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英雄问鼎> 第一百九十二章 章邯倒戈殷墟受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二章 章邯倒戈殷墟受降(1 / 2)

英雄问鼎 任淮浦 更新时间 2022-12-22

 司马欣绕开战场来到项羽的军营。项羽听说司马欣来了,就对范增道:“以前武信君被秦人抓去,关押在栎阳县,正是司马欣的帮助,才救武信君出狱。此人有恩于我项家,现在来此不知有什么事情?”范增道:“他一定是来请求停战的。若是司马欣代表章邯来请求停战,有投降的打算,你就答应他的请求。我们的军粮快要吃完了,如果再打下去,对我军也是非常不利。可章邯一旦归顺了楚国,不仅粮草的问题解决了,河北的战事也将停止。接下来我们就能顺利地进军咸阳,此事何乐而不为?”项羽点了点头,就立即传司马欣进见。

一会儿,司马欣就走了进来。项羽果然对他的态度很好,就离开座席迎接。司马欣见到项羽,行礼道:“将军武功盖世,万人莫敌,不愧是项燕的子孙!本来秦军也能和楚军周旋一段时间,可不幸的是秦国权臣专权,二世又昏庸残暴,对功臣不是杀戮就是迫害,军心早就丧失殆尽了,因此我们全体秦军都不想再替奸臣与昏君卖命。现在我代表章邯将军,前来和项大将军真心约降,我们愿意与楚军联合起来共同分割秦地,这都是我们的真实想法,希望将军不要怀疑,也能够怜悯我们章将军此时此刻的处境,然后答应秦军的投降,项将军就是秦人的再生父母啊!”

项羽觉得事情很突然,不知该怎样回答,而范亚父也不能自作主张,所以二人还没有说话。司马欣又恭恭敬敬地道:“请将军念在昔日的情份上,就接受我这个败军之将的请求吧?我们全体将士都希望得到您的宽恕!”项羽于是仰天悲叹一声,道:“将军对我项家曾经有大恩,我岂敢忘记啊?只是章邯杀了我的叔父,此仇不共戴天,我岂能和他握手言和?”范增这时就爽朗地笑道:“少将军,从前都是各为其主,章将军那时怎能不替秦国效命?现在他真心归顺,已经两次前来表达了心意,我看少将军就答应了司马将军的请求吧?”司马欣又诚恳道:“章将军的全家被皇帝杀害,他连日来悲痛欲绝,已经是心灰意冷,现在确实是走投无路,真心归降,请项将军也体谅一番他的苦衷吧?”项羽本来也是吃硬不吃软,最见不得人可怜,现在听了司马欣的话,终于也被打动了,就道:“唉!这一切也只能是看在司马将军的情份上了!”司马欣见项羽答应了,就拜倒在地,道:“将军深明大义,全体秦军今日能够活命,都是将军的恩赐啊!若是项将军真从心里能够原谅章邯将军,那么就请您和章将军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见个面,让他把秦军的印绶及指挥权转交给项将军,也希望您见到章将军时再不要提及过去的事情,毕竟以前都是各为其主啊!”项羽就走过来拉起了司马欣,道:“我既然答应了言和,就决不会再责怪他,请司马将军放心!”司马欣就感激涕零道:“既然如此,就请项将军尽快通知黥布、钟离昧等将领,立即停止攻秦。”项羽就伤感地答应了。

当司马欣再次来到漳水边时,双方已经停止了战斗。楚军也已经撤回去了。可是当司马欣看到战场上的尸体时,心情十分低落,不觉潸然泪下。司马欣就来见章邯,把项羽答应投降的事情说了一遍。章邯见项羽答应他们投降,不再打仗了,心里就有了些许的慰藉,于是率领大家来到漳水河边伫立观望,大家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就一起在岸边祭奠在战场上牺牲了的亡灵。

在邯郸城里,这天晚上,陈平对项羽道:“章邯急于求和,虽然是家人被害的缘故,但秦军未必会真心投降。如果秦军顺利地渡过了漳水而重振旗鼓,我们免不了还会有一场大的厮杀。现在请上将军急令黥布和钟离昧等人,再次率军向秦军发动一次进攻,装作是没有接到您的命令。秦军一定没有准备,一定会大败,今后才会对楚军产生恐惧,这是从心理上摧垮敌人的意思。而项将军应该率领所有的军队再向南逼近秦军,对秦军形成南北包围之势,目的就是尽快促使秦军投降。”项羽认为陈平的建议很有道理,就立即命令黥布和钟离昧,连夜从三户津渡过了漳水,然后向秦军发起突然攻击。项羽就率领所有的联军将士离开了邯郸城,向漳水逼近。

黥布等人按照项羽的指令,连夜渡过三户津,次日就向秦军发起了突然袭击。秦军没有任何防备,又伤亡了近千人。章邯见楚军又突然袭击他们,仍无还手之力,就急忙派人向项羽再次请求停战。项羽接到书信,就正式下了停止进攻的军令。这时的章邯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秦军的士气也已经丧失殆尽,等待他们的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

秦二世三年八月下旬的一天,项羽率领楚军来到漳水河边,看见黥布他们已经过了三户津,就对众将道:“我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三户’究竟是什么意思?”范增就解释道:“十年前,楚国的南公说了这句话,人们都理解成,就算楚国只剩下几户人家,灭亡秦国的还是我们楚人。现在看来这是个错误的解释。今日楚军渡过了三户津,就要接受章邯的投降,章邯降则秦国亡。南公预言中说的‘三户’,大概就是指这个地名吧?”众将听了范增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过漳水时,人人感叹不已。

项羽过河后将各路兵马集结起来,然后向殷墟进发。此时盟军的队伍已经有四十万,并且将士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他们排着整齐的步伐前进。他们挟着威武走来,挟着使命走来。此时秋风萧萧,军旗猎猎,战马在嘶鸣,军鼓在响起。那些马蹄的踢踏声,车轮的碾动声,再加上士兵的欢呼声,似乎整个大地在震颤,江河在呻吟。当项羽率领全体将士来到殷墟时,二十万秦军也已经排成了长方形的队列在那里等待,秦军将士也都牵着马站在大风翻卷的军旗之下,看不出他们是一支失败的军队。秦军虽然投降了,可是他们并不悲观,因为他们得到了解脱,他们不再为那个残暴的王朝卖命了,因此每个人都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屈辱,反而大家都认为只有和六国的军队联合起来才是出路,才会有未来生存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