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第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1 / 2)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漫渝 更新时间 2022-12-29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李济问道:“虽然我和陈寅恪、赵元任认识,也算得上朋友,但可能我无法劝他们来我们的史语所,具体,严先生要多下点功夫。”

虽然想法很好,但现实可能有点不切实际。陈和赵两人基本都是学术大鳄,一个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另一个又是哈佛博士,自己学术上大约和他们是平等位置,但用学术来裹挟未免太不好,交情又达不到,要是自己去邀请被两人拒绝怪没面子的,于是李济有所问。

严不闻让李济放心:“我自有考虑,这件事我已经找到合适的人办了。”

李济心下一松,不让自己当说客就行。自己热衷于自己的田野考古,学术上的事情自然不必说,可也是很好面子的,自己贸然前去被拒绝当然不好,现在严不闻有自己的考虑,自然不错。

“好,好,好。”李济一连说了三声好,兴奋之意溢于言表。

要将陈寅恪和赵元任这两人招募过来,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一个在民国呼风唤雨的角色傅斯年傅孟真。这条学术大鳄,严不闻自然也不能忽视他的影响力。傅斯年去年回国,然后在中大任教,成立了一个语言历史研究所,之后经过朱家骅与方珏等人介绍,认识了严不闻,这其中也有让严不闻赞助他们工作款项的意思。于是傅斯年第一时间就联系了严不闻,一番客套后,就直奔主题,之前成立了一个语言历史研究所,现在打算在中央研究院办一个历史语言研究所,名称倒过来了,原来的研究所基本都是“本土学者”,但感觉不行,还是“海龟”好,而且还要欧美的,现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还请严先生慷慨解囊,日后严先生必定在考古界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他对学术的推崇和赚钱的能力成反比,傅斯年赚钱不行但是会花钱啊。

傅斯年早年被称为傅大炮,脾气暴躁、霸气十足,而且博学多才、极具才干,性格耿直、张扬,做事盛气凌人。早年在北大读书也是如此,胡适初来乍到北大教书,就被学生刁难,还是靠着傅斯年罩着。之后的五四运动也有他的份。但傅斯年为了筹备这个研究所也算低下了头,国家国库紧缺,要钱要不到,只能从商人这索取,经过介绍严不闻是一个靠得住的人,这才引起接下来种种的事。

严不闻为什么能自信将陈和赵拉拢过来,就是靠得傅斯年。傅斯年之前在德国柏林大学留学的时候,就和陈寅恪还有另一个留学生俞大维关系非常好,基本可以算得上桃园刘关张那种程度了,陈和俞还是亲戚关系,而傅斯年之后还娶了俞的妹妹俞大綵(当然这是很多年后的事情),算上傅和陈也算亲戚了,他们天然就有种亲切感。而赵元任留美回国的时候,特地去德国柏林拜访那些留学生,其中对傅斯年也十分敬佩,而后来傅斯年为什么能在中大教书,就跟赵元任与朱家骅推荐不无关系。

游说的事情轮不到自个儿,除此之外严不闻的老相识苏文瑾和戴望瑜也会过来担任其中一员,两人都比较谦虚,当个普通成员就行了,毕竟不说王国维和梁启超,就算是陈寅恪和赵元任、李济,对他们来说都是座大山,不谦虚不行啊。

清华虽然在后世威名显赫,但现在只是众多大学中较为普通的一座,清华的学者都是见过世面的,如陈和赵,如果有更好的发展,自然不会屈尊于清华一所学校,对他们而言学术研究或许要比在清华任教重要的多。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