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山河永固> 第37章 微雨绵绵小幽窗 书信念念几牵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微雨绵绵小幽窗 书信念念几牵挂(2 / 2)

山河永固 阿泱 更新时间 2023-02-06

若华问双玉:“哪个冯大人?”

“没有别人,一定是冯文斌冯大人。”双玉侧了头,笑道,“他总是托我给姐姐送东西。”

曲若华下意识瞥了李旦一眼,后者正在翻阅若华的字迹,没有注意。若华便对惜香说道:“你去把东西拿进来吧,告诉他,双玉姑娘会转交的。”

一会儿,惜香拿着一卷封好的信笺走了进来交给双玉。双玉也不看,直接放进了袖管中,起身笑道:“姐姐,我得走了。”

若华忙说道:“等一下。”她推了推李旦,笑道:“双玉妹妹要走,三郎你送送她吧!”李旦愕然片刻,随即明白了她的心意,说道:“也好,改日我再来看你。”

曲若华将他二人送出门口,见他们去得远了,便立即关上门,转回屋内了。

李旦要将双玉送回教坊,路上却遇上柳兆庭正骑着一匹马路过。柳英看见李旦,连忙翻身下马问好。李旦温言和他聊了几句,问他:“你从哪里来的?”

柳兆庭说道:“今天送内子回门看看,嫂子留我吃了午饭,这会儿家去。”

“你们夫妻新婚燕尔,要和和美美的才好。”

柳兆庭笑了笑,称是。

李旦笑道:“你先家去吧。我一会儿回去看看易书妹妹。”兆庭应了,和李旦别过。李旦因而先将双玉送回教坊,便匆匆回到府上。

回到家中,柔妃陪着胡夫人正和易书闲话,看见李旦回来,都站了起来。柔妃一面亲自上前给他解开外衣挂上,一面问他吃过没有,因听李旦说未吃,便笑了:“若华妹妹没给殿下备吃的?我们都吃过了,这下可怎么办呢?”

李旦笑道:“不要紧的,叫厨房煮点汤饼胡乱吃点就是了。”因对易书笑道:“五妹可好?你公婆母可好?路上瞧见兆庭,和他聊了两句,因见他心急着回家,就放他去了。”

易书笑称都好,等听到李旦提及兆庭,蓦的叹了口气。李旦忙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兆庭欺负了她去。韩易书连忙摇头道:“这倒不曾,只是我自己有些心病罢了。”

胡夫人在一旁笑了:“年轻夫妻过日子,总是磕磕碰碰的,你啊,也太把事情放心上了。你才嫁过去多久?就有心病了,没得说出来叫人笑话。”她乃是慈母心肠,不愿意叫外人看低了易书去,说她刚过门一个多月,就嫌弃起亲夫来了。

柔妃会意,笑了笑:“我去厨房盯着点儿,叫他们弄点鲳鱼清蒸了给你吃。”说着,摸了摸易书的脸颊,笑着带着人去厨房了。

李旦笑着坐了下来,易书倒了杯茶给他,他便喝了一口,问道:“到底有什么心病?说出来,三哥给你排遣。”

易书干脆直接问他:“旦哥哥,兆庭想去边地的事朝廷里有眉目了么?”

李旦颔首:“基本已经议定了,只是我还没去看过。兆庭既是自己想去,大约应该是在名单上的。”

易书听了又叹了口气,在李旦对面的坐了下来,随手拿起一柄扇子扑扇了两下,说道:“那可真是奇怪了。这些日子,他总在家里烦躁不安,问他又不肯说,问得急了,他才说只怕这次是去不了了。我说,你要实在想去,多递几次折子上去表白表白心意,或者走动走动,哪里就一定不成了呢?可他又不肯去,说是辱没了他们读书人的体面,还说我出身商家,不懂他们的规矩。说得我又气又急又没办法。”

“他们读书人就是这个脾气。”李旦大笑起来,对胡夫人笑道,“还记得早年令尊也是这么和伯玉说话来着的。”胡夫人亦笑了:“多早的事了,三弟还记着。”

李旦安慰易书:“他们以读书为生的人,多少有些自视清高的坏习气,你不要往心里去,他也不是有心的。至于兆庭究竟能不能成行,还要看朝廷的决定。”

韩易书嘟了嘟嘴,不满道:“我倒不是真关心他去不去得成边疆,我只是为他那性子生气。旦哥哥,不是我说,他要是真想去外边,他就得自己去说,去争取。可但凡我跟他说,他又不耐烦,心热脸薄的,长长远远的这怎么行?”

李旦点头:“兆庭是这上头有点毛病,没想到被你看出来了。好了,回头我说说他,省得你心里难受。”

正说着,柔妃亲自端了汤饼来,另有一碗清蒸鲳鱼和一碗腌姜丝。李旦笑道:“你辛苦了,陪嫂子去里屋吃杯茶,我有几句私话和易书妹子说。”柔妃答应了,嘱咐他趁热吃,便请胡夫人上她屋里小坐了。

这边易书抢先将姜丝碟子推到他面前,笑道:“您先吃饭,吃饱了再训斥我。”

李旦笑了:“谁说要训斥你了?”说着,倒真的拿起筷子先吃了两口,随后笑道:“这面饼是书柔做的,一尝就尝出来了。”他看了一眼托腮坐在对面的易书说道:“这次你丈夫要是去不成边地,也就算了,别往前争。眼下西南那边不太平。”

说着,又呼噜呼噜吃了两口,说道:“只是你们夫妻,虽然兆庭年纪不算大,但他到底长你那么几年,脸上有时候拉不开,说了什么刺耳的、不舒服的话,你只当他糊涂,别往心里去。兆庭这个人我还是知道的,虽然不是极聪明,但是个厚道的人,就是有时候脑子跟不上嘴巴,除了这个也不算太坏了。”

一席话说得易书低了头,半晌说了句知道了。

李旦微笑道:“我说你,你心里不痛快了?”

易书听了连忙摇头:“旦哥哥和我说的都是家常贴心话,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不痛快呢?大哥不在,旦哥哥就和我大哥是一样的,我当然得听您的。”

李旦笑了起来:“好啊,你当我和你大哥一样,我自然待你和我亲妹妹是一样了。”

易书想了想,又问:“您刚才说西南不太平,那我大哥在那里,会有影响么?”

“和北庭没什么牵连。”他看易书松了口气,暗暗皱了皱眉,思忖片刻说道,“只是你大哥有书信于我,他已经上表请奏前往西南方去了,不日奏折就会批复下来的。”

易书惊得揪住了自己的衣襟,恐慌道:“要打仗了么?”

李旦长叹一口气,警告她:“你心里明白就好,不要往外说,更不要和兆庭说,知道了么?”易书一见他严肃起来,连忙点头称是,复又试探着问:“那大哥的请奏,会准么?”

李旦颔首:“应该会。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大哥是个实干之辈,应当为朝廷效力。”他看着易书担忧苍白的脸蛋,也跟着叹了口气,“我也为他的安危担心,可伯玉说定了的事,我也没法撼动他的想法,这你也是知道的。说到底,还是要相信他。”

他说着,一口气把面吃了,拿手巾擦了擦嘴,对易书说道:“来,你跟我来。”他将易书带到他的书房,从书架上取出一封信递给易书,说道:“这是伯玉最近给我的一封信,你也读读。”

易书寄住在□□上的时候,向双宝学了书字,如今也能读几本好书了。她忙从李旦手上接过信来,拆开细读起来。

韩写的信到和他平时说话不大一样,写得朴素情真了许多,上言道:

秦王吾弟:

数月不见,甚为念之。北庭边苦,风餐露宿,饮沙食土,俱是家常便饭,兄已习之。只是每当月升戍墙,圆复残、残生满,遍照于九州大地之时,思念愈甚,倍加怀念你我二人游历大江南北之际。彼时挽手畅游,此刻毡下独望西月,倍觉孤辛。

然,亦如我早年与你闲话时所说,人生在世,当以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为根本,方不愧父母天地,也算对得起活此一生。故而再苦,兄亦不后悔。想来你已听说,扎雪勒有犯我大周之野心,现下西南不安,祸端肆起,百姓民不聊生,我已自请前往西南庭,即便不能随军出征,可民生粮草,亦有我等可用之处。我意已决,你亦不必为我担心。

至于你早前写信于我,称不愿理会俗事,可你毕竟不是超脱世外的佛门子弟。汝父为帝,理会天下一切大小事宜。汝兄弟为王,辅佐帝父成就功业。若汝安然事外,果真不会不安么?当尽所能,而后自安。此乃兄对汝之一番厚望,望你不负我之所期。

另我已闻五妹出阁,风光一时,长安为之惊动。我知此是你待我亲厚之故,欣喜感激不已,不能言尽。此去西南,安危难料,故将妻儿亲人再次托付于你,汝之仁爱,我甚知之,料家人均可平安富足一世。亦愿你珍重自身,待我归来,当浮三大白以表你我二人之深情厚谊。

汝兄韩

易书看着看着,豆大的泪珠缓缓从脸颊滚落下来。她将信交回给李旦,哽咽道:“大哥的叮嘱我都看到了,小妹知道大哥和旦哥哥的一番苦心了,请您放心就是了。”

李旦感叹不已,安抚了她一回,留她住了几日。三日之后,柳家派人来家,易书这才和他们洒泪告别去了。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