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雄起澳洲>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粮之策(二)文山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粮之策(二)文山县(2 / 2)

雄起澳洲 爱做的事 更新时间 2023-01-07

经过老街时,流民的进关度,已大大加快。滞留在边境的流民,也大为减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街一侧,已营建了十二个营区。按照每个营区四万人的最大容量算,十二个营区,最多可以容纳二十八万人。

再算上之前已收容的十三万多人。整个老街移民接受站,就达到了四十多万的规模。

而清越边境,可不只有老街一个移民接受站。像临安府南边的莱州、开化府盘龙江下游的河阳、紧邻广西镇安府的保乐、太平府的镇南关等地,都设置了移民接受点。

当地的流民,也不比老街这里少。所以据估计,此次流民的规模,最少可以达到四百万。

这还是保守估计!

因为云南省的人口,已是五百多万。贵州省的人口,则是七百多万。广西省的人口,也达到了八百万之多。三省加起来,都突破了两千多万人。

这还不算湖广、四川等地的流民!

所以四百万的保守估计,只多不少。

因此所需要的物资供应,也是海量。

尽管南峰从南洋那边,带了四万多担粮食,以及棉毯、衣物、鞋子等生活物资过来。但在这么多人的平坦下,每人也领不到一点。何况这些物资,大部分是暹罗、真腊、迈索尔、马拉塔等国‘自愿’送的‘贡’品。

以这时代的交通条件,一时还不能全部送到南洋。

所以眼下的物资,估计也供应不了多久。

本来南峰也非常愁,但在开化、临安等地走了一遭后,他突然想通了。那就是大明没有的东西,这些清国城池内,可能有不少的存储。就算清国官府的粮仓储存不多,那些地主富户,可藏了不少。

因此他的想法,就是从这些地方,弄来眼下紧缺的物资。反正这些地主富户、县官老爷,也不会将粮食拿出来供给流民。与其让他们藏着掖着,还不如大明自己来取。

之前边防军不动手,一个是兵力有限,另一个是考虑到后勤供应。现在有了这些城池的粮草,物资供应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便当着随行的南洋海外领官员、越南当地特区官员的面,将自己的想法,托盘而出。其实在座的,有不少人有这个想法。只是顾忌到清国百年的积威,又有些畏畏尾。

如今南峰既然有了这个决定,那他们,就只需要执行。但那些行政人员,却还是提出了不少疑问。第一个就是清军如果执意和大明开战,那紧邻的越北,就很可能生灵涂炭。

如果这里都是越南人,那在场的大明官员,也不会在乎。可惜这里尽是新安置的移民,本质上,他们都是大明的子民。所以他们的生命安全,还是要考虑的。<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