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日月神教秘史> 十七 御花园内众相宜 大雄宝殿惊噩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七 御花园内众相宜 大雄宝殿惊噩耗(1 / 2)

日月神教秘史 悲戈 更新时间 2023-02-15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用完膳,五人一狐来到御花园,正值圆月当空照,百花随风舞,花香阵阵.明孝宗看着圆月,想到月圆人不圆,忍不住叹了口气。安风儿看着两鬓已经微微泛白的明孝宗,心想:这就是师父的父亲吗?师父不在,我该替他尽些孝心。安风儿道:“皇上,师父曾经教了我不少的歌曲。我去取琴来,弹给你听!”太子忙道:“是你今天背的那个琴吗?我知道放在哪儿,我去为你取来!”说完就匆匆而去。安风儿看着太子远去,心里更加的思念起师父。

看着太子的乖巧模样,张皇后和金莲奶娘忍不住相视一笑,张皇后笑道:“人常说一物降一物,果真不假。本宫还没见过Y儿如此乖巧过。”明孝宗闻言,细细的打量起安风儿,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太子一直调皮玩闹,朕一直担心他过于放纵。这位安姑娘虽然年纪大他几岁,但人品相貌俱佳,倒是很合适。不过,安姑娘的父母都已不在,而且还是Y儿的皇兄煌儿的徒弟,这倒有些不合理。不如安风儿被几人看的有些不好意思,见太子抱着琴走了过来,忙迎了上去。听人弹琴,是白狐最喜欢的事情了,此刻高兴的围着安风儿打转。安风儿从琴匣中取出古琴,端坐下来,轻轻的调试了下琴弦,就悠悠的弹唱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的曲子,明孝宗听过不少,却没听过这种风格的曲子,一时细细的品味起来。明孝宗对绘画和音律都很擅长,越听越觉得这音乐的格调与众不同。明孝宗和皇后、金莲是听曲,太子却是在看人,还时不时的傻笑一下。安风儿想起跟师父在一起的时光,一时飘然物外。

一曲弹完,明孝宗拊掌赞道:“弹的好,唱的也好。听闻此曲,让人耳目一新!这是你师父作的曲子吗?安风儿闻言展颜笑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师父做不到的。”明孝宗闻言哈哈大笑,道:“说的好,朕的儿子就该是天纵之才!”金莲听见此曲,越发的思念那丢失的儿子了,见皇上高兴,接口道:“皇上,你何不画上一幅煌皇子的画像,以解思念之苦?”明孝宗闻言眼睛一亮道:“好,朕就画上一幅!”

等人送来笔墨纸砚,明孝宗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所想画了起来,此刻思儿心切的金莲在旁亲自掌灯。张皇后知道金莲的苦衷,就由她的意。半个时辰后,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几人的眼前。一个少年和尚坐在云雾缭绕的悬崖上,独自对月抚琴。那和尚的相貌和太子一般模样,眉眼间充满了超凡脱俗之气,衣襟翻飞之下几欲破空而去。

安风儿看着画上的师父,喃喃自语道:“少了点什么!”明孝宗闻言一愣,道:“少了什么?”安风儿不语,咬破小指随手在那和尚的眉间一点,画面顿时变了一种气势。先前几欲飘飞上天的和尚,变成了佛祖冉冉降世之态。明孝宗心神一震,这就是我那煌儿吗?太子朱厚Y看着双胞哥哥朱厚煌的画像,心思随之飘飞天外,直觉得他们之间好像越来越远。

奶娘郑金莲看着画像,眼睛不禁有些湿润,心思恍惚之下,忍不住想要摸摸小和尚的脸。张皇后牵过她的手道:“别心急,墨迹还没干呢?”明孝宗沉默良久,对安风儿道:“你师父他真的佛法无边?!”安风儿点点头道:“当时我在街上卖身葬父,师父他一现身,满街的人都受到感化,自发的顶礼膜拜!我师父这样有若神仙的人,又怎么会死?我明日就要去寻找师父了,找到他后,我会带他回来看望你们的。”

太子一听,心下颇为不舍的道:“安姑娘,你能不能留下来,多陪陪我父皇和母后?看见你,他们就会觉得皇兄就在身边。”安风儿看了看皇上和皇后,为难道:“可是我总是要走的啊?”明孝宗道:“朕这一辈子,就得一对麟儿,其一还下落不明。整个皇宫冷冷清清的,每日除了朝政还是朝政。朕虽贵有天下,却连平常百姓的人伦之乐都享受不全。自你到此之后,皇宫里才有了久违的欢乐。朕想收你为义女,你可愿意?”

张皇后和金莲都很喜欢安风儿,闻言赞同不已。太子更是高兴非常,如果安姑娘做了父皇的义女,那不就能留在皇宫了。安风儿从来没想过皇上会出此言,一时很是彷徨。倒不是她不愿意当皇上的义女,而是怕当了义女,自己就不能去找师傅了。明孝宗似是看出了安风儿的心意,道:“你想找你师父,朕何尝不想找回自己的爱子?你做了朕的义女,以后就能很方便的出入皇宫了。朕只想你能多陪陪皇后和皇儿(煌儿)的奶娘!”说完,明孝宗歉意的看了一眼郑金莲和皇后。

安风儿听完此话,喜道:“真的?!那我师父不成我弟弟了?看他以后怎么见我,哼哼!”安风儿似乎想到再见师父时,师父的糗样,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意。太子心忖:还有我呢!安风儿想到此,好像深怕明孝宗会反悔,立即下跪磕头道:“安风儿拜见义父,义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