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未世俊豪> 第五百六十九章:横生 枝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九章:横生 枝节(1 / 2)

未世俊豪 桐林雨 更新时间 2023-01-0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小明点了点头:这么说,我还有个弟弟了,他应该比我小一岁吧。耀明说差不太多,不到一岁,我从这里离开之时,你也就是刚刚出生,而那时,老憨儿也快出世了,你们哥俩应该属于同龄人。郁凤说:人家老憨儿现在可是不得了,比小明强得太多了。耀明说没办法,老憨儿是在自己的祖国,而小明是客居他乡,人家不会像信任老憨儿那样信任小明的。这不是现成摆在面前嘛,明明我们是立有战功的,现在却被软禁起来了。小明说这不应该叫做软禁,可能是他们太重视父亲了,舍不得放你离去。耀明不这么看:珍惜我就要限制我的自由吗,我还没见过这么爱护人才的。耀明感觉到,小明的意识和东方人是有点差别的,他在分析事情上,有更多的功利成分,不像老憨儿那样,一切都从感情上做基础。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耀明问小明,想不想去见见弟弟。小明说当然想了,不过我感觉也不太现实,政府不会答应的。耀明说你想见就好,别的由我来办。小明也知道,父亲的能力,已经不是区区一个国家的政府所能干预的,就说好吧,我想见他。耀明说这就对了,人首要的是要做个好人,不是怕这怕那。

这时,老乔回来了,他带来了他的谈判结果。老乔说,英国方面的意思是,希望李耀明能够留下来,替我们多做一些事,因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斗争并没有就此打住。换句话说,旧的敌人消灭了,新的敌人可能还会出现。

比如呢?耀明单刀直入地问。老乔说,比如吧,现在柏林市区的情况,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英法占着一方,苏联占着一方,双方的会师充满了友好,共同战斗,共同胜利,一道打败了法西斯强盗,很是欢欣鼓舞了一阵。可是,从会师的那一刻起,同时也就揭开了新的两大阵营的对垒。也就是说,一山不容二虎,世界只能一家说了算,现在柏林的形势就十分微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擦枪走火,演变成公开的对抗哩。

耀明一听脑袋就大了。原以为帮助打败了法西斯,就大功告成,谁知道人的心就是没有满足的时候,可谓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刚吃上了饱饭,就想娶媳妇,刚把媳妇娶到家,就惦记上了邻居家的二妞儿。耀明问,那么,他们希望我帮点什么忙呢?老乔说,当然是希望你帮助他们把苏联人赶跑了。耀明一听就把脑袋摇得像波浪鼓一般: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我可是不能介入到这里面去。

耀明从历史书上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东西方冷战的开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其中掺杂了许多冷的和热的战争、角力、对峙等等,麻烦得很哩。而且,耀明从心里也不想介入这个。耀明尤其不想成为苏联人的对立面,苏联人就是俄罗斯人啊,耀明和他的老子李春一样,骨子里就有股子俄罗斯情结,只是他没来得及像父亲那样,也找上一个俄罗斯小妞罢了。让他出手打俄国人,无论如何都不行。李耀明这辈子最感恩的人,就是俄罗斯人华连卡,他的卡卡阿姨。如果没有华连卡,李耀明很可能就是一个地道的纨绔子弟。

见耀明说得这么肯定,老乔也只得苦笑:人家说了,如果你不能满足这个请求,那么他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你的家人落实一些本应落实的待遇。

瞧见没有,来真的了。听老乔这么一说,全家人都提起了注意,这事关全家嘛。李小明问:我们有什么待遇可言呢,我们都是靠工作挣饭吃啊,我母亲有自己的专利和著作,我有战功,我的儿女年龄还小,不够成年人哩。我的养父也效力于军情六处,都是以劳奔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嘛。老乔说:你想的还是简单了,政客的所谓待遇,也就是他们对你们所能够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的代名词。简单地说,如果李耀明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要限制你们一家人的自由,比如不能从事科学研究,也不能在部队服役等等。

一听这个条件,耀明就笑了:哈哈,正好哩,我就想带着一家人回中国去呢,他们不让我们做什么都行。老乔却没有笑:是的,不让你们做事情,更不放你们走。你没看见门外这些便衣吗,这就是开始行动的。耀明笑得更厉害了:就他们几个小毛贼呀,还想挡住我吗。老乔说当然是挡不住了,不过夫人和小明他们,毕竟也在人家国内生活了这么多年,总不好硬性地说走,拍后屁股就走吧。

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郁凤想起了在英国这么多年,要说没感情,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初,她一个人在苏州的随园里,打铁,画图,都是凭着一股天性在爱好着。只有到了这个科学的殿堂里,郁凤的天分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过眼下这些事,郁凤也看得分明,她说:我是和这个国家有感情的,也受益非浅,可是我们家耀明已经为他们做了很多嘛。别的不说,仅从敦克尔刻海滩上救出那么多军队来,并且帮他们战胜了纳粹,这个功劳还不足以报答吗。

老乔说我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呢,要不然我也不会去和他们谈判,人家也不会和我谈判,直接把你们抓起来就得了嘛。

商量来商量去,只有两个方案摆在了面前:一是耀明自己走,家人们就此留在英国,不说别的了;二是举家迁往中国,出于必要的良知,也答应给英方办一些事情,但不能伤害苏联人。如果这两个方案都行不通,则耀明就要施展神功,带着全家一走了之,这是底线,也是谈判中的潜台词,让他们理解去吧,千万不要逼我走到这一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