国无主,楚地的父老都想让项将军自立为楚王,可是项将军却迟迟没有答应,就是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如果说将领们都拥护他自立为楚王,那么大将军就一定会答应做楚王的。另外大将军还想得到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做军师,这样他才能一心一意地率领军队讨伐秦国,但是这两件事情都还没有做成,所以至今还迟迟未发兵攻秦啊!”子房就点头道:“哦,原来是这样。”朱建就又接着说:“可我私下认为:军师一职只有先生您才能胜任啊?”子房诧异道:“这是从何说起?”朱建道:“以先生的名望和影响力,如果去劝说项将军自立为楚王,他怎么能不答应?况且先生也想消灭秦国,现在不正是您大展宏图之时,您若是做了项将军的军师,那么您多年来灭秦的愿望不就也能实现了吗?”子房旋即明白了朱建的意思,就淡淡一笑道:“大将军是项燕之子,世代都是臣子,今日若僭越楚王,岂能服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